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23-04-16 10:48:01 阅读:
东吴三世老将程普曾高度评价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里着重表明了周瑜为人儒雅、胸怀宽阔,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汉末三国,不仅是东吴的周瑜有儒将之风,在曹魏,也有一位谦谦君子,陈寿评价其“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个人就是李典。
恂恂长者-李典
恂恂,在笔者看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温顺、恭谨,做事有章法,第二层则是小心谨慎。
不论是从历史的眼光,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恂恂”二字对李典的评价都是高度契合。下面笔者就来依次谈谈自己的看法。
历史形象——恭谨明理
历史上的李典,温顺、恭谨,做事冷静、进退有据,符合“恂恂”的第一层含义。
史载,李典出生于山阳钜野县,其伯父李乾是当地的大户,有雄烈之风。李乾早年跟随曹操平定黄巾、征讨袁术,可谓战功累累。紧接着,在曹操同吕布的对峙中,李乾奉命返回故里召集人手、整备兵马。当时,吕布的别驾薛兰和治中李封想暗中策反李乾,但是遭到了李乾的拒绝,于是薛兰、李封恼羞成怒刺杀了李乾。李乾之子李整,亦颇具父亲的风范,他在李乾离世后果断重新整备兵马,和曹操的其他将领一起讨伐薛兰、李封,又一路随曹操平定兖州,最后升任青州刺史。
可是不久,李整也不幸去世。这时,李典作为宗族的继任者,便自动接下伯父和兄长的重任,开始带领众人继续为曹操效力。和伯父、兄长的个性不同,魏书记载,李典年少时就十分好学,不喜欢兵戈征战,而喜欢博览群书,还专门拜师阅读《春秋左传》,这和“有雄气”的伯父可谓大相径庭。
因此,曹操对李典另眼相看,不仅让他接替伯父和兄长带兵,同时还试着让李典治理百姓,李典也不负众望一直从颖阴令做到中郎将最后升迁为离狐太守。早年李典的经历可谓坎坷,不仅经历了汉末天下的动荡,还目睹了家族中两位重要亲人的离世,但是,李典的个性并未因外在的环境而变得狷狭,相反却反求诸于自己的内心,培养出了“贵尚儒雅”的品性,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图)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李典之“恂恂”,不仅表现在他个人的修养上,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也谦虚谨慎,以国事为重。
曹操初平河北时,李典认为虽然接受了诸多封赏,但自己性格怯懦且功劳微薄,应该带动更多的族人为国出力,于是主动向曹操请愿将自己居于家乡的宗族迁徙到需要人手的魏郡进行协防。在合肥之战时,李典更是摒弃了与张辽的私怨(笔者按:张、李之私怨大抵是因为吕布欲策反李乾而其不从,李乾遂遭吕布势力攻杀,因此身为兖州大户李氏宗族成员的李典和吕布势力有杀亲之仇,故和吕布旧部张辽结怨。),同心协力,最终以七千人击破孙权十万人的围攻。
历史评价李典,“义忘私隙,美矣。” 在处理同僚关系上,我们也应当看到,人与人之间或有不和或有意见不同。但是,这些都属于正常的人际矛盾。如果仅仅以私人间的些许矛盾就一味否认对方,处处掣肘,是非不分,嫉恨他人,那么如此,气度未免有些小了。大度者恩怨、公私分明,不以私怨而不明是非。
假使李典气量狭小,那么合肥之战的历史也许将会改写。我们佩服张辽长于调度,而更应该钦佩李典的深明大义。和平年代,我们不是更需要李典这样的人物作为同进退的队友吗?
