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诗词名句

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原文|赏析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07 14:10:02 阅读:102

文章导读: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

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p>

原文:【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p>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p><|p>参考资料: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qióng)砂(shā)。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琼砂:美玉般的砂砾。<|p>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yuān)鸯(yāng)出浪花。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p><|p>参考资料: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8-52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这首诗中用了多个意象。首先是“桥”。其次是“春日”,春日高照犹如沐浴浩荡的皇恩。“日斜”则意味着恩惠渐少。美如玉的琼砂沉入水底,有才能的人没有被任用。平地突起的狂风恰似刘禹锡顺利的政治生涯突遭贬谪的厄运。<|p><|p>1、郭亚丽.从《浪淘沙》九首看刘禹锡其人其诗[J].鸡西大学学报,2014,(7).<|p>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