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3-31 09:28:01 阅读:167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文人学者有很多,但能称得上“伟大”的,少之又少。由于家世的关系,黄宗羲很早就开始卷 入晚明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他是在血海深仇中成长起来的。中年时期,他又碰上了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次改朝换代。种种内忧外患,让他的一生历尽劫难,在百折 不挠、颠沛坎坷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代大师。
为父杀人
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叫黄尊素,是晚明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监察御史,这是一个监督百官、控制舆论的重要官职。在黄尊素为官的时候,朝政被以太监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控制,黄尊素则属于与阉党对立的东林党。他很有智谋,是东林党中具备政治智慧的佼佼者,在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中,往往出谋划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被阉党记恨在心。1626年年初,黄尊素被诬告贪污,抓捕至京师,随后被拷打至死,年仅43岁。死后5天,他的尸体才被人从监狱中挪出,当时全身已经腐烂,以至于无法辨认,极其凄惨。
当时,17岁的黄宗羲一直在狱外等候。作为长子,他陪着父亲从家乡一路到京师。父亲的被杀,使得少年黄宗羲痛不欲生。他第一次认识到了政治的无耻与黑暗,内心充满了愤怒,一心想报仇雪恨。两年后,新登基的崇祯皇帝清除了魏忠贤等阉党,开始为被害的东林党平反。黄宗羲闻讯后,立刻进京讼冤。血气方刚的他在袖子里藏着一根铁锥,看见仇人,便扑上去将他刺得遍体流血,以发泄自己的怨恨。报仇之后,又“狂哭”。当时,仇恨使他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疯癫的状态。崇祯皇帝听到这件事情之后,感慨地说黄宗羲是“忠臣孤子”,特意下旨追封黄尊素为太仆寺卿。
抗清岁月
在为父亲报仇雪恨之后,黄宗羲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惜没考中。不过,作为忠臣之后,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很多名士也乐意提携他。黄宗羲先是加入晚明最大的政治社团复社,又遵照父亲的遗命,拜大儒刘宗周为师。年轻的黄宗羲在读书之余,不断结交各地读书人,扩大自己的影响。1636年,黄宗羲参加了复社与阉党余孽阮大铖之间的斗争。当然,这时候的黄宗羲资历比较浅,基本上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行动。
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主中原。对于35岁的黄宗羲来说,选择很简单——父亲黄尊素是大忠臣,作为忠臣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和老师刘宗周一起加入在南京成立的南明朝廷。然而,掌握南明朝廷权力的是阮大铖,他在杀死了一些忠臣良将之后,又将屠刀伸向了黄宗羲。幸亏得到朋友的帮助,黄宗羲才得以逃离南京。
时局一天比一天动荡,江南的城市随着清军的入侵,一个个沦陷。彷徨的黄宗羲去绍兴探望被排挤出南明朝廷的老师刘宗周,看到的却是已经绝食20多天的消瘦老人。原来刘宗周眼见大明江山不保,而自己在朝廷中不能有所作为,最终选择了绝食殉国。黄宗羲看着老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放声大哭惊扰虚弱的老师。刘宗周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对着黄宗羲点了点头。黄宗羲离开后没多久,刘宗周就过世了。对于黄宗羲而言,他生命中最为尊敬的父亲和老师,为了国家和江山社稷,都心甘情愿地付出了生命。他们成了黄宗羲心中的榜样和力量。
从老师家出来,黄宗羲马上回到家乡,和两个弟弟一起率领数百壮士,组成一支人称“世忠营”的队伍。当时明朝宗室鲁王在绍兴建立了小朝廷,黄宗羲前往投奔,积极抗清。在参加了数次战役之后,黄宗羲率领3000军士进行西征,不料清军开始大规模进攻绍兴,鲁王出海逃窜。黄宗羲只好且战且退,率领部队逃到山中休整。安营扎寨之后,黄宗羲又亲自下山寻找鲁王的消息,临行前反复叮嘱手下大将不得骚扰山里的百姓。没想到黄宗羲走后,手下人却大肆抢粮,引起民变。山寨被山民半夜焚毁,导致全军覆灭。这给黄宗羲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4年后,黄宗羲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鲁王。大臣们每天生活和办公,都在小船之上,十分凄凉,据黄宗羲后来回忆,“落日狂涛,君臣相对”,然而为了抗清的理想,他甘之如饴,陪伴鲁王流亡在岛上。那年冬天,黄宗羲还冒着生命危险,渡海东赴日本长崎,乞求日本方面出兵帮助鲁王抗清。这当然是没有任何结果的。
