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哲学论文

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11-20 00:32:15 阅读:105

文章导读: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产生于20 世纪后半叶西方的生态主义运动绿色运动的大背景中,其主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或方法对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合理性、生产......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产生于20 世纪后半叶西方的生态主义运动绿色运动的大背景中,其主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或方法对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合理性、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政治制度等进行理性批判,以需求和消费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为逻辑起点和基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造成的深重的生态危机,力图寻求一条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分析

( 一) 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总根源

1. 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必然结果。奥康纳认为,国家和自然界的危机之间存在着非常深刻的内在联系。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打着人民的旗号干着为资本主义或资本家集团谋私利的勾当,从而造成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冲突,各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私利不惜破坏其自身的生产条件,导致如帝国主义、石油垄断集团以及目光短浅的国家政策共同构成了抵制理性的能源政策的力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福斯特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资产阶级将自然资本融入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体系其主要结果也只是使自然进一步从属于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为了实现商品交换则必然对自然极尽掠夺之能事。

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对自然的破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不可克服,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资产阶级通过对自然的掠夺而增加资源投入,扩大生产规模,这就必然造成本阿格尔所说的当今西方工业社会生产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不可避免的、全面的、深刻的矛盾和深重灾难。奥康纳也说: 资本主义生产( 其实是所有的生产形式) 不仅以能源为基础,而且也以非常复杂的自然或生态系统为基础。其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对自然或生态系统的破坏为基础。

3. 资本的逻辑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张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资本的目的就是增值,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奥康纳说: 资本是拙于对事物的保护的利润只存在于以较低的成本对或新或旧的产品进行扩张、积累以及市场开拓。并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扩张势必造成对自然的无限扩张和资源的残酷掠夺,资本扩张在自然界面前没有极限。为了无止境地追求利润,资本的扩张仅仅以高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和空间为极限。不以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为极限的资本扩张的当然后果就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资本扩张是盲目的、短视的,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可预见的回报,这种把经济增长和利润放在首要关注位置的目光短浅的行为,其后果当然是严重的,因为这将使整个世界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变化使人类历史走到了重大转折点。因此,在资本的逻辑和利润动机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就是破坏,就是实现资本的增值,而绝不会考虑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

4. 资本家的贪婪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和对立,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只剩下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和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资本的逻辑催生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撕毁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资本家的眼中闪烁着的只有金子发出的金灿灿的光芒。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按照唯利是图的原则扩大投资、扩张资本、抢夺有限的自然资源[2]69,为了追求金钱,占有货币,资本家的贪欲不断扩张,成功不再是一个个人评价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生活品质的问题,而是主要看所挣的钱和所积累财富的多少。资本家的贪婪和对财富的占有欲的膨胀,最终表现为对资源的占有和对自然的无限扩张,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

( 二) 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和消费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我们干脆可以这样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是异化劳动,生产也是异化生产。生产直接就是消费,因此,异化生产也是异化消费。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本阿格尔也指出了这一点,他说: 我们称之为异化消费的现象,即异化劳动的合乎逻辑的对应现象。

关于异化劳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已作了详细论述。那么,什么是异化消费? 本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就是指人们为了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7]274,而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苦难的人们将对幸福的追求寄托在消费之上,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逃避异化劳动给自己的肉体和心灵造成的巨大伤害; 另一方面,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欲求通过消费寻找做人的尊严。在利润驱使下,顾客就是上帝成为商业活动的基本信条。通过消费,人们在利润虚构出的VIP中暂时发掘那虚幻的自我价值,以给自己脆弱的灵魂带来一丝心理上的慰藉。

