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3-13 13:40:45 阅读:153
要稳步推进扶贫攻坚,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小胜利积累成大胜利,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面脱贫论文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摘要]乡村旅游脱贫是一种全新的脱贫模式。本文以贵州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为例,总结了乡村旅游脱贫的六种模式,分析了乡村旅游脱贫的内涵价值,并提出了依靠发展乡村旅游脱贫应注意的事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贵州省;乡村旅游;脱贫模式;三变改革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贵州地处山区,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其实,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淳朴的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就形成了一种蕴含着乡味和乡韵的珍贵旅游文化资源。自20_年国务院提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其中贵州省就是全国最早借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脱贫致富的省份之一。据该省旅委主任李三旗介绍,至20_年7月,“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乡村旅游接待1.59亿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42.4%,乡村旅游收入706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带动就业287.61万人,受益人数超过577万,带动64.7万人脱贫”,成效非常显著。如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各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
1贵州乡村旅游脱贫模式
多彩贵州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当下贵州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呈现出特色化、多样化、精品化的特点。
1.1禾丰乡“景区+乡镇”旅游脱贫模式
近年来,禾丰乡依托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以“盘活农村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为落脚点,积极引进市场经营主体,围绕“农耕体验园、云山茶海、香火岩”等核心景区,纵横连接6个自然村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底窝坝为中心的田园风光乡村旅游产业带,实现了景区一体化、景村一体化的旅游脱贫致富模式。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是该景区的最大特色,为优化旅游产业生态,拓宽贫困户受益面,禾丰乡一开始就从“吃”、“住”、“游”等多方面培育增收致富支撑点,积极支持景区周边农户利用闲置民宅兴办乡村酒店、农家旅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家乐,大力开发蜂糖李、枇杷等特色旅游产品,既确保了旅客能享受到高质量、丰富多彩的体验性休闲娱乐活动,又确保了贫困群众长期受益、持续增收。目前,禾丰乡六村已发展乡村旅游点、采摘体验园、休闲农庄近10个,发展农家乐、酒店近40家,形成富硒特色商店2家,解决群众就业3000人次,带动350余人增收致富。
1.2舍烹村“公司+农户”旅游脱贫模式
这种乡村旅游脱贫模式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就是贵州省六盘水市积极倡导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模式。舍烹村,正是贵州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发源地。舍烹村位于乌蒙山深处,四周青山环绕,村前清水长流,生活着彝族、苗族等8个民族的200余户人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20_年,舍烹村充分整合政府、村社、企业、社会资源发展旅游,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将自己承包经营的林地、山地、农居、资金等资源通过入股等形式让村民成为股民,参与旅游公司统一经营管理。通过“三变”改革,有效盘活了生产要素资源,使传统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舍烹村走上了农旅融合、协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全新态发展道路,众多贫困户依靠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走向富裕。
1.3旧州镇“能人+农户”旅游脱贫模式
该旅游脱贫模式就是通过“双带”计划,即“党员带农户”和“致富能人带农户”的形式,引导广大党员、致富能人带头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一人带多户、多户带一村的整体致富效应而实现脱贫。例如,黔东南旧州镇素有“黔中小江南、安顺鱼米乡”的美誉,该镇在构建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方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致富能人的带头效应,打造了花旅与果旅、药旅与茶旅、粮旅与菜旅等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依托景区旅游带动,旧州镇浪塘村张贵友创办的旧州安顺成饭庄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带动了10户30余人参与从业,贫困户增收效益明显。该镇贫困户张义奎在惠民政策和广大党员帮扶下,创办了集赏花、采摘、养殖于一体的旅游观光项目,至20_年底,家庭收入突破20万元,不仅还清欠债,而且还有些余额。
1.4高酿镇“合作社+农户”乡村旅游脱贫模式
乡村旅游合作社是在自愿参社、民主管理、利益共享和风险自担的原则基础上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由于参社的村民拥有实在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所以能广泛吸收广大村民积极参加,同时还能有效调解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资金不足和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伴随着贵州乡村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各种乡村旅游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较著名的有贵州天柱县高酿镇山水田园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贵州开阳县禾丰乡十三坊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安龙县钱相乡安龙山水人家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等。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合作社又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精准扶贫化发展的特点。出现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大数据带旅游和村集体+农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农户等‘三带三加’乡村旅游组织化发展的样本”。乡村旅游合作社健康发展,促进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夯实了乡村贫困户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基石。
