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06 14:22:45 阅读:50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作者: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p>
原文: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p>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p>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p><|p>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倾国:指绝代佳人。得:使。<|p>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春风:代指君王。<|p>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p><|p>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p><|p><|p>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