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同样如此,他们同样处在一种异化生存状态之中,只不过他们所处的那样一种异化状态不需承受劳动的苦难,与工人不同,资本家则是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资产阶级同样受自己创造出来的资本的控制与支配,他的生活体现为资本的扩张,他的思想体现为资本扩张的思想。资产阶级的价值只能表现在财富占有的多寡上。而财富占有的多少在商品社会通过消费得到体现。告诉我你扔了什么,我就会告诉你你是谁。鲍德里亚的话告诉我们,与其说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在消费上得到体现,不如说人的幸福通过挥霍浪费而得到满足。这样一种异化消费方式对于自然界来说肯定是一场浩劫,人类的挥霍无度使得我们奴役自然,使其服从我们自己的目的,直至这种奴役愈来愈严重地破坏自然。本阿格尔也指出,今天,危及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人们对商品的无止境消费与占有造成对自然的无情掠夺和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当今工业社会,我们消费的诸多形式的商品,无论是能源产品还是化工制品,抑或是金属制品和纸制品,它们的制造和使用都将对地球造成严重损害。

与人们的异化消费密切相关的是虚假需求。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人们的需求不再是真实的需求,受广告媒体的刺激和诱导,人们的那些由外部强加的需求都是虚假的需求。这种虚假需求是个人心理和社会经济利益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虚假需求的刺激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已不再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象征性消费,商品的符号象征性成为消费活动关注的中心,消费也因而成为人们社会地位高低和幸福程度的象征。在人们的心理上,虚假需求鼓励所有人把消费活动置于他们日常关注的中心位置,同时在每一个已获得消费水平上加强不满足的体验 。这样,在消费活动中,人们不是知足常乐,够了就行,而是越多越好。不买对的,只选贵的可以说是虚假需求刺激下人们的异化消费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极端体现。

在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的相互鼓动下,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与自然界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对立,这种对立没有妥协的余地,最终的结果必定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形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 三) 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其实马克思在1856 年就已经注意到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他指出: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现代工业技术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却又使人在机器面前软弱无力; 科学技术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却又让一部分人变得极度贫困; 科学技术充分彰显了人类的智慧,人面对技术却日益变得无知起来。本来科学技术无善恶,人们既可以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也可以认为科学和技术是可诅咒的偶像,我们对这些假神的顶礼膜拜是我们灾害的根源。

一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技术这根魔杖的魔性就将得到彻底释放,不仅将人置换为机器,并且将人只是作为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还造成环境破坏、生态灾难。如资本主义农业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产出,农业综合企业使用工业化、化学等手段进行生产,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公众健康的损害。封建主义的手工业尽管生产率低下,但它有着一种田园诗般的浪漫,并维系着人、社会、自然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 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撕毁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将田园诗般的浪漫彻底抛到历史的垃圾堆,它咆哮着轰鸣着向自然开炮。正如科尔曼指出的那样,工业以前的社会一般重视广义的生命资本主义则高度重视谋利甚至不惜毁损地球。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凭借技术,人类蔑视自然、僭越自然,不承认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相反,自然被视为一架没有生命的机器,如同一架机器似的单调地、机械地运转着。控制自然这架机器是人类的使命,控制自然也就是人对自然的基本关系和基本态度。并且通过科学和技术进步来控制自然被理解为一种社会进步的方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进步不以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超额利润才是技术进步的唯一动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需要促进开放的是那些为资本带来巨大利润的能源,而不是那些对人类和地球最有益处的能源。[2]94 这样,资本的扩张刺激技术的进步并带来技术的扩张,技术的扩张无疑增强了人们掠夺自然的技巧,增强了人们掠夺自然的力量。由于企图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进行的斗争趋向于从局部地区向全球范围转变。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非理性运用最终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帮凶。

( 四) 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途径

1.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总根源,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必须改变社会关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才能彻底消除这一危机? 福斯特指出: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社会关系。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资本的逻辑驱使资产阶级不顾一切道德伦理的约束,甚至不惜冲破法律的界限,无止境地扩张资本,扩大生产,最大限度追求经济利润的增长,最终造成想要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就再也不可能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下继续推动工业社会的向前发展。事实上,我们已经超越了某些生态极限。要摆脱目前的这种困境,使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威胁,出路就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况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使自然以及其他的一些生产条件发生退化,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趋势。只有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毁灭,确立起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冲突才会消除。因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将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由于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稳态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以技术的理性运用为基础,遵循生态理性,力求以最好的方式、以最低的限度、具有最大使用价值和最具有耐用性的物品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这样,人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才能真正消除,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