1.5湖潮乡“岗位培训+农户”旅游脱贫模式
该模式就是通过大量岗位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和适宜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村青壮年的劳动素养,促进村民广泛就业来实现脱贫增收的一种模式。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地出现了许多参差不齐的诸如避暑度假型、城郊休闲型、乡村体验型村寨、客栈、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虽不乏知名乡村旅游品牌,但也存在服务质量跟不上、虚假宣传、宰客欺客等不法行为。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贵安区湖潮乡抓住有利时机,从三方面加强岗位培训,培训对象除了各村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还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从业贫困人员。一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及适宜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村青壮年的技能培训,增强其职业自信和就地就业意识。二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培训,培训内容有乡村旅游基础知識、职业道德、文明素养、安全消防知识、岗位服务标准和规范、服务接待讲解及卫生保洁知识等。三是加强旅游扶贫开发和管理的培训,助力精准扶贫脱贫。2乡村旅游脱贫模式的内涵解析
2.1开发模式的创新,有效盘活旅游资产
开发乡村旅游,离不开资产和资金的支持,多年来由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导致农村集体和个体经营者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长期存在,导致有些地方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通过“三变”改革,让闲置的诸如山地、林地、古村落、民俗馆、纪念馆以及农民手头闲置资金等各类资产变成招商资本,融资效率高,且能有效降低旅游公司融资成本,在满足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能给贫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2.2文化科技的搭台,有效提升生态价值
贵州各地倾力打造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及融住宿、餐饮、娱乐、康体、休闲、度假、购物、文创之类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无不拓展着现代农业的功能,渗透着文化和科技的魅力元素。有本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支撑,才能有效激活产业价值。当人们把科技和文化元素深度融人到农业生产中,把传统农耕文化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和文创农业,古朴的乡村、异彩丰呈的景观就会变得时尚、富有情趣,乡村也就成为八方游客神往的地方。因此,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脱贫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依托自然条件优势,打造差异化、独具特色的“一村一景”,形成乡村旅游别具一格的“农味”,切记同质化无序竞争。
2.3多方合作参与,有效拓宽致富渠道
贵州乡村旅游脱贫开发模式,无论是“景区+乡镇”、“公司+农户”还是“合作社+贫困户”甚至“旅游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等之类的合作开发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开发主体,那就是都有一个有能力、懂管理、会开发旅游市场,起主导作用的集体经营者在投资和运营,确保了旅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三变改革”叠加“三带三加”的发展模式产生了群体致富效应,既可以使广大村民通过出租民宅民居、流转林地山地或出资入股享受股金红利,又可以对接市场,依靠公司.合作社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加工特色商品,延长产业链,还可以通过投工投劳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获取收益。因此,多方合作开发能多渠道增收脱贫。
3乡村旅游脱贫开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注重利益分配,确保精准脱贫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乡村旅游合作社持续运行的内在保证。乡村旅游收益包括直接经营收益和参股分红收益两部分,贫困户之所以贫困,就是由于缺少资金,缺少资产和缺乏技术。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开始,我们就要加强利益分配监管,支持地方着力构建长期、稳定、相对合理的以贫困人口为基础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区域性整体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3.2发挥产业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
现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可谓遍地开花、五花八门。许多地方由于起点较低,规划目标参差不齐,又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争先上马,出现了许多缺乏品味互相模仿的农家乐、乡村度假村,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古村落的大拆大建和千村一面简单的城市化翻新改造,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与破坏。因此,各地在开发乡村旅游脱贫的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民俗演艺、农事节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避免同业化、同质化低水平竞争。
3.3坚持深度开发,促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使整个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深度开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乡村通过“三变改革”,不断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缩小了城乡贫富差距,同时也实现了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全而实现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乡村旅游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邢娅男.2亿游客乐享田园游好山好水能赚钱[N].人民日报,20_-09-07.
