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5-02 20:25:07 阅读:498
上午,我刚学古筝回来,听妈妈说要去桐庐金家大姨妈家摘枇杷,我高兴地不得了。我换上球鞋,带上精致的篮子便出门了。
下楼时,我发现伙伴们都在等我了。我们上了郑之恒舅舅的轿车。由于到金家的路还比较远,我便靠在爸爸身上睡着了。到了之后,我还是迷迷糊糊的——有点头晕,不过,慢慢地也就舒服起来了。大姨妈告诉我们,枇杷树,就在屋子后山上,我们便欢天喜地冲向屋后的小山坡,穿过一片空地,)便看到(竹林掩映下的两株枇杷树,树上结满了黄灯笼,不过有些还是青果子哩!
来到树下,我们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摘,看着那有人的枇杷,我又想尝一个,又想多摘一点儿,生怕好的枇杷被同伴们摘了,可我发现大姨爸也帮我摘时,我想,我先尝一个吧,没事的,我不会输给他们的。呵呵,枇杷还真甜呢!吃了一个又想吃第二个,吃了第二个又想吃第三个。我们够得着的枇杷全都“入库”了,这时,大人们就踮起脚来,把一些长有果子的树枝往下压下来,让我们摘,很快,也被我们全摘了。眼看着树梢上又大又好的果子,我们很想摘下它。爸爸和大姨爸就爬到了枇杷树上,摘着摘着,突然听见“咔嚓”一声响,我心里一惊,以为有人掉下来了呢,原来爸爸手空,把一根枯死了的枝桠给折了,真是虚惊一场啊。等爸爸从树上下来,我发现黄黄的枇杷整整装满了一篮子,收获可真大哟!我忍不住“偷吃”了起来,那味道很鲜美。也许是亲自去摘的缘故吧。
下山时,我们还折了嫩竹子,并且把鲜红的石榴花插在竹节口,可我又觉得太单调,所谓“花要叶扶”,便又摘了些银杏叶,以此作陪衬,这下可好了,很漂亮,我还得意地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绿中一点红竹子”。呵呵,你没有尝试过了吧。也许受启发了,这下可更来劲了。我摘了些石榴花,剥开鲜红鲜红的花瓣,便露出了花粉了。虽然我知道自己容易花粉过敏,可我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把点点花粉搜集在嫩竹筒中,然后在同伴头顶悄悄挥动,眼前便飘起了迷人的“花瓣雨”,正当他们寻思着的时候,我“扑哧”一笑,逃走了。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前不久,爸爸和他的同事带我去农村摘枇杷,可好玩了。
汽车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缓缓前进,道路两旁树木参天,繁茂的枝叶遮天蔽日,公路上到处都是耀眼的光斑,空气中夹杂着诱人的花果香味。
一会儿,一大遍枇杷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绿绿的叶丛中到处是星星点点的黄枇杷,黄得像金子。我们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像鸟儿一样飞进了枇杷园,叔叔阿姨三下五除二攀上了批把树,一边摘,一边吃,一边不停的赞叹。又大又黄又甜的枇杷也惹得我垂涎三尺。爸爸剥了一颗大枇杷,塞进我的嘴里,我一下嚼下去,香甜的果汁直沁人心脾。我们提着竹篮,一边摘,一边吃,枇杷园里回荡着快乐的欢笑声。
一晃,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我们的肚子涨得饱饱的了,手里提着三大袋枇杷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枇杷园。
那绿绿的树,蓝蓝的天,金黄的枇杷,快乐的欢笑声,真让我难忘!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外婆家去玩。
早晨,阳光明媚,我们坐着车回去,刚出城就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秧苗摆动着身子,仿佛在向我们招呼,耸立在左右两旁的大树似乎在迎接我们,连天上的云都在向我们问好!
