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3-19 12:40:01 阅读:101
孙承宗,明末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一、外财不富苦穷人
孙承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照理说读不起书。但孙承宗的父亲孙麒深知没文化就不能成才,就省吃俭用,哪怕从牙缝里抠也要供孙承宗上学读书。于是就送他到城西关学堂去念书。
同学读书的儿童内都是官宦富家子弟,他们瞧不起孙承宗。恰巧有段时间班级里经常失窃,不是丢东西就是丢钱。这帮富家子弟就怀疑上了孙承宗。于是他们就去到先生那里“告状”。要求把孙承宗赶走。
教书先生是个很有学问的宿儒。在他眼里,孙承宗虽说穿着破旧,生活贫寒,但聪明用功,品德优秀,便从心里十分喜爱,觉得孙承宗是可教之材,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栋梁。
富家子弟们“学舌”说孙承宗偷东西,老先生根本不信。他摇着头,笑嘻嘻地说“我敢担保,孙承宗决不会做那样的事。”一些学生不服气。老先生就出了个主意,说咱们试他一试。
第二天清晨,老师拿了一锭银子放在教室门口,然后和几个学生躲在教室后面,隔着窗户监视。
孙承宗背着书包走进教室。一眼就看见了地上的银子,便随手捡了起来。同学们以为他要装进自己的衣袋,但只见孙承宗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声“外财不富苦穷人”,就又把那锭银子放在原地,坐到自己的桌前去读书了。
从此,学堂里的孩子们都知道了孙承宗的高贵品德,孙承宗成了大家的榜样。
二、大寺坑的蛤蟆
在高阳县,有一句只有本县人才能听懂的歇后语,叫作“大寺坑的蛤蟆——鸦雀无声。”或者是“大寺坑的蛤蟆——干鼓肚儿发不出声”。
这个歇后语有点来历。
高阳县地处九河下潲,原本是多水的地方。早年间,河流纵横,洼塘遍地,到处是芦苇水荡。水多青蛙就多,那时无论是县城还是乡村,人们每天都在青蛙鸣唱中生活,有经验的人,还能从蛙唱中听出当年的年景。如果听到蛙阵中传出:“儿啊,苦啦,上船,走啦!”,那这一年定遭水涝,准备下船只木筏,外出逃荒要饭扛长活去吧。如果听到的声音是“一石,八斗,一石,八斗!”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稳获丰收。连青蛙都预报产量了,一亩地能打一石八斗粮食,这在当时已经是难得的高产了。
孙承宗小的时候,在县城西关的学宫读书。学校旁边有一个大寺庙,大寺庙旁边有一个大水坑,人们就管这个坑叫大寺坑。大寺坑边上长满了芦苇,芦苇里头有无数青蛙。这些青蛙原来也和其他地方的青蛙一样吃饱喝足了,整天鸣叫鼓噪。此起彼伏,阵阵不停。
这一天,孙承宗正在学宫读书,读到紧要处,不禁掩卷沉思,思考书中的玄机和奥理,正有一股智慧的火花迸发出来,转眼就会稍纵即逝之间,忽然从大寺坑传来一阵讨厌的蛙鸣。孙承宗的脑海顿成一片空白,奇思妙想倏尔无踪,雅词佳句再也难寻。承宗不禁大怒,觉得这一坑青蛙的鸣叫不但影响了自己读书的注意力,也干扰了全学校同学们的学习。于是回过头向大寺坑的青蛙们大喝了一声:“别叫了!”
