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3-05 13:31:55 阅读:358
>摘要:化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实验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种,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知识认知,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基于此,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实验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9-0157-01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行培养,而且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探究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严谨的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一、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相关内容简述
探究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置实验问题,学生自己或是与其他学生组成实验小组,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假设和设想,然后通过具体的探究实验对提出的假设和设想进行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探讨和评价,最终得出实验结果。通过探究实验的内涵可知,探究实验的流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反思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后步骤开展是否顺利。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能了解。如果提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关的问题,学生有可能会因为陌生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其次,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宜,不能太过简单,要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探究的兴趣,但是也不能太难,避免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畏惧心理。
>二、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相关设计和细节问题探析
(一)探究问题的设定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问题设置主要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理论性的问题,一种是事实性的问题。其中,理论性的问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通过单纯的口头讲解无法有效认知和掌握的问题,例如,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安全操作方法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事实性的问题是指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具有实际表象和具体内容的问题。这种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萃取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用常见的鸡尾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鸡尾酒强烈的色彩分层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探究欲望。
(二)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通过分析提出实验假设,然后根据假设确定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实验的目标,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对需要操作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其次,由于高中化学实验室规模有限,并且教学时间受到限制,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探究实验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单独操作实验的情况不多,所以,需要在实验小组内部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承担的任务。
(三)开展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方案确定好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分工进行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教师应当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醒和督促学生做好实验数据记录工作,并且对实验中学生的不当操作进行纠正,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另外,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强化实验效果,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评价总结
实验结束之后,要根据之前提出的问题,对照提出的假设和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实验评价的对象包括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两个主要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提升实验能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十分重要。通过互相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更加畅通,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记忆,有利于提升实验探究效果。
>三、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做法,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假设、验证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探究实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海清.化学实验在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周文荣.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徐超文.探究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1):50.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