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揭开明朝皇帝朱棣的另一面:永乐大帝的中国梦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4-08 11:28:01 阅读:134

文章导读:哭出来的江山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能够以区区北平之地成功逆袭,夺下大明江山。除了各种雄才大略外,也因其一项独门绝技:会哭。起兵“靖难”的时候,他的部将人心惶惶,朱棣慷慨激昂的演讲,怒斥朱允炆的诸多倒行...

哭出来的江山

朱元璋驾崩后,燕王朱棣能够以区区北平之地成功逆袭,夺下大明江山。除了各种雄才大略外,也因其一项独门绝技:会哭。

起兵“靖难”的时候,他的部将人心惶惶,朱棣慷慨激昂的演讲,怒斥朱允炆的诸多倒行逆施。讲到动情处更声泪俱下,结果,是带着众将一起哭。《奉天靖难记》里说他的将士因此“感动涕流”,接着士气大振,跟着朱棣同去造反。

然后是朱允炆大兵征讨时,劣势兵力的朱棣,向弟弟宁王朱权求助,一见宁王的面,就抓着宁王的手嚎啕大哭,哭得宁王心一软,被朱棣钻空子绑了票,连带着他属下精锐骑兵“朵颜三卫”,都一道成了朱棣的生力军。

后来东昌战败,朱棣伤亡过万,连大将张玉也在此战中阵亡,全军士气低落,又是朱棣,大张旗鼓为张玉办葬礼,亲写祭文祭奠张玉,当场读祭文读的泪如雨下,终激起全军感奋之心。最后朱棣攻克南京,成功夺取皇位,他登基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到南京明孝陵拜祭朱元璋,对着老爹的英灵,又大哭了一通,然后眼泪一抹,登基称帝。

乐观主义者建文帝

比起朱棣会哭来,天真无邪的朱允炆,最大的毛病,就是会傻乐,也就是常自我感觉良好。比如战事打响时,朱允炆起初愁眉不展,身为兵部尚书的黄子澄,鼎力推荐曹国公李景隆挂帅出征。闻听此言,朱允炆立刻转忧为喜,连声夸奖黄子澄说:“你说的真对,等平定了叛乱,我一定好好赏你。”

还没高兴完,河北战场上,李景隆指挥的五十万大军,就被朱棣打的丢盔卸甲。但偏偏黄子澄为了遮丑,反而向朱允炆隐瞒真相,谎称李景隆因天气寒冷,暂缓进军。并承诺只要王师一出,必把朱棣打的落花流水。

结果朱允炆继续高兴,反而又赐李景隆兵马财帛,催他快点进军。赶鸭子上架下,李景隆硬着头皮一战,结果先前的丢盔卸甲,变成了彻底全军覆没。五十万大军全赔光。

永乐大帝的“中国梦”

浴血夺取江山的永乐皇帝朱棣,是个工作十分认真的领导:自从登基之后,每天早晨四更的时候就起床,吃过早餐后,他要在早朝前把所有的国事预先筹划一遍,早朝之后,他批阅奏章往往要批阅到很晚,而即使在他熟睡的时候,只要有紧急的奏报送来,不论他睡的有多熟,内侍都要立刻把他叫醒,否则就要受罚。勤奋程度直追朱元璋的他,更有自己的治国理想。

永乐七年(1410年),在接见一位北京的老寿星时,兴致勃勃的朱棣,说出了自己的治国追求:农民勤劳的种地,不用担心交不上赋税,工匠勤劳的工作,不用为了养家糊口去钻研奇技淫巧,做生意的商人们可以生意兴隆,不会破产沦为流民,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之间都可以和睦相处,邻里之间,更可以相互抚恤。这个理想,就是他一直说的“斯民小康”。

朱棣的马屁不好拍

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北征得胜归来后,贵州布政使上奏章拍马屁,说朱棣凯旋的时候,连贵州的大山都有感应,群山高呼万岁。朱棣看了后不但不高兴,反而大骂说:“我在北方征战,贵州的大山是怎么知道的,简直是胡说八道”。这位本想拍马屁的官员,反遭朱棣严惩。

就不让你死

在管理官员的学问上,朱棣继承了老爹朱元璋强硬的一面,却也有自己的创意:户部尚书夏原吉因反对北征遭下狱。兵部尚书吕震受命代理户部工作,胆小怕事的吕震因此惶惶不可终日,朱棣得知后,立刻命令十名内侍监视吕震,并且警告说:如果吕震突然自杀,那么受命监督吕震的内侍们,也都要统统陪他死。

洋人来认爹

朱棣的一大业绩,便是外交成就。拜郑和下西洋和陈诚通西域所赐,外国使团纷至沓来,可谓“外国来朝”。 而各国朝见时的贺表内容,也非常丰富多彩,有“认神仙”的,比如满剌加国国王亲自来朝拜时,在贺表里奉承说,我们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治清明,这都是因为大明皇帝保佑啊。

也有“认爹”的,比如帖木儿帝国国王哈鲁,他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遣使朝见朱棣时,送上一匹马,国书中特意写明,这匹马是自己父亲老帖木儿当年的坐骑,自己做儿子不敢骑,思来想去,还是朱棣骑比较合适。

算命要看时候

一生精力旺盛的朱棣,却其实是一个多病缠身的人,他从年轻时就经常肚痛,而且百医无效。直到登基后,经名医戴思然诊治,服药后排出许多小虫,方才渐渐好转,这种病,就是现代医学中的“肠道寄生虫病”。

而从五十岁后,朱棣又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为了治疗,他甚至笃信方士,在京城设立神庙,求取仙药,结果却是病痛越发沉重,病痛的折磨,也令朱棣时常脾气暴烈。“靖难之役”中曾为他算命的袁珙,一次谏言他不要迷信仙药,却正赶上朱棣发病,当场被朱棣拉出去一顿暴打。

杀人要谨慎

朱棣对于中国法律的最大贡献,便是确立了“五复奏”制度。对于死刑犯人的审核,要经过五轮的审查。永乐六年(1408年)十一月,法司宣判一起死刑案件,判处死刑犯多达三百人,朱棣得知后立刻下令复议,结果,查出其中二十多人冤枉。

从此之后,明朝法律,改变了朱元璋时期死刑过滥且有法不依的弊端。依律行事,渐成明朝司法的主流。甚至朱棣本人,也做出表率:一次明朝户部发生冒支钱粮案,朱棣闻讯大怒,当场下令将犯事官员全部处死,负责案件的刑部官员回答说:按照法律,这些案犯罪不当死。朱棣立刻醒悟,当场改口说:是我一时气糊涂了,居然把律法忘了,那就按照法律办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