[2]王磊,徐萌晟.旅游扶贫出实招致富路上见成效[N].芜湖日报,20_-09-12.
[3]尹剑峰,颜春龙,贵州省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_(11).
[4]王坤,刘康,贵州省乡村旅游同质化及其创新策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_(05).
[收稿日期]20_-07-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贵州‘旅游脱贫模式’研究”(编号:20_1037807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思羽(2000-),女,在校大学生,研究方向:金融与经济;吴文姝(1999-)女,在校大學生,研究方向:金融与经济;王笛(1999-),女,在校大学生,研究方向:金融与经济。
【摘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脱贫攻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会议上以及内业资料的准备上,必须因地制宜,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_)03-0084-02
龙江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产业带动能力不强、金融贷款规模不大、地方财力不足以及贫困户因病致贫比例过高、劳动技术缺乏等不利条件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凝聚全县力量,精心打造十大脱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脱贫攻坚之路。
>一、和牛改良与生猪养殖产业模式
依托高档肉牛产业,制定了“规模养殖+普养+改良”的高档肉牛发展举措,乡村把“有养殖意愿、有劳动能力、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确定为养殖户,每户养殖2头基础母牛进行和牛改良,政府负责贫困户的技术指导、改良和防疫等服务工作,组织养殖户与元盛公司签订养殖合作协议。县财政对新购基础母牛每头补贴3000元,并免费提供和牛冻精,进行和牛改良。母牛产犊后,元盛公司按照至少高于肉牛市场价格20%的合同价回收。20_年,全县共落实贫困户948户、和牛1896头,效果良好。依托生猪产业,与黑龙江丰源实业集团合作,推进“金旺猪”产业扶贫工程,采取“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银行类)+保险公司+养殖合作社+贫困户”的“六位一体”养猪模式。具体分工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生猪养殖产业;龙头企业收购生猪养殖产品,带动产业链;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服詹业链;保险公司提供可繁母猪保险,保障产业链;养殖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壮大产业链。20_年,全县共有1520户贫困户参与生猪产业,全部实现脱贫。
>二、结构调整发展模式
围绕种植业“一减五增”结构调整思路,积极将贫困户纳入调结构范围,重点培育了小米产业。20_年,全县共种植绿色谷子30万亩,建立了谷子产业发展中心,建立了“通谷圆”谷子产业园,建设了600亩谷子科技示范园区。通过调剂土地等措施,让更多贫困户参与谷子种植,对达到种植标准的贫困户给予每亩300元的财政补贴。20_年,依托小米产业帮扶贫困户681户,全部实现脱贫。
三、特色产业模式
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北药种植、木耳、林果经济、瓜果蔬菜、杂粮杂豆、特色养殖、手工编织、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拓宽贫困户脱贫渠道。鲁河乡先锋村与华鼎财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水稻育秧大棚栽培黑木耳,公司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贫困户只负责管理和收获。目前有49户贫困户购买8万袋食用菌袋,每袋成本2元钱,收入4.5元,纯收入2.5元,户均收入达4000元。20_年,全县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贫困户有745户,全部实现脱贫。
> 四、合作社带动模式
鼓励支持实力较强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参与脱贫工程,采取贫困户带地入社或将耕地包给合作社两种方式进行。景星超越合作社将街基村6户贫困户耕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并出资1.2万元为每户贫困户购买1000个食用菌袋,收入全部归贫困户,户均收入4500元。20_年,全县通过合作社共带动贫困户脱贫1186户。
> 五、“互联网+”创业模式
大力推进“互联网+扶贫”,鼓励现有电商平台与贫困户对接,加快脱贫步伐。龙江鑫润粮食有限公司与哈拉海乡30余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按照“前期指导、后期服务”的思路,指导贫困户种植谷子和养殖鸡鸭鹅,然后通过电商平台帮助贫困户进行销售,实现了优质优价,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 六、整村推进模式
龙江县共有27个贫困村,着力用好贫困村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推进“道路、水利、电力、文化、卫生、农田、房屋”等七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重点加强贫困户房屋建设,20_年共帮助1960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七、干部驻村帮扶模式
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包扶作用,广泛筹集帮扶资金,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景星镇街基村第一书记韩继元(省委党校)协调省委党校,走访慰问贫困户捐资2万元,赠送电视、投影仪、音箱等价值2万元,联系解放军203医院为村民义诊,并捐赠价值4000元的药品。哈拉海乡西里村第一书记付洪志(省航务局)协调省交通厅,争取资金28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项目4.5公里。头站镇头站村第一书记张新山(市总工会)协调市总工会出资6.5万元,为头站村捐赠铲车一台,走访慰问捐赠资金4万元。省卫计委是我县包扶部门之一,为27个贫困村投入270万元,每村建设一个卫生室,形成了帮扶合力。
