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3-17 19:28:01 阅读:208
司马氏的晋朝替代曹魏皇族的步伐,是从司马懿开始起步的。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家世显赫,是东汉以来河内有名的望族。其父司马防曾官至京兆尹,禄二千石。司马懿青少年时,就显露出才华。史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晋书宣帝纪》)。虽生在乱世,却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当时社会上有品人之风,司马懿得到了许多名士们的品评赞扬。大名士崔琰说他“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也说他绝非寻常之人。因此,司马懿在社会上很有名气。
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时年22岁,正血气方刚,满怀正义,知曹操为一代奸雄,又嫌曹操出身低微,耻为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患有风痹病,不能起居,婉言谢绝征召。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夜间派刺客去探听虚实。来人把刀架在司马懿的脖子上,作出要刺杀他的样子,但司马懿躺在那里,瞪着两眼,一动不动,像真的风痹病人一样。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汉丞相后,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使者临行,曹操交代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就是说司马懿再装病不来,就解决了他。司马懿这才害怕了,只得就职。
此后,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先后升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曹操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苦思良策,司马懿时任丞相军司马,向曹操建议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曹操行之,结果曹操所统治区域,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以后成为曹魏制度,并设有专门的屯田官。这也是三国时期唯魏独强的原因之一。
司马懿是一名战略家,自随曹操出战起,他在军事上提出过许多重大的建议,这些建议均显示了他战略上的深谋远虑,有些建议的实施甚至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如,他曾提醒曹操,说,荆州刺史胡修为人粗暴,南乡太守傅方为人骄奢,都不应该让他们驻守边防,但曹操未予重视。后来刘备袭取汉中,攻占房陵、上庸后,关羽也北攻新野、襄阳,水淹于禁七军,蜀汉一时“威震华夏”。胡、傅二人果然乘机献城降蜀。许都危在旦夕,曹操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蒋济及时劝阻,让他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联络孙权出兵攻取荆州,魏则出兵取汉中、秦川,使刘备首尾不能相顾。由于司马懿的这一建议,于是才有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吴蜀彝陵之战等后事。
司马懿的这次伐蜀主张,不仅挫败了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蜀国从此势弱,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三国的主动权。显示了他作为年轻将领的杰出才能和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博大胸怀。
曹操用人的原则,具有“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的双重性。加之曹操有识人之明,认为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而司马懿的相貌,严整威严,长着一双像鹰一样犀利的眼睛,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因此,他对司马懿的猜疑,始终不能释怀。
当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时,就把他召来,先让他朝前走,然后让他回头。司马懿居然能脸朝后旋转90度而身不动。相书上说,有狼顾之相的人,不是奸臣就是国贼。曹操又曾做梦,梦见三马同槽,很犯忌讳,心中始终有疙瘩郁结。就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于是便想趁早把司马懿解决掉,只是由于曹操太惜才了,迟疑不决,再加上曹丕跟司马懿的关系很铁,多有美言,司马懿才得以幸免于难。
司马懿为曹操所深忌,只能勤勤恳恳地工作,韬光养晦,明哲保身。“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进封魏王后,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为曹丕所信任和倚重,是曹丕智囊团的关键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不久,曹丕威逼汉献帝禅位,想急不可待地受诏时,司马懿建议曹丕谦辞推脱,以示谦卑处下,使曹丕在很大程度上免除天下怨谤,争取了人心,从而巩固了魏国的社会根基。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曹丕代汉后,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任丞相府长史,又转为督军御史中丞。参与军事,为曹丕屡出奇谋。
黄初七年(226年)5月,曹丕去世。明帝曹叡继位,遗诏司马懿为顾命大臣,迁抚军大将军,统领禁军,辅佐明帝。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于8月出兵攻魏,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
其后,诸葛亮六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山地),兴师伐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其信任如此。司马懿为人机警而富于智谋,雄豪豁达,心机莫测,狡诈异常,“坚壁拒守,以逸待劳”。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的厉害,便派人给他送来“巾帼妇人之饰”羞辱他,激他出战。但司马懿宁可穿上对方送来的女人服装,甘心受辱,也不轻易出战。表面上是弱者所为,但正是司马懿示弱于对方,使诸葛亮这个咄咄逼人的强者,始终处在无可奈何的焦虑中,始终占不到上风,最后壮志未酬,病逝于五丈原。
强者最后反倒为弱者所败。
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由此可见,司马懿在带兵作战方面,远比诸葛亮要厉害得多,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谋略家,城府很深,连曹操也看不透他。只是由于后人对诸葛亮的神化,司马懿才成了反面人物。公正而言,三国英雄,唯曹操、司马懿而已。
由于司马懿长期带兵在秦川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明帝提升他为太尉后,他实际上就成了魏国的军事统帅。
景初元年(237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魏明帝召司马懿回京,于238年正月,命他率兵讨伐。
司马懿军至辽水,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近敌营。接着,不攻敌营,却挥师直取公孙渊根据地襄平。公孙渊战死,辽东国灭。粉碎了公孙渊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在原定的一年期限内,即胜利班师。
当时司马懿军中有的士兵衣单寒冷,向他乞要襦衣,司马懿不给。对人说:“襦衣是国家的,我作臣子的,不能赏与别人,换取感激。”他十分注意避嫌,以至于宁愿士兵受冻也不自作主张发放冬衣。
明帝派使者到蓟去犒劳部队,增司马懿食邑昆阳等二县。
本来朝廷让他班师后直接到关中去,但当他走到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进京,三日之间,诏书五至。明帝手书说:“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就是要他赶紧回京,直接入宫,面见明帝,有要事相托。
据野史记载,司马懿攻破襄平后,曾梦见明帝枕在他的膝上,说:“视吾面。”他即抬头,看见明帝面有异色,疑天子有疾。如今一见诏书有此语,大为惊讶。于是昼夜兼程,400多里,一夕而至。径入嘉福殿内,流着眼泪,探问明帝病情。明帝拉着他的手,郑重地把太子齐王托孤给他,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能见到你,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现将后事托付于你。望你和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当天,明帝即去世。
时为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太子齐王曹芳柩前继位,是为魏少帝,司马懿、曹爽同受托孤辅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