到外婆家以后,我只玩了一会儿就吃午饭了。吃过饭后,表姐和妈妈说:“走,我们一起去摘枇杷。”我一听,高兴得跳起来。要知道我吃过很多枇杷,却还没有亲自从树上摘枇杷。一到枇杷园,我就看见了一棵枇杷树上挂了好多好多的枇杷,圆圆的,黄灿灿的。我一伸手,刚要摘下一颗,却被妈妈叫住了:“不要用手摘,要用剪刀剪下来。”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怎么不能用手呢?用手不是更方便吗?”妈妈笑着说,“因为用手明年这个枝桠就不会结果了。”哦,原来如此,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却有它的大道理。我心里暗想,回学校我要告诉同学们这个小知识。我和表姐有说有笑的,开开心心的比赛摘枇杷。
这个周末过得真有意义。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仁寿,仁寿位于成都的南面,为四川省第一大县。仁寿因盛产枇杷而出名,成为全国闻名的“枇杷之乡”。
每年初春,枇杷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清新的花香引来许多小蜜蜂幸福快乐的采蜜。
阳春三月,一场场绵绵细雨中,一棵棵枇杷树在贪婪地吮吸着细雨中晶莹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不落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茁壮成长。
四月份,枇杷树上挂着青色的像弹珠一样大小的果子,这时候果子还没有成熟,吃起来又酸又苦,嘴馋的这时候可要忍着嘴哟,真的很难吃!
到了五月份,枇杷成熟了!从弹珠一样大小的果子变成了小鸭蛋一样大了,颜色也从青绿色变成了金黄色。枇杷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枇杷,从远处看好象一座座“金山”呢!现在你把枇杷摘下来,再把皮撕掉,就可以看到那黄油油的汁水和丰富的果肉。这时你只需咬一口,你的嘴唇、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黄的汁水,甜甜的味道透彻心底,好吃极了!
枇杷除了好吃以外也可以做枇杷糕点,还可以做成药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枇杷。
比起西洋乐器,我似乎对民族乐器更情有独钟。在众多民族乐器中,玉珠走盘的琵琶;凄婉悠的二胡;高亢嘹亮的唢呐,可其中我最喜爱琵琶,大抵是小学便开始学习,有了感情,慢慢地心有所悟。我和我的琵琶的故事从此开始。
小时候,我最羡慕学琵琶的女孩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指尖过处,“大珠小珠落玉盘”,忧郁的美人容颜隐在神奇的琵琶之后,半是清丽琴音的出尘脱俗,半是滚滚红尘的心有不甘……
开始学习琵琶,觉得它笨重且单调。可待到长大,才发觉她的不一般的魅力,它能为我代言,替我发声。
抬起手指,轻抚琴弦,琴为心声,烦恼顿消,不由想起儿时那些日日夜夜练琴的时光。起初,刚接触琵琶时,兴致勃勃,爱不释手。
明明一窍不通,偏要乱弹一气,摆出大家高手的姿态,还要父母的夸赞和评价。那时,他们不说话,只是笑笑。
慢慢地懂得些弹琴的技巧了,兴趣却随着紧张的学业日渐消散。于是,琵琶便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里了。
曲尽琴亡?当我对老师说想要放弃时老师平静地看着我,只慢慢说了一句:“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我虽不曾细想我的未来,却不想因为这个决定而后悔。思忖良久,我用力摇了头,“我还能继续试试吗?”我转身拿起琵琶,吹了吹盒子上的灰,打开了它。一打开,那琵琶宛若金子一般,在我眼里充满了光芒。我拿出这个珍宝,抱在身上,弹了一个音,刹那间,以前我和我的琵琶的一幕幕都闪现出来。
当指缝中溜走的时间化为夜补昼忙脱下的青丝,我希望得到的不只是苍白徒劳的安慰,而是随风飘扬的袅袅琴音。
自此我边苦学功课边苦练琵琶,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琴房练习新曲,手指在琵琶的细弦中飞舞,心儿也随指尖的琴音飞扬,尽管心知肚明我的天赋并不高。但我依然坚持弹奏,手指肿起的水泡里有着隐隐的血丝,一弹琴手指就被磨得生疼,但我咬咬牙缠上一层层胶布继续苦练,直到指尖和心儿都自由如入无人之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热爱,它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馈你的努力。