此外,李典亦是能文能武,在战场上也能够冷静分析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曹操攻打袁尚、袁熙时,李典奉命率领亲兵从水路运送粮食补给。此时,袁尚派遣魏郡太守高蕃领兵把守水路,粮草难以通行。虽然李典得到了曹操的手令——如果水道不通可以改走陆路。但是李典根据观察发现,高蕃的兵少而且自恃有地理优势,这样对方的士兵必然轻敌没有好好防备,如果攻击一定能取胜,同行的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李典率部渡河击败了高蕃,确保了水路的畅通。在此战中,李典还提出了 “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在战场上需要变通,不能拘泥于上级的命令。这种观点不仅仅强调了要擅于根据客观的变化调整战术,还提出了行军、治军的准则——那就是要有整体的、长远的眼光。
同样的事例还有博望之战。当时,刘备领兵攻击叶县,李典跟随夏侯惇一起防御作战,刘备假装兵退博望,引诱夏侯惇率军冒进,李典认为敌人无故撤退,一定有埋伏,南边的道路狭窄又长满草木,要小心火攻。但是夏侯惇不听,结果遭到失败,幸得李典率领后军前往救助才不至于惨败。
文学形象——小心谨慎
关于李典,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能够窥见其恭谨、明理、冷静的个性。
在后世的小说中,李典的这些品质也被进一步演绎。小说《三国演义》,似乎是借助了“恂恂”的第二层含义,将李典刻画成了一个小心谨慎的角色,
第三十五回,吕旷、吕翔败亡,曹仁欲起兵报仇,李典曰:“二将欺敌而亡。今只宜按兵不动,申报丞相,起大兵来征剿,乃为上策。”同时又告诫曹仁“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某非怯战,但恐不能必胜耳。”,面对曹仁的斥责和嘲笑,李典也没有恼羞成怒,仍是尽力辅助曹仁,客观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第三十九回,夏侯惇轻敌冒进,李典又指出“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
在四十二回,张飞拆断长坂桥后,曹操力主追击,而此时手下诸将仅有李典提出“此恐是诸葛亮之诈谋,不可轻进。”
(图)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东汉末年名将。
诸如此类的记载可见李典在小说中为人谨慎,和文学作品中曹魏大多数将领急功冒进的形象迥然不同。同时在周大荒《反三国演义》中,魏国为蜀国所灭,而李典作为曹魏少数名将存活并任曹彰的大丞相,亦可见李典的形象是文武兼修。
不容否认,李典在小说中,和诸多名将搭档过,而且都是以优秀的队友角色出现,在面对曹魏名将曹仁、夏侯惇、张辽,李典不仅能够很好地相处而且都有能容人的气度,他不嫉恨同僚对自己的嘲笑、否定,不嫉妒他人的军功,不害怕下位者超越自己,不因为自己的正确判断而轻视对手。而更多的是用诚恳的态度打开局面,以不卑不亢的姿态重新与人合作,这样的人是大度的,也是团队协作中十分重要的人物。
记载疏忽——年龄之谜
关于李典的生年,根据三国志记载,是在合肥之战后,即215年后,那么根据李典“年三十六”的描述,推断其生年大致在180年后,有历史爱好者根据李典初平年间跟随伯父征讨黄巾的记载,认为当时的李典也就十来岁,似乎和历史所描述的情形不符,因此该年龄记载似有误。但是,笔者认为《三国志 李典传》前文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李典伯父李乾、兄长李整的相关情况,也就是说,曹操征黄巾的初平年间,并没有记载李典“从”其伯父征战的内容,直到其兄李整击破薛兰、李封后,才貌似有李典“从平兖州诸县”的记载。
而笔者大胆猜想,这里的“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仍然是指李典之兄李整,因为青州刺史一职和李典之后担任的离狐太守相比,似乎品爵更高,依据李典逐步进阶的经历看,似有不妥。
所以,笔者认为李典真正独立出场的时间是李整逝世后,此处应是记载不清晰导致了众人将李乾、李整的历史信息误认为是李典的相关信息。而李典早年经历了伯父、兄长相继逝世的经历,也许对其英年早逝有一定的影响。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李典“恂恂长者”的形象都让人颇为钦佩,李典身为大将,在和同僚的合作过程中往往是以低调之姿态积极配合,不好大喜功,亦不争名夺利。他多是以一种坦然、淡定的心态去面对荣辱,既不是消极躲避也不是热衷名利,而是从容宽仁。这样的姿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