说也奇怪,就这一声,大寺坑的蛙鸣声嘎然而止。只见那些青蛙,无论是碧绿小巧的“小青”,还是灰黄土气的“老蔫”,也无论是肥硕壮大的“花包”,还是满身疙瘩的“老疥”,全都干张着嘴,肚皮一鼓一鼓,就是不敢发出声音,或者根本发不出声音。从此,孙承宗和他的同学们有了一个非常安静的读书环境。
从孙承宗发出喝令以后,大寺坑的蛤蟆就一直那么哑着发不出声音。凡在高阳县西街小学读过书,见过那个大寺坑的人都说亲眼所见,大寺坑的蛤蟆就是与其他地方不同,干鼓肚儿,不会叫,不由你不信。如今大寺坑已经没水了,填平了,自然也就没有青蛙了,大寺坑的蛤蟆会不会叫也无法核证了。只是那句歇后语依然在高阳人中流传。如果形容哪个人被人家批驳得哑口无言或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就会说那人成了大寺坑的蛤蟆,干鼓肚儿发不出声儿。
人们说,孙承宗从小就有一种凛凛然震慑人心的气概。所以长大后能统帅千军万马。他的那些部将们再调皮捣蛋,在孙承宗的凛然正气面前也变得服服帖帖。说到这里,他们会说:“大寺坑那一坑蛤蟆算什么!”
不光大寺坑的蛤蟆,连天上的露水都听孙榜眼的调遣。从孙承宗的家乡西庄村到西关学堂,中间有一片荒草地,孙承宗每天上学都要从那片草地中间的一条小径经过。每到夏季秋季,荒草侵埋了小径,露水沾满了荒草,人一走过,鞋子、裤脚都被打湿。一日孙承宗上学经过,看着草上的露珠,觉得讨厌,便说了一声:“要这些露水有什么用!”一语道毕,荒草繁露顿时消失。从此,不管别处的露水有多大,这片草地就再也没有露水了。有谁不信就去看看,这片草地几百年来就是不结露水。
三、城隍发配
高阳城里有一座城隍庙,城隍庙里有一个泥胎,泥胎前面是一张供桌,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孙承宗和少年伙伴们在城隍庙前面一起玩滚雪球、打雪仗的游戏。看看天色已晚,该回家吃饭了,大家都还没有玩够,约好明天接着再玩。孙承宗担心第二天雪会化了,就滚了一个大雪球,放到城隍庙前的供桌上。孙承宗拍着城隍的肩膀说:“城隍城隍,你给我看好这个大雪球,别让人偷了,也别让它化了。”说罢。和小伙伴们一道回家去了。
第二天,孙承宗忙着上学,放学以后又忙着回家干活,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天渐渐暖和了,庙里的城隍奉命看守着大雪球,感到越来越困难。城隍知道孙承宗最听老师的话,便在夜间向孙承宗的老师托梦。城隍对老师说:“你的学生孙承宗命令小神看守大雪球,已经有些日子了。小神不敢不奉命行事。只是这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要大雪球不化,小神神通不济。请老师对孙承宗说说情,免了小神这个差使吧。”
老师觉得奇怪,次日便到城隍庙去察看,果然看到城隍面前的供桌上有一个大雪球。老师回到学校,把孙承宗叫到跟前,问清了事情的经过,便把城隍托梦的事告诉了孙承宗。
孙承宗听了,有点生城隍的气。他觉得就这么点事城隍直接对自己说就是了,干嘛还要托梦给自己的老师?于是孙承宗又来到城隍庙,面对着城隍的泥胎说道:“城隍城隍,我发配你到辽阳,待我平辽三年,再把你带回高阳。”
从此,高阳城城隍庙里的泥胎就不翼而飞了。后来有人再塑,还是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据说一直到孙承宗从山海关告老还乡回到高阳,空了好多年的城隍庙里才又有了泥胎。
四、小鬼好大头
孙承宗小的时候上学,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常常要走夜路。这件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便命令阎王派出两个小鬼为孙承宗执灯照明。其中一个小鬼为孙承宗照路,另一个小鬼执灯专为晃孙承宗的眼睛,免得让他看见小鬼真实面目受到惊吓。从此,每当孙承宗上学走夜路,就会有两盏灯笼照着,明晃晃的,把路照得清清楚楚。时间长了,孙承宗也就不以为怪了。
有一次,孙承宗的家乡西庄村的一对夫妻打架,吵得不可开交。丈夫一怒之下要把妻子休掉。可是丈夫不会写字,便来求孙承宗帮忙。孙承宗劝解无效,又被人央告不过,只好替他代写了一纸休书。
这件事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认为孙承宗的行为有协助拆散夫妻之嫌疑,有损阴德,应当降低待遇,便命令阎王爷减掉一个为孙承宗照明的小鬼。阎王不敢怠慢,立即执行,命令那个专门执灯晃眼的小鬼撤回。可是这样一来,另一个小鬼的面目就要暴露无遗了。天条如此,阎王爷也没有办法。
就在这天,孙承宗又放学晚了。这次孙承宗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每天为他打灯笼的竟是一个小鬼。只见这个小鬼赤发披散,青面獠牙,最大的特点是脑袋特大,原来是个大头鬼。孙承宗看了觉得好笑,便随口说道:“小鬼小鬼好大头!”
