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揭秘:刘邦向韩王借用何人?从而借出了汉家江山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2-27 14:20:01 阅读:194

文章导读:刘邦借张良: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

刘邦借张良: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归隐揭示了封建社会谋士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赞誉。张良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与他的历史贡献分不开。彼时,张良刺杀秦王不成,逃脱追捕四处躲藏,巧遇黄公石(姓崔名广,齐国人,因避秦时苛政暴虐,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苦读《太公兵法》,成了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者。楚汉争霸前,张良还只是韩王手下一个普通谋士,郁郁不得志。各路反秦大军会盟时,萧何发现张良是个难得的谋国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刘邦推荐,当时的刘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韩王借人,韩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这一借,就为刘邦借出了一个汉家江山。

刘邦为成就自己的霸业,与项羽逐鹿中原。张良辅佐刘邦,历经了智取宛城、攻破口关、鸿门历险、火烧栈道、广武对峙、鸿沟议和、修武夺印、移都长安、荐封雍齿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张良大智深谋、胜人一筹的才能和坚韧执着的性格,描绘了一幅幅楚汉争雄、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大汉一直沿用张良的策略从巴蜀走向全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夺取关中咸阳后,张良劝其不要迷恋富贵,贪图金钱美色,要屯兵灞上,以防重蹈嬴秦的覆辙。鸿门宴上,张良为沛