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04 14:16:50 阅读:197
冉闵,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赫赫有名。冉闵出生于五代十六国,是后赵武帝的养孙。传说冉闵在建立自己的政权之后为了保护汉族,对胡人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冉闵杀胡还专门有《杀胡令》一书,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历史上的冉闵究竟是怎样的,屠杀胡人保护汉族算的上民族英雄吗?来和趣历史看看吧!
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闵的父亲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
给历史留下诸多疑惑的冉闵,他的身世也是个谜团,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有人说冉闵的祖先是孔子弟子冉有,然而冉有的姓氏是姬姓,冉闵能考证出来的祖先,只有他的祖父冉隆,是永嘉年间活跃在陈留一带,乞活军头领陈午手下的小将领。冉闵和父亲冉良(后改名冉瞻)都是汉族人和十六国中后赵的国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将领,并成为石虎养子,於是改姓石。石瞻在咸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赵刘曜部队交战中被刘曜部队杀死於新绛。但记载并无明确说明这位战死的石瞻便是冉闵之父。
石瞻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在替石虎卖命,战场上骁勇异常,石虎自己也是个杀伐无数的屠夫,对自己这个养子肯定是格外欣赏。石瞻死后,石虎把石闵收在身边,可以想见石虎对石闵也是非常疼爱的。考虑到在后赵的羯族政权里,汉人身份和出身总是稍显的弱势一些,于是石虎一家善待冉闵,并且对其如己出,冉闵的一生都和石家有着牵连不完的联系,这就与冉闵随后改名字为石闵有关吧。
349年,石虎死,石鉴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遵,并答应立冉闵为皇位继承者。後来石鉴没有这样做。350年,冉闵劫持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杀死石鉴,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改年号永兴。冉闵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又有没有对胡人进行屠杀呢?
《杀胡令》是冉闵的历史标签,网上盛传的《杀胡令》洋洋洒洒几千字,描写了西晋灭亡五胡乱华期间,胡人对汉人犯下的种种暴行。文中提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描写的大量胡人屠杀、吃人的行径让人感到震惊,这样的内容看上去似乎是从一个晋朝汉人的角度来叙述国仇家恨。更是激发了汉人对胡人的不满情绪。然而,如果我们再仔细一点,就可以发现这篇所谓的《杀胡令》存在诸多的漏洞。
其一,“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句话直接照搬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众所周知,骆宾王(约619—约687年)是唐朝人,他生活的年代比十六国时期的冉闵(?——352年)要晚了约三百年,那篇号称是冉闵所作的《讨胡檄文》里面的语句竟然直接照搬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其二:“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太兴元年是公元318年,晋愍帝被害于317年,造假者连基本史实发生的时间都搞错了。
其三:“凡此种种,罄竹难书!”“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出自祖君彦为李密写的讨伐隋炀帝的檄文:“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李密(582年——619年)是隋朝人,他生活的年代也要比冉闵(?——352年)晚两三百年,那篇号称是冉闵所作的《讨胡檄文》里面的成语竟然出自李密的檄文。诸如此类的错误在这篇文章里还有很多,除此之外,说鲜卑,掠汉女十万,晚上奸淫白天就把他们给烹煮了,这些都是毫无史籍记载的,说五胡尤其是羯人,把汉人当做“双脚羊”,这种说法是南宋时期的,跟五胡乱华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正史对冉闵的评价也是比较公正和客观的,比如司马光:闵骁勇善战,多策略。虎爱之,比于诸孙。再比如《晋书》: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冉闵杀胡是在公元349年末,当时后赵的皇帝是石鉴,是基于当时军事政治形势的考虑,这跟白起坑赵军,项羽坑秦军并没有什么区别,是后世别有用心的人将这个问题夸大了。公元350年,一代暴君冉闵登上了帝王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冉闵登基后,首先消灭了羯赵,塞外游牧民族在战火中遭到灭顶之灾。作为中原地区汉人起义的领袖,冉闵于血泊中建立了魏国,史称冉魏王朝,从此,影响中原大地长达135年之久的五胡乱华时代,逐渐走向了日薄西山的归途。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无异于神州大地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一黑暗的历史背景下,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塞外游牧民族趁中原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99年时,中原大地上的汉人总数约有1939万人,然而历经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战乱,至冉闵灭羯赵之时,中原汉人仅剩下400万余,近两千万汉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势力屠杀殆尽,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久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千疮百孔,此时,冉魏政权的建立,不仅给中原汉人一次休养生息再度繁荣的机会,也为华夏后裔保住了最后一条命脉。虽然,冉闵本人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后人对他大肆屠杀胡人的做法也诸多非议,然而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位以勇猛果敢著称的君王用他的雷霆手段终结了中原大地上的百年战乱,以暴制暴的方式令侵略者闻风丧胆,对汉人来说,他依然称得上是一位于水深火热中拯救万民的民族英雄。
五胡乱华时代,被称为“屠夫”的冉魏黄帝冉闵究竟杀了多少胡人?今天恐怕很难统计。据史料记载,冉闵领导汉族起义的过程中,曾有过两次大规模屠杀游牧民族的纪录,一次是公元349年入秋之时,冉闵杀石遵之后,胡人反抗之情高涨,未达到战略威慑的目的,冉闵尽杀胡人军民十几万,至此,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的气焰开始有所收敛。《晋书》志第三与《宋书》对此次事件均有文字记述。公元350年,冉闵率军攻陷邺城后下令屠城,遂发生了血流成河的邺城大屠杀,城内家家户户皆未能幸免。当时鲜卑人的文献《魏书》中详细记录了冉闵大军攻至邺城后,将城门四闭,对城内胡人展开大规模屠杀行动。二十几万胡人军民被屠杀殆尽,尸体全部喂食猛兽,加之不久之后北方游牧民族为躲避战乱而大举迁徙,整个过程中死伤胡人达百万之众。
虽说古往今来,战乱之下百姓被殃及是再所难免的事,然而冉闵的暴行还是引来了不少后人的非议,称其为屠夫天子亦不为过。 但谴责归谴责,放在看待历史的角度,冉闵的所作所为,依然有着重大而积极的意义。遥想当年,战神一声令下,中原百姓立刻披甲上阵,与入塞胡人兵戎相见。可见当时冉闵所推行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符合大多数汉族人民的意愿的,由此也不难窥见当时中原百姓与塞外少数民族的矛盾属于国仇家恨,无法调和。其手段虽然残暴,却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有效避免了汉族灭亡的危机,对汉族人民来说,冉闵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都说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想打扮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因为历史久远,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子真的不得而知。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