那小鬼听了,知道孙承宗见了自己这幅尊容并不害怕,十分佩服孙承宗的勇敢,便非常认真地赞道:“榜眼榜眼好大胆!”
五、孙承宗治水
高阳县地势低洼,北边紧挨着白洋淀,十年九涝,治理水患是高阳人民首要的大事。孙承宗考中榜眼走上仕途之后,曾经两次较长期返回故乡,协助当地地方官吏治水。于是就留下了一些孙承宗治水的传说故事。
说不清是哪一年,孙承宗受竖阉魏忠贤迫害,离开关外辽东,回到家乡。这年夏秋之交,大雨下个不住。城外马家河水阵阵猛涨,眼看沟满濠平。防洪大堤受到危胁。一旦河堤决口,高阳城就要被淹没,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就要泡汤。孙承宗十分着急,便带着全家老小上堤防洪。
水还在涨着,眼前要漫堤决口。正在危急时刻,孙承宗忘记了个人安危。他搬来一把太师椅,往将要决口的地方稳稳地一坐,以示与大堤共存亡的决心。说也奇怪,河里的水立刻就不涨了。
这时,水花一打,从水里钻出一位白须白发的老头儿,走到孙承宗跟前,恭恭敬敬深施一礼,说道:“孙榜眼,小神是水族首领,今年该我值年,龙王有命令,要我水灌高阳城,请大人启驾让路。”孙承宗看了老头儿一眼,冷冷地说:“我在堤在,堤毁我亡,我是寸步不离,寸土不让,要淹高阳,决办不到!”白发老头儿说:“请大人不要为难小神,小神也是奉命行事,否则难以复命啊!”孙承宗说:“那好办,我帮你复命就是。”于人命人拿来文房四宝,孙承宗写了一张纸条,上书“孙承宗在此,水神速退”,交给了老者。老头儿说:“我不灌高阳城,也总得过去啊”孙承宗说:“你可以过去,但只能绕城而过,而且不许漫过车道沟。”老者向孙承宗行了个礼,说声“遵命就是”,然后跳入水中不见了。于是汹猛的河水化作一股涓涓细流,缓缓地绕城流向大淀而去。
高阳城保住了。人们为了纪念孙承宗治水的功绩,便在大堤上盖了一座小庙,起名“回龙宫庙”。里面塑了孙承宗在太师椅上的坐像。从此,县城南部的大堤就叫回龙宫堤,县城北边的防水堤就叫车道沟堤。
六、白衣大士
在高阳县,有一个与别处大不相同之处,就是几乎家家佛龛上供着的很少释迦牟尼佛,也很少财神,关公就更少。最多的是一位被人们称为“白衣大士”或“白玉佛”的神仙。这件事与孙承宗有关。
据说,在孙承宗赶考的路上,夜晚宿在一个寺庙之中。半夜时分,忽然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且雷声电光总在寺庙周围不肯离开。孙承宗感到很奇怪。正在这时,他看见一只小白老鼠不知从哪里钻出来,顷刻间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她一身白纱,娴静素雅,却神色慌张。少女见到孙承宗躬身下拜,含泪哀求道:“奴家本是一只修炼多年的白鼠,眼看就要修成正果,现在外面的霹雳利闪就是冲我来的,恳望先生救我一救,度过这一劫”。孙承宗见少女楚楚可怜,遂生恻隐之心。便问她:“你可作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没有。”少女说“我一心修行,从不害人,恳请贵人相救。”于是孙承宗展开袍袖,少女化为小白鼠钻了进去。外面的雷电终于远去了。小白鼠从孙承宗的衣袖钻出来,重新化作少女,颤微微拜了三拜,说了声“先生救命之恩余当后报”便倏然不见了。
