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3-17 17:44:01 阅读:103
导读:小说《三国演义》使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历史上的诸葛亮也确实是了不起的人才,然而,细看史料,不难发现,诸葛亮亦有颇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年少的后主,“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四年多以后,率大军进驻汉中,对朝廷遥控指挥。直到去世,几乎全在军旅之中,细到连军士违法罚二十鞭者,都要亲自监刑,账册也要亲览。可见,诸葛亮不能算作优秀的领导者,其一,不管事情大小,必决于他,就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纠缠在小事上,将精力浪费在不该自己管的琐事中,冲淡了对大事的抓和管;其二,事必躬亲,客观上就是不相信部下,既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不利于他们的锻炼和培养。诸葛亮不注重接班人的培养,没给他们更多独当一面,独当大任的机会。下属在他的影子中仅是兢兢业业地工作,没有创见。
公元219年,吴国袭取荆州,俘杀关羽,刘备大怒,不顾一直奉行的联吴抗魏战略,于公元221年发兵伐吴,结果大败。两国俱元气大伤,魏国坐山观虎斗,不战而“败”两国。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对伐吴的后果也肯定了然在胸,明知不对,却因自己胞兄诸葛瑾在孙权手下为官,竟不敢力谏力阻,未免自私之嫌!
诸葛亮以刘备托孤之重,为完成刘备遗志,光复汉室,不顾国力财力军力数度北伐,皆无功而返。魏国已统一北方,已被各阶层所接受,政治稳定,土地广袤,人口众多,汉室已逐渐被人们淡忘,要消灭魏国,已根本不可能。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只注重报刘备知遇之恩,树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形象,浪费多少军饷,枉死多少生命。他的遗志又影响到后继者姜维,继续多次北伐,使土地面积小、人口少的蜀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加每况愈下。设若,他不连年征伐强于自己的魏国,把精力全放在发展经济上,着力经营蜀国,蜀国也会富强,老百姓生活也会好些,蜀国也许会存在更长时间,毕竟还有蜀道天险作屏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