> 八、全民就业创业模式
统筹人社、教育、农业、科技、工会、妇联等各类培训资源,围绕建筑、家政、保姆、月嫂等市场急需的实用技工,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就业创业本领。制定出台了《龙江县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意见》,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保障。20_年,贫困户劳动力转移1514人,工资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
>九、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鼓励龙头企业招工向贫困户倾斜,助力扶贫工作。20_年,景西农具制造厂共聘用贫困户6人,平均工资每月3400元。中粮、飞鹤等企业录用贫困户75人,平均工资每月3000元左右。
> 十、保障措施兜底模式
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将其全部纳入低保,重点加强医疗保障措施的落实,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保险政策范畴,逐步提高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对重病贫困户,实施大病救助制度,对贫困户就医进行兜底,切实解决贫困户就医问题。
总之,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龙江县十大脱贫产业模式是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走出的一条实际可行的脱贫之路,值得借鉴。
>一、指导思想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中共中央赋予派的一项全新政治任务,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的有益尝试,也是派协助执政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形式,它彰显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派全面参与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脱贫工作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我国八个派分别对八个省的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民主监督,九三学社中央对口陕西省。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办于20_年6月20日下发了《关于支持各派中央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统发20_(50号)]文件。韩启德指出,要切实把握民主监督的特性,与中国共产党哿ν心做好脱贫攻坚;对精准扶贫要精准监督,做到虚实结合、合作监督;要落到实处而非流于表面;把监督过程和监督结果相结合;将一般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
>二、监督内容
按照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并结合九三学社和陕西省的具体情况,经共同商定,在监督内容上初步可归纳为九个方面。一是脱贫结果情况;二是群众满意度情况;三是已出台的重点政策落实情况;四是政府和干部责任制落实情况;五是扶贫资金使用规范、分配和效率情况;六是扶贫的精准情况,重点是扶贫信息的精确和动态变化等;七是扶贫的阳光操作,信息的公开透明;八是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情况;九是确立“健康扶贫、易地搬迁、县级扶贫资金统筹使用”等三个脱贫攻坚项目为重点关注领域。
> 三、监督方式方法
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一是知情机制,陕西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将真实情况告知九三学社中央,邀请九三中央参与陕西省扶贫工作的重大活动;二是沟通机制,在扶贫的决策、实施等不同阶段建立工作对接,保证渠道畅通,进行定期、不定期信息沟通;三是反馈机制,一方面是九三学社中央向陕西省委省政府反馈了解的情况,同时将具有共性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反映并提出建议,并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批示及时反馈给陕西省委、省政府。另一方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对九三学社中央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时反馈;四是调研机制,深入一线,合理运用问卷调查等科学方法,有条件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某些专项进行专业化评估;五是保障机制,重点是制度保障,就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建立好九三学社和陕西省之间的有关工作机制。
> 四、建立工作领导沟通协调机制
具体机制可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九三学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就重大问题与陕西省对应领导机构进行沟通。具体为九三学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领导小组组长与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之间的联络沟通;二是建立九三学社中央与陕西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双方沟通情况,商讨问题。具体为九三学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小组组长与陕西省分管扶贫工作副省长之间的联络沟通;三是建立经常性的具体工作层面的沟通渠道。九三学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办公室设在社会服务部,社会服务部部长与陕西省政府秘书长、联系扶贫工作的副秘书长,保持日常工作层面的沟通。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