后来,孙承宗在关外督师,率军与后金兵作战,军中断了粮草。正在危难之时,不知从哪里钻出数不清的老鼠,衔来大批粮食。孙督师靠这些粮草度过难关,打了胜仗。
据说,这只白鼠乃是南海观世音所化,她演化白鼠受难,乃是为了证验孙承宗善良的心性。高阳人民所供奉的白衣大士或白玉佛,其实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善的化身观世音菩萨。
与这个传说类似的还有另一个版本。
说的是孙承宗小时候到学校读书,母亲给他烙了一张饼带在身上作干粮。走到半路,看到一群孩子凑成一堆玩。孙承宗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逗弄一只小白鼠。小白鼠被孩子们抓来放去,已经累得奄奄一息,眼看性命不保。孙承宗看看可怜,就对孩子们说:“我拿饼换你们的小白鼠,好不好?”几个小孩子逗小老鼠差不多已经玩够了,就答应了。孩子们拿着孙承宗的烙饼高高兴兴地去分吃了。孙承宗听说老鼠是“闻土星”,只要有点气,让它闻闻土味,就能活过来。他弄来一堆土,小心翼翼地埋在小白鼠身上,等小白鼠恢复了活力,就把它放了。
小白鼠回过头来,用前爪朝孙承宗拱了拱,钻入地洞不见了。
后来,传说孙承宗带兵到云南去平息少数民族叛乱,孙承宗大胜叛军。正追杀间,忽然叛军中杀出一队骑兵,他们不是骑马,而是骑着大象。这些大象甩着大鼻子,扇着大耳朵,威风八面地向孙承宗他们冲来。官军的战马哪里挡得住大象的攻击,眼看要溃不成军,正在危急关头,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爬出来许多小白老鼠,它们灵活机动,专钻大象的鼻孔,大象们痛痒难熬,不能呼吸,于是四散奔逃,孙承宗率领的官军整顿军马,重新追杀叛军,终于大获全胜。
这些小白鼠都是白衣大士的化身,它们解救孙承宗,正是为了报答孙承宗的救命之恩。
七、让状元
在高阳县城十字街的西侧,有一座高大的楠木牌坊。牌坊正中,雕刻着斗大的“榜眼”二字、牌坊两边柱子上,是一副工整的对联。上联是“丹墀云染三千字”,下联是“春殿雷轰第二声”。
这幅对联,不知出自何人手笔。对联里边,内含着一个孙承宗让状元、中榜眼的故事。
孙承宗从小就品德才学出众,六岁时就能作对联,而且用语精妙,才华惊人。古诗词过目不忘,新见解出口成章。十六岁中秀才,名排第二,十七岁又参加科试列为第一。后来他又被选为贡生,到北京国子监——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去读书,学得了满腹经纶。可以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成了京南一带有名的才子。