从日本黯然返回中国之后,黄宗羲剃发归顺清朝,再也没有公开参加抗清的战役。他在日本到底碰上了什么事情,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从此之后,黄宗羲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悄悄地营救抗清志士,也曾与钱谦益一起暗中策划军事活动。1659年,郑成功率领23万联军、8000艘战船,沿着长江北上,可惜功亏一篑,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最终仍以失败告终。这一年,黄宗羲50岁了,他觉得自己老了,再也没有精力抗清,决心隐居,为明朝痛定思痛,反思为何亡国亡天下等问题。他在著名的《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激烈地批评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他在思想上取得的高度。
反目成仇
然而黄宗羲突然决定当一个遗民,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当时有不少人是因为受到黄宗羲的影响,才参加抗清,不料黄宗羲自己却率先放弃抗清。由此也造成了兄弟、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
黄宗羲的两个亲生弟弟黄宗炎、黄宗会,抗清多年,与兄长一起出生入死。然而,现在黄宗羲不但整日埋头著书,还同清廷官员姜希彻等人在浙江创办书院。黄宗羲认为武力推翻清政府已经不可能,那么,只能在文化上对它进行改造,要培训出一批学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机构发挥作用。这种想法,却没有得到弟弟们的理解。自从黄宗羲办书院后,他们就很少出现在黄宗羲身边了。
好友吕留良也与黄宗羲绝交了。吕留良曾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因为受到黄宗羲的影响而放弃了清廷的科举。正当吕留良想在反清事业中大展拳脚的时候,黄宗羲却开始教育子弟参加科举。他因此大骂黄宗羲,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在黄宗羲与吕留良产生矛盾的过程中,黄宗炎大肆推崇吕留良的气节,表达对哥哥的不满。这些事情,无疑让黄宗羲非常痛苦。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得不到朋友的理解,甚至连手足兄弟也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然而,这是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尽管这是艰难的选择,也得继续走下去。
丧事奇特
黄宗羲死于1695年,但早在1687年,他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他对后事的安排还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
黄宗羲一生抗清,晚年从事学术文化活动,不被人理解,所以内心十分痛苦。这种痛苦反复折磨着他,使得他对自己的葬礼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
人去世之后,一般都会穿上寿衣,放到木制棺材里下葬。黄宗羲却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一个石头棺材里裸葬。清朝入关后,老百姓都要扎辫子。散发表示不愿意再扎辫子,不再当清朝的老百姓。这是当时很多遗民的做法,倒也不稀奇。但尸体不穿寿衣,放在石棺里很容易因虫蚁啃噬而迅速腐烂,这种下葬的方法就大大违背了当时的风俗。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非常为难,于是就请自己的族叔前去和黄宗羲商量,看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结果黄宗羲非常不高兴,特意写了一篇名为《葬制或问》的文章批评儿子,说对于父亲的遗嘱,儿子都要遵守,否则,“则平日之为逆子无疑矣”。而且,作为儿子,不能阳奉阴违,一边答应父亲,另一边却希望父亲去世后仍按照普通的葬法来安葬。这让黄百家感到非常委屈。
那么,黄宗羲为什么如此激烈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呢?当时就有很多人猜想,说黄宗羲一定有“心事”,也有人说这是黄宗羲“洒然超俗”的表现。
雍正时期,有个人写了一篇《黄梨洲先生裸葬说》的文章,说黄宗羲之所以裸葬,是因为他的父亲黄尊素被害后全身腐烂,黄宗羲对此耿耿于怀,所以希望自己死后也烂掉,才敢去九泉之下见父亲。这当然是胡说八道。
其实,黄宗羲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求得死后尸骨速朽。在黄宗羲心中,他的一生是失败的:在父亲被杀害的时候,他没能陪伴父亲一起对抗;在老师刘宗周绝食身亡的时候,他为了抗清匆匆离去;当朋友们在抗清的战役中殉国时,他依然苟活了下来。他虽然战斗过、抗争过,却没有死在沙场,而是活到80多岁的高龄。他晚年的事业也不为世人理解,有何面目到地底下去见父亲、老师和朋友?亡国之恨,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所以他要散发,不再绑辫子;所以他要裸葬,而不穿满族的异族寿衣;所以他要躺在石棺里,期待迅速腐烂。
在性格上,黄宗羲是一个比较激烈的人。他做事情往往急躁、爱较真儿。他之所以不被好友、亲人理解,很多事情不能处理得圆满,都和他的性格有关。
黄宗羲更是一个立身严谨的人,他不像其他的文人学者,有很多风流韵事让别人评说。他的一生,忙忙碌碌,似乎永远在和黑暗的现实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仔细品味黄宗羲的一生时,我们必须要承认,他的思想、情感与痛苦,永远是我们的文化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