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4-07 15:40:01 阅读:156
英布是较早反秦起义的豪杰之一,后跟随项羽,在与秦军作战中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破秦后被封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时,英布叛楚归汉,被立为淮南王,共同攻击项羽。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英布正式到封地上任,并持有皇帝颁发的印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的老婆吕后杀了韩信,刘邦亲自出征诛杀了梁王彭越,英布害怕下一个被杀的就是自己,因而起兵造反,次年兵败被杀。在《史记》中,司马迁把他放在列传当中,且单独立传,可见这个人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这样一个有名有姓的人,司马迁在为他作传时却不用他的本姓,而把他称之为黥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英布出身低贱,因为受黥刑而被称之为黥布。
英布是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人,出生于平民之家。到了壮年,因为犯法被判处黥刑,押送到骊山服劳役。骊山的刑徒有几十万,英布专门和这些人当中的头目、豪杰往来,终于带着这些人逃到了长江之中做了强盗。如果说在此之前,英布一介平民百姓、一个脸上带着黑色刑印记号的罪犯,叫个黑布白布或者阿狗阿猫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成为强盗头子,那么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不用说秦朝的法律严苛,就是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要对他进行通缉的。如果要进行通缉,布这个名、黥这个显著标志一定都会写在通缉令上,通缉令贴的越多越广,黥布的知名度也就越高。布是常见生活用品,吃得饱穿得暖是一般人的生活追求,名字叫布的人不少,像英布同时代的人在项羽手下的就有一个季布,彭越手下有个大臣叫栾布,三国时期有一个吕布等等。古代人的名字绝大多数都是单字,重名的情况很严重,尤其是古人称呼他人或者自称都只称名字不带着姓,这就加重了区别的困难。为了便于区别,让听的人知道究竟是谁并牢牢记住,人们用了很多方法来进行界定,如表字、别号、外号、加地域名称等等。像关羽字云长,“云长”是表字;苏轼又称苏东坡,“东坡居士”就是号;《水浒传》中的人物各个都有一个外号,虽说这些外号大部分都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的需要,但也反映了一种现实;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出场就自报家门,他是燕人张翼德,赵云是常山赵子龙,也是说明叫飞叫云的人很多。英布有这么一个现成的响亮名号,又岂能不用!英布曾经让人看过相,说是他会在受刑之后称王。等到他真的受了刑,他反而很高兴,别人笑话他也不在乎。这表明,人们叫他黥布,他不但不会恼怒,反而会乐意接受。时人形成了习惯,延续到司马迁时期,有可能仍然是这种叫法。既然这个别名响亮,人们已经习惯,司马迁也就乐意这样用了。
英布不能忠君事主,称之为黥布,有形象上贬损的意思。
陈胜起义的时候,英布就去见番县令吴芮并跟他的部下一起反叛秦朝。陈胜兵败后,英布带兵北上,在清波打败了秦军,然后带兵东进。听说项梁在会稽起事,待他渡过长江后,英布带着军队归属了项梁。在项梁军中,英布骁勇善战,总是列入众军之首。项梁拥立楚怀王,英布被封为当阳君。项梁死后,英布归属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派英布率先渡河,英布初战告捷,再战再胜,为项羽大军打开了胜利之门。打败秦军的主将章邯后,又是英布攻破函谷关,项羽才能够顺利进入咸阳。正是因为英布战功卓著,分封时被封为九江王。
然而,当了王的英布却和项羽离心离德,最终背叛了楚国。
汉二年(前205),也就是项羽分封的第二年,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征讨齐国,向英布征调军队,英布托病不出,只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应付项羽。刘邦打败楚军,攻进彭城,英布见死不救,等待观望。这惹恼了项羽,派人责备,并召他前往,英布恐慌,不敢面见项羽。项羽考虑到和英布毕竟是老交情,又面临着齐国、汉王刘邦这两大强敌,不但没有征讨他,反而想亲近任用他。
