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诗词名句

元夕二首原文|赏析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05 14:40:19 阅读:130

文章导读:元夕二首作者: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

元夕二首作者: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p>

原文: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p>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p>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p>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p>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p>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p>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p>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p>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p>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p><|p>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liáo)。<|p>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p>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虚庭:空空的庭院。<|p>

堂上花灯诸(zhū)第集,重闱(wéi)应念一身遥。花灯:即灯花。诸弟:指在余姚家乡的兄弟。重闱:父母居室。<|p>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xiāo)隐地雷。卧燕台:住在京城。燕台,指燕京。隐地雷:隐隐的雷声。<|p>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阁道:古宫苑中架木通车的复道。<|p>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qiāng)笛三更谩自哀。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龙场苗族百姓吹奏的乐器。<|p>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孝皇:指明朝的孝宗皇帝。<|p><|p>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p>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p>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霄之夜,诗人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候,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寞冷清,回忆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作者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p><|p><|p>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