万历三十二年,乃是大比之年。全国各地举子都要赴京赶考。孙承宗也拟前往。这时,江南某地过来一位赶考的举子。此人姓祖,坐着一辆马车,马车之上插着一杆大旗,大旗上绣着四个大字:“今科状元”,以示必定夺魁的信心和自诩天下第一的文才。这位祖公子的马车走到高阳城外圈头桥上,忽然一阵风吹来,把他的“今科状元”旗吹倒在地。祖公子大吃一惊,料想此地定有高人,乃下车询问百姓,得知高阳城南街有位举子才华出众,远近闻名。祖公子问道:“这位举子姓甚名谁?”有人告诉他,姓孙名承宗。祖公子听了,哈哈大笑:“他姓孙,我姓祖,还是我压得过他。”说罢,把“今科状元”旗又插在车上,继续前行。车走到南街,又有一阵风吹来,这阵风来得更猛,竞把祖公子的“今科状元”旗连旗杆都刮断了。祖公子大为惊慌,连说不好,心想可能是自己过于张狂了。马上打听孙承宗的住处,前往登门拜访。
祖公子来到孙承宗家中,孙承宗热情欢迎,以礼相待。两人一边饮茶,一边切磋学问。交谈之中,祖公子深深感到孙承宗还是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不禁愁上眉头,唉声叹气。孙承宗忙问所以,祖公子说:“不瞒仁兄,我从江南来时,曾与家嫂打睹,说此科不中,无颜回家,中不了状元,跪着见她。为了表达折桂雄心,我把一杆‘今科状元’旗插在车上,从江南招摇到江北。会见过无数名人才子,觉得他们学问都不过尔尔,遂夺冠信心更足。今日见到仁兄,方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祖某无颜见江东父老,真要跪着见嫂嫂了。”承宗听了,知道祖公子的意思是要他科场相让,便微微一笑,说道:“今科大比,天下贤才萃集京城,你我之上,不知还会有多少高才贤士,我等不可孟浪。倘万一由你我争雄,愚兄相让就是。”祖公子听了,大为感激,倒身下拜,二人遂为执友。
京城会试,在二月初九。三日一场,连考三场。一场议,二场论,三场策。三场下来,孙、祖二人都高中进士。接着,三月十五,进士们举行殿试,皇上亲自出题,全是对策。
卷子交上来,先是难坏了考官。最好的两张卷子旗鼓相当,难分伯仲。考官只好请皇上亲定。万历皇帝展开两份考卷,细细阅审。一张是江南举子祖公子,另一张是河北名士孙承宗。两份廷对策皆立论高远,议论恢宏,虽然风格不同,见解有异,但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至于辞章华美、气势流畅,更是令人赞叹。万岁爷背靠龙椅,手拈朱笔,思忖再三,下不了决心。觉得今科状元难点。点了祖则亏待了孙,点了孙又亏待了祖。万历皇帝的朱笔拿起来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犹犹豫豫,难作决定。
万历皇帝看着丹墀之上的两位才子,不禁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加试一题,让他们再显才华,从而分出高下。于是下令:“命你二人各写三千字,先写完者即为状元,后写完者屈作榜眼。”
孙承宗听罢,双手各执一笔,笔走龙蛇一般写将起来,转眼之间,三千个大字顿时写成,遒劲流利,赏心悦目,起身交卷。可惜比那江南祖公子晚了一步,原来那祖公子见孙承宗下笔如神迅疾无比,便急中生智,只写了“三千字”三个大字便交卷了。
皇帝一看,哈哈大笑。对孙承宗说道:“孙爱卿,你写字又快又好,实在难得。只是朕命你们各写‘三千字’,祖公子只写了三个字,抢先交卷,在机智睿敏上胜你一着、我点祖公子为状元,你可服气?”
