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1-16 19:09:13 阅读:362
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由国内经济的结构不平衡导致的,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不平衡体现出高度一致性,以下为大家带来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相关论文,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一、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现状
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一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使得商品输出不能满足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导致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较大,发生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其二是指一国输出的产品结构太过单一,收入变化引起产品的出口需求变化幅度低,或虽然出口需求变化随价格变化的幅度高,但进口需求的变化随价格变化的幅度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886亿美元,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2427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3.82万亿美元。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造成外汇储备过多,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高,输入型通货膨胀使得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的难度提高。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体现为结构性失衡?这是由我国的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所决定的,而且国际失衡的持续性与我国长期存在的结构失衡相一致。
二、我国国际收支体现为结构性失衡的分析
1.投资-储蓄结构失衡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投资小于国内储蓄。由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GDP=C+I+G+(X-M)(1),再者GDP=GNP+Ya(Ya指的是外国投资者的净财产收入),则GDP=C+I+G+X-M(2)。国民生产总值GNP=C+S+T(3)。由(2)、(3)式可得:M-X+Ya=I-[S+(T-G)](4),M-X+Ya体现为一国的经常项目逆差CA,即:I-[S+(T-G)]=CA(5),其中(T-G)为政府储蓄,式(5)表明经常项目逆差等于国内投资与国内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的差值。
由于国民储蓄率持续高于国民投资率,使得储蓄大于投资,我国形成了国内内部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现状。高储蓄的深层原因是由我国长期的国内经济环境决定的,企业扩大发展和居民购房、子女教育、看病养老支出需要长期的积累,从而储蓄水平过高。政府主导的投资容易挤占居民消费份额,使国内需求不足,同时政府主导的投资使得产能过剩,必然要依赖国外需求来消费过多的产品。这使得我国长期依赖出口这架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削弱。
2.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影响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指出一国要凭借国内有优势的资源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以获得更多收益。近十几年来我国在出口方面的比较优势仍较强,随着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和技术差距的缩小,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出现了严重的经常项目顺差。我国出口创汇部门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与加工业,第三产业占比不足,第二产业占据了过多的资源和劳动力,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产品中资本和技术含量低,虽然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仍较强,但是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失衡会导致我国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可支配收入的差异使得消费-投资在地区上不协调,进一步形成双顺差。
3.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影响
出口贸易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但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失衡却开始制约经济的增长。出口商品仍是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低,使得出口商品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过度的加工贸易对一般贸易产生挤出作用,并产生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加工贸易大多只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中西部的落后产业带动作用不大,加工贸易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外溢效应严重不足。出口贸易主体结构来看,截至2013年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别占我国外贸总额的46.1%和33.3%,对外资依赖过度,民营企业出口规模小。我国的外贸区域过度集中于发达国家,多元化能力不强,使得对外贸易的波动性增加。长期依靠静态比较优势,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快速增加,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外贸经营风险不断加剧。
4.资本与金融项目失衡的国内原因
2013年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1240亿美元,近20年中国吸收外资在全球FDI总量中,年均占比为7.6%,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中,年均占比则为21.5%。截至2014年7月,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80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5万亿美元。中国FDI流入量已构成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乃至整体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直接投资净流入是我国企业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管理和企业家才能。跨国企业的进入能增加就业、带来新的国际市场渠道、增加税收。资本项目管制使得我国政府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我国走出去企业不仅起步晚、数量少,而且对外投资的回报率较低。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数量差距加剧了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
三、结构性不平衡的调整对策
1.降低储蓄率,增加居民福利。高储蓄率的根源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增长模式未能从政府主导向民间主导转变,因而必须转变政府角色,政府部门要优先考虑市场力量,提高效率,在公共领域提升公平性。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一方面降低政府储蓄率,另一方面通过消除居民未来收入或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现时消费,提高居民当前的消费福利。
2.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集约经营,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科技含量。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产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才能长期而且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结构状况。
3.对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取消出口退税,降低出口产品数量,限制加工贸易中资源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通过降低关税来促进进口,缩小进口与出口的差距。减少甚至限制资源类产品出口规模,积极培育和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和低碳贸易,提高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的效率。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在政策上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消除对民营企业外贸发展的各种隐性规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于高科技产业。不断巩固传统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贸易壁垒,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使我国贸易区域层次多元化以降低市场和汇率风险。积极广泛地融入区域性贸易组织,加强自由贸易合作。
4.改善资金流入流出管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能增加就业,降低资金缺口,增加税收收入,所以外国直接投资仍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加强对FDI的引导,使得资金流向资金稀缺部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强投机性热钱的监控,建立完善的热钱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热钱数量。逐步扩大资本流出,企业和居民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国外金融产品以提高回报率。适当放松外汇管制,将增加企业和居民的外汇资产,藏汇于民不仅能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还能降低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黄瑞玲,黄忠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解析与政策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4):1-6.
[2]任抒豪.由国际收支平衡表看国内产业结构及收支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4.
[3]宋晓东.我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实证检验[J].税务与经济,2011(5):27-32.(2011)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