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23-05-05 19:28:01 阅读: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其母是历史著名的贤后——大脚马皇后,同时朱标还是明惠宗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一生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厚望,费 尽心机想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皇帝,可惜的是朱标虽然优秀,但是却并没有当皇帝的命。还不等朱元璋去世,他这位太子便先朱元璋一步而去。 所以他一生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也没有一天品尝到至尊之位的甜头。
后来其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手中抢夺皇位,便废除了朱 标的帝号,仍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明安宗朱由崧复上庙号兴宗,谥号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清朝亦称兴宗孝康皇帝标。
公元1355年,朱标在太平陈迪家中出生。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算是一方霸主,当时他正在攻打太平府,听闻长子出世,让朱元璋涌上了一股不 可抑制的欢喜。听见来报喜的人说了消息后,便兴奋的到当地一座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的言语。
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让他会临濠祭拜祖墓。当时朱标年仅十二岁,朱元璋这么安排,足可见对朱标的重视。临行前, 朱元璋既是慈父也是严君,他再三告诫朱标,希望他能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了临濠后,要好好代他 向家乡父老问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登基为帝,立朱标太子。十三岁的朱标,从此从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毫不掩饰, 朱标年岁稍长就已经让他拜名儒宋濂为师。现在朱标成了太子,身上的责任更重,所要学习与接触的自然也就更多。朱元璋为了让太子接受更好的教 育,是处心积虑,穷尽一切。
他广聘名儒作为朱标的老师,更是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培养下一代 执政班子,他还专门为太子挑选才俊伴读。
朱元璋认为一位储君,光是死记硬背,埋头读书时绝对不行的。作为日后的国家领导人,治理国家需要的实干才能。所以他再三嘱咐教学的名儒,希 望他们能让太子和诸王正心,用实学教导而不是记诵辞章。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作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这些人的职责,便是教授太子“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 ,民间稼穑之事”。
除了聘请名儒名士,朱元璋自己也十分重视对太子的教导监督。他时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让他明白创业不易,守成更是艰辛,因而能够一直勉 励自己。
朱标生性聪颖、忠厚,学习能力极强,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因而受到许多名儒大臣的赞扬。可以说,他并没有辜负自己父 亲的希望。
朱标虽生于乱世,但其本人并没有受戎马倥偬、生活磨难。而在长大后,他的父亲也很快完成了从一方霸主到一国之君的转变。朱标早早的就被立为 太子,在作为太子二十多年间,既没有兄弟阋墙,也没有宫闱之变,他非常平静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虽然朱标受到诸多忠臣名儒的赞扬,仿佛他就是下一代明君的代表,但可惜的是这位太子却过早的离世。公元1392年,三十七岁的朱标病逝,附葬孝 陵东,谥“懿文”。
史书记载朱标死后生病去世,但也有野史轶闻记,朱标是因为朱元璋而死。太子和皇帝到后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摩擦和间隙 ,因此到了后期朱元璋常常训诫教导太子。因为执政理念的相背,到了后期父子两人的矛盾越重。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将朱标诏来,又是一顿大骂。回 到东宫后,朱标便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