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诗词名句

《登总持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3-04 07:57:01 阅读:232

文章导读:登总持阁  岑参 〔唐代〕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

  登总持阁

  岑参 〔唐代〕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简析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唐朝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