汉三年,刘邦攻打彭城失利,退回到梁地。刘邦派随何来到淮南劝英布背楚归汉,正赶上项羽也派人来到这儿,催促英布出兵。这时候的英布脚踩两只船,表面上答应归汉,却仍然留下楚国使者,事情被随何揭穿,并在随何的逼迫下这才杀了楚使归汉。
项羽死后,刘邦做了皇帝,继续册封英布为淮南王。到了汉十一年(前196),吕后杀了已经被降格为淮阴侯的韩信,英布内心产生了恐惧。这年夏天,刘邦诛杀了梁王彭越,并把彭越剁成了肉酱分给诸侯。肉酱送到淮南,英布更加害怕,于是暗中集结军队,侦察周边军事情况。英布猜忌多疑,气量狭小。他的一个爱妾病了,请医治疗,医师的家和中大夫贲赫的家住对门,那个爱妾多次去医师家治疗,贲赫以为自己是英布的属下,就送去了丰厚的礼物,并随爱妾在医家饮酒。在闲话当中,爱妾说了贲赫是老实人,英布就非常生气。当爱妾把自己求医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英布更是怀疑这个爱妾和贲赫有淫乱关系,就打算逮捕贲赫。贲赫逃走,准备到长安把英布整军备战的事情报告朝廷。英布害怕贲赫到朝廷告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贲赫的全家都杀了,起兵造反。
英布成名封王都是依靠的项羽,却最终背叛了项羽。楚汉相争时又首鼠两端,最终选择了刘邦又不能善始善终,这种政治上变化多端,谁势力强、谁给我好处多就投靠谁的处世为人不是王者之道。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司马迁的意思是:英布不配英雄之名,说到底只能是个面刺刑印的徒役,就该叫黥布。
英布不知羞耻,杀降作孽,弑君忤逆,为人所不齿。
英布小时候有人给他看相,说,当在受刑之后为王。后来真的犯了法,被判处黥刑。英布愉快地笑了,还将这种事情说给别人听。
面上刺字,这是对人格的极大侮辱!它表明,这个人从此永远是个“罪犯”,活着不能与人平等,死后也有可能难入祖坟。英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见其做人的标准是如此低下!人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他还会把犯罪当回事吗?改朝换代,罪犯可以成为英雄,但那只是针对政治犯而言,这种面刺金印的刑事犯,不是人们效法的对象。在《水浒传》里,宋江一心想让朝廷招安,每次提出来,都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唯有找到一个安道全,给大家整容取消了脸上的金印,没有一个人反对。这是为什么?当官进入一个腐败的官场不是每一个人的心愿,做一个正常人却是每个人最起码的标准。
司马迁有理由鄙视这样的人。
秦二世三年(前207),章邯兵败,由于担心赵高陷害被杀,带着二十万士卒投降了项羽。项羽带着这二十万人西行入关,不但得不到军力的提升,反而要分兵提防着他们。诸侯的军队不能善待这些投降的士兵,使他们产生了怨言。二十万心生怨恨的士兵是可怕的,项羽决定坑杀这些降卒,执行这个决定的就是英布。二十万人就这么一夜之间消失了,这是作了多大的孽呀!白起之后,项羽、英布就是最大的刽子手。
刽子手英布,就该是黥布。
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朝已经投降了的王子婴,分封诸侯,英布被立为九江王,尊原来的那个楚怀王为义帝,迁都长沙。义帝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势力和政治作为,但毕竟是项羽名义上的上级,留着他多有不便,于是就决定杀了他。执行这个命令的,就是英布。虽然命令是项羽下达的,但执行者也脱不了弑君的干系。自古以来,弑君者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称之为黥布,也是一种讨伐。所以,英布的这个“字”不但刺在脸上,还会永远的刺在他不光彩的人生历史上。
在《史记》中,司马迁很明确地写明了英布姓英,也就是说,不管时人怎么样称呼他,或者是他为了名头的响亮乐意接受黥布这个称谓,在当时正式行文当中,还是会称他英布的。但是,司马迁在书中用黥布这个名字,绝对不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而应该理解为有意为之,黥是一种刑罚,他是想告诉人们,英布是个有罪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