孙承宗恭敬答道:“臣本愚纯,才疏学浅。祖公子才华横溢,机智灵变,臣实在敬佩。点祖公子为状元,臣心悦诚服。”
于是,万历皇帝朱笔下过,点祖公子为今科状元,授修撰,点孙承宗为榜眼,封为编修。遂宣布殿试结束。这就是“丹墀云染三千字,春殿雷轰第二声”的来历。
殿试完毕,进士们退去,万历皇帝再翻试卷,无意间发现,在孙承宗试卷的背后面,也工工整整地写着“三千字”三个大字。万历皇帝恍然大悟。原来孙承宗并不缺乏这点机警,不过是故意藏巧露拙,体体面面地把状元让给祖公子罢了。
八、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
高阳城里,还有一座石碑坊。石碑坊上,刻着八个大字:“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
这个石牌坊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这个石牌坊是从任丘搬过来的。说在明朝万历年间。孙承宗的妻子王氏夫人有个侄儿,叫王昺,从小扛长活,日子很苦。但是他很用功。边做长工边读书,后来一举高中。万历皇帝一看王昺文采出众,又一表人才,就把自己的妹妹延庆公主许配给了他。王昺成了皇家的驸马,好不得意,夸官回家,走到任丘。
原来任丘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多出官宦。据说当时朝中近半数官员都是任丘人,号称任丘大僚,所以任丘人走到哪都挺“牛”,尤其瞧不起临县的高阳人。
王昺走到任丘,想给高阳人争个面子。于是下了马,一个人倒骑在一头毛驴上走进任丘城,走着走着,他看到一个高大的石碑坊,上面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大字。便装作看不见,继续悠打悠打朝前走。这下惹恼了看牌坊的老头儿。老头儿一把揪着他的毛驴喝道:“你这人好大的胆子,看不见牌坊上写的字‘文官下骄,武官下马’?你不下驴还倒骑毛驴朝前走,快不给我下来!”王昺却不慌不忙不生气,笑着对老头儿说:“我既不是文官,又不是武官,既不是坐轿,又不是骑马,为什么要下来?”于是俩人争吵起来,引来一大堆看热闹的人。老头儿说“你骑着驴走过牌坊不下来,还脸朝后,什么意思?”王昺说:“我喜欢这个牌坊,想多瞧它几眼”。看牌坊人老头儿嘲讽王昺说:“你喜欢?你想要吗?有本事你敢搬回你们高阳老家去!”王昺脖子一梗,大声地说:“好,半月之内,我要把它搬到高阳!”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王昺吹下海口,又犯了愁。回到北京,闷闷不乐。吃不下饭,喝不下酒。这下可急坏了延庆公主。连忙请来太医诊治,结果也看不出所以然。延庆公主更加着急,赶紧奏明皇上和皇后。皇上皇后立即到驸马府探望,王昺这才一五一十地奏明了他发愁致病的因由,并请求把任丘的牌坊移到高阳。皇上听了,哭笑不得。但毕竟是自己的妹妹妹夫,亲不亲,向三分。便找来了任丘的官员,要他们把任丘的牌坊送给王昺,皇上出钱给任丘建了个新牌坊。王昺的病也就好了。
“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的石牌坊从任丘移到了高阳。于是高阳老百姓神气起来,说是“高阳一个王驸马,压倒任丘半朝官”。
另一种说法大不相同。说这个牌坊是清朝的皇上赠给孙承宗的。
明朝崇祯十一年十一月,清兵由大安口入关,他们在睿亲王多尔衮率领下。绕过京城,向京畿以南的河北、山东一带进攻掳掠、肆行无忌。当时明朝腐败,兵弱将怯,不敢迎战。清军一路凯歌,向高阳杀来。吓得高阳县令雷觉民溜出城外,逃到北京避难。
在危急时刻,本无守土之责、正退休在家乡高阳的原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挺身而出。他不顾自己七十六岁高龄,毅然带领子孙十七人,全家40余口,动员全城百姓展开了保卫高阳城的战斗。在孙阁老的鼓舞下,大家拆毁房屋,用檩条木柱做滚木,用石础阶条作雷石,用盆罐壶瓶装火药,与围城的数万清兵展开搏斗。一直打了三天三夜,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攻破城池。孙承宗一家40余口个个威武不屈,满门忠烈,全部壮烈殉国。孙承宗被俘后,多尔衮前来劝降,孙承宗骂不绝口,自缢牺牲。孙承宗的忠贞气节,使多尔衮大为敬服。
明朝败亡,满清入主中原。为了表达对孙承宗这位忠贞节烈的钦敬,清政府便在高阳为孙承宗建立了“孙家祠堂”,并立牌坊,镌刻“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八个大字,以示敬仰。后来,高阳又出了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就是教过咸丰、同治、光绪三个皇帝,号称三代帝王师、一代文官祖的三朝元老李鸿藻。李鸿藻在高阳也建了一座“李家祠堂”。
高阳县的老百姓认为“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的礼遇是只有孙承宗才能享得起,李鸿藻是满清人的官,官再大也是清朝皇帝的奴才,因此当不起这样的待遇,于是又在后面加上了一句话,叫做“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拜孙不拜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