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趣闻

揭秘娄敬不易旃衣的典故和娄敬迁都的故事

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23-05-26 18:36:01 阅读:

文章导读: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

  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毯制成的衣服,披着羊裘。就将自己的丝绸衣物脱下来让娄敬穿,免得惹皇帝生气。对此,娄敬却说,他穿着旃衣到洛阳,就穿着旃衣见皇帝;如果他穿着丝衣来到洛阳,就穿着丝衣见刘邦。不能够改变。现在若是他穿了绸衣去见皇帝,装作一种很光鲜亮丽的样子,这不仅是一种很虚假矫情的表现,也是对皇帝的欺骗。因此娄敬脱掉了身上披着的羊裘,仅仅只穿着旃衣去见刘邦。这是娄敬第一次拜见刘邦,也是他第一次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但是从这第一次中,足可以看出娄敬品德十分可贵。虽然衣冠不整地去面见皇帝可能会受到处罚,但是娄敬毫不介意。他诚实的性格,不仅是对自己的高度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看到娄敬高贵的品德。现在的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品质。目前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缺乏一种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不肯努力地学习,而只是靠着虚伪浮华的语言来一味地“包装自己”,让别人误以为自己的优秀。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应该被社会所唾弃。

  娄敬 迁都

  娄敬迁都这件事,在西汉王朝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娄敬劝迁都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事呢?

  公元前202年,娄敬去戍守陇西边塞。正好路过洛阳。而皇帝刘邦正好在洛阳。于是娄敬就穿着羊皮袄去见虞将军,表明了自己想见刘邦的意愿。虞将军想让娄敬换一身衣服再去见刘邦,但是被娄敬拒接了。无奈之下,虞将军将娄敬的情况报告给了刘邦,刘邦也不在意,让娄敬进宫见驾,并给他饭吃。

  之后,刘邦问他有何事,娄敬就以汉朝和周朝作比较,他认为汉朝应该在关中建都。首先,关中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围山脉阻挡,进可攻退可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保护。其次关中地区气候条件良好,土地肥沃。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关中地区能够给刘邦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娄敬通过这一点,劝说刘邦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娄敬让刘邦迁都关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刘邦。因为若能定都关中,万一有叛乱出现,能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应对,定都洛阳的话,很容易被叛军贡献,威胁政权。

  娄敬向刘邦阐述了为什么要定都关中原因。刘邦也犹豫不决,于是让大臣们商量对策,但是由于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的人,都不愿在关中生活。直到张良向刘邦说明定都关中的好处,刘邦才安下心来,定都长安。

  因此娄敬和西汉定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他的建议,也为之后王朝的定都提供了借鉴。

  娄敬的评价

  娄敬的迁都建议,为西汉王朝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地理基础。因此对娄敬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赞赏。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娄敬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他能敏锐的察觉到关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刘邦及其大臣原本想定都洛阳,因为他们看到了洛阳的富庶和繁荣,却没有考虑到洛阳的战略位置。而娄敬跟他们完全不同,他能从政权长期的稳定性出发,研究地理位置对政权巩固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迁都关中的想法。这个想法,也得到了谋士张良的首肯。这足可以看出娄敬独有独特的战略思想。

  其次,娄敬有着极高的军事谋略。在公元前200年,韩信叛汉。刘邦派人去调查匈奴底细。虽然来人说匈奴战斗力不堪一击,但是娄敬从他的诉说里,一下子就能判断出这是匈奴人的诡计,劝说刘邦不要攻打匈奴。但是刘邦不听从娄敬的建议,依然派兵征伐。最终导致了“白登之围”。如果当时刘邦能听从娄敬之言,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

  娄敬多次建议刘邦,无论是迁都还是劝阻,都是慷慨激昂。在陈述的过程中,仿佛没有将刘邦当做皇帝。从这一点足可以看出,娄敬是一个优秀的谏臣。他为了大汉王朝的安慰,不顾自己的生死,即使触怒龙颜,也在所不辞。这样一种死谏的精神,为后世的谏臣,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通过对于娄敬的评价,我们可以知道,娄敬虽然不是西汉王朝的开创者,但他是稳定西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
本类热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