练就袅袅琴音,传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朝一日,我定将它带出国门,扬琵琶之雅,宣中国之彩。儿时不懂史铁生,读懂已是弹琴后。《命若琴弦》讲的是以琴续命的故事,我却从中悟到琴为心声的绝唱。命若琴弦,人类的命运之弦需要用尽一生去弹奏,直到琴毁人亡,至死方休……
星期天,我总爱和爸爸到山上去玩,一路上我们能看到许多东西。然而,我最喜爱的还是枇杷树。
枇杷树是长乔木,它主干很直,仿佛一个战士站立在那里,无论是风吹雨打它还是多么的挺拔呀!树枝上长着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的树叶,茂密的树叶一层层地伸展开,如同一把美丽的大绿伞,特别引人注目。
每到冬天,很多树木的'叶子落下来,变得光秃秃的。而枇把树却与众不同,不仅长出许多嫩绿的小叶子,还开出一串串淡黄色、白色的小花,让人感到一丝春意。花的最外层是四五片花瓣,中间包着银白色的小花蕊,上面长着许多绿色的细小的颗粒。
到了春天,那些小颗粒渐渐长大,变成了黄澄澄的果实。果实也叫枇杷。春风轻轻一吹,树叶和果实相互摩擦着,好像在欢歌、在跳舞。
初夏,果实成熟了,满树缀满了圆形的枇杷,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馋涎欲滴。记得我小时候,爷爷给我带来一串熟透的枇杷,吃在嘴巴里有一中特别的酸甜,好吃极了。真是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掉。奶奶对我说:“枇杷树不但果实好吃,而且它的叶和核还可以入药,有镇咳的作用。”
我赞美枇杷树的顽强,更赞美它那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家的小区里有几棵枇杷树。
秋末冬初,细雨如丝,茂盛的枇杷树大口大口地吮吸着甘露。它们伸展着翠绿的枝条,一片片掌形的叶子在雨中快乐地笑着。快看,树上长出了一粒粒球状的花骨朵。不几天,这些花骨朵就完全绽开了。枇杷花小巧玲珑,黄中带着一点的白色,就像缩小版的乒乓球,还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清香。
冬去春来,枇杷花纷纷凋谢。原先开花的地方结了一个个小圆球,那就是它的果实了。这些果实先是青绿色,与绿叶相辉映,几乎分辨不出哪些是果,哪些是叶?渐渐的,果实青里透黄,慢慢成熟起来。
五六月间,枇杷变成了金黄色,完全熟透了。你瞧,金黄金黄的枇杷一串串地挂在枝头,就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黄宝石”。摘下一颗,剥掉它那薄薄的“外衣”,只见里面的果肉也是金黄色的,就像果冻。咬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从舌尖一直漾到舌根,然后,慢慢地钻到你心里……哇塞!真让人越吃越想吃。
枇杷树全身是宝: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B C,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帮助。它的叶和果实都可以入药,有清凉、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有一次,我有些咳嗽,妈妈便从枇杷树上摘下几片树叶,然后她把树叶清洗干净,煮水给我喝,第二天,我就好了,真是灵丹妙药。
我喜欢吃枇杷,我更喜欢枇杷树的精神:默默无闻地吐露芬芳,不求回报地奉献,这些不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宝贵品质吗?如果人人都像枇杷树那样默默奉献,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星期四下午,时老师决定带我们去校园小河旁去摘枇杷,我们听了一蹦三尺高。我们先准备好塑料袋,竹竿,相机。时老师还自己做了一个像铜戈一样的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了。
一到小河旁,只见一棵棵枇杷树直立在草地上,树上结满了枇杷。我们见了蜂拥而上,有的爬上树去摘枇杷,有的直接挑树枝矮的摘。我呢,看见一颗树比较适合爬。这棵树上的枇杷真多呀,象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也很大,像乒乓球似的;也很黄,犹如橘子。便一脚踩着地,另一脚踩在那个比较矮的粗树枝上。用力一蹬,就上去了。我看见了一串很大的枇杷,就想伸手去抓。可那串太高了,抓不到,于是我就又爬呀,爬呀。终于爬到了离那串很进的地方,伸手一摘,就下来了,把它扔进塑料袋里。
摘了一会儿,就已经满头大汗。我心想,这样摘太慢了,摇一摇会掉好多枇杷呢!于是,我在树上使劲摇。果然有许多枇杷掉在了地上,我开心极了,立马跳下树去捡地上的枇杷。
一会儿,我们的袋子就装满了枇杷。真是满载而归呀!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