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诗词名句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2-02 21:00:01 阅读:359

文章导读: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唐代〕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注释  张参:父张朏,开元中为泾州别驾。朏为柬之之侄,襄阳人。说详《全唐诗人......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唐代〕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注释

  张参:父张朏,开元中为泾州别驾。朏为柬之之侄,襄阳人。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明经举:参加明经科考试。泾州:治所在今甘肃径川县北。觐省:拜望父母。

  彩衣:同“采衣”。《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纷在房中南面”。注:“采衣,未冠者所服”。

  承欢:指侍奉父母。

  孝廉:应明经试者之称。每年州举秀才、孝廉送尚书省参加考试,称岁贡。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唐朝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