2. 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伦理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以人类为中心,控制自然,掠夺自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立,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灾难。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以至于我们现在必须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否则我们就会被自然界所抛弃。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和其他生命形式一样,都只是地球生物圈的一个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平衡协调地发展,构成一个稳定的有机生命整体。这样,人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也才会达到平衡、协调、和谐的关系。这就是代替那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命伦理价值观。当然,这种新的伦理价值观消除了人类中心主义,但是人本身并没有贬低或被遗忘,而是依然以人为本。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也应该以人为本。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生命伦理价值观不以环境为本,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建立在人类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是人控制自然,当然也不是自然支配人。我们必须进行生产,以保障人的基本需要得到长期满足。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开展生产,但我们不以生产为本,更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不道德生产。我们是用与生态规律相适应的小规模技术分散化和非官僚化地组织和开展生产,消除了经济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3. 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必须变革个人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需求观、消费观和幸福观。由于虚假需求的刺激和异化消费的个人生活方式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熟悉商品的有关信息和对当下所相信的进行随意选择的过程。在这种对商品的随意选择中,人们不去关心商品中耗费的自然资源,对越来越大数量的事物的单纯需要意味着个人必然相应地对每个需要和每个事物自身的特殊质量关注得越来越少。换句话说,个人必然对需要和在寻求满足的过程中追求的商品的形状和细微差别相应地关注得越来越少。这种个人生活方式由于只关注满足,而不关注怎样满足,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和。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恢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就要基于长期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前提而进行消费,在劳动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人生的幸福,让人的满足最终在生产活动而不是在消费活动 中得到实现。在劳动中人获得自身作为人的本质的属性,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人格尊严得到维护。最终,也就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一) 加强对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引导

生态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对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性责任。生产总会与环境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矛盾,在私有制经济中,资本逐利的逻辑更会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一种经济制度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对公有制经济加强监管,使公有制经济在发挥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作用时处理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引导,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力消解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和冲突。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已置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监督之下,依法有序地开展经济生产活动,但是资本逐利的本质仍然会驱使非公有制经济不断进行资本扩张。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导致非公有制经济对资源的占有和对自然的扩张加剧,并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生态文明,就要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建设中切实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消除生态危机,实现生产发展和保护自然的双重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 二) 我们必须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避免滑进消费主义的泥沼

消费主义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产生困惑,使人们对幸福产生误解。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涌入我国,消费主义价值观在部分人身上日益呈现出来,生产生活中挥霍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需要警惕西方消费主义的陷阱,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避免滑向消费主义的漩涡。为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和繁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对技术的理性运用,走向运用技术的合理化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使技术成为资本逐利的手段和工具,任何技术进步其最终结果都只是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技术的合理运用将不仅促进经济增长,也能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因此,如果的确是技术让我们深陷困难,则毫无疑问,出路就在于开发出更好的技术。这不是技术乐观主义,这是在面对社会现实基础上继续前进的决心和勇气。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我们的欠发达及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危机,其原因与其说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如说是技术的欠发展下运用的结果。恰恰是由于技术发展的落后,以致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只能走一条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结果我们付出了环境被破坏的代价。因此,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社会进步中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必须改变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全神贯注地开展技术创新,尤其要在生产中大力发展和运用生态技术,进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的缺陷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有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缺陷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更为顺利地向前推进。

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将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造成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总根源,但是他们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却不是现实的,王雨辰将之称为绿色乌托邦。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的有效途径。

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然主义者在消解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自然的地位和权利,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了自然中心主义,这实际上是对人自身的贬黜,是对人自身权利的漠视。这样的生态观很容易使人滑入人类悲观主义的漩涡。

少数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运用展开批判的过程中,提出小规模、小制作的主张,甚至提出复古主义的观点,这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自身的否定,在现实上也是行不通的。

显示全部

收起

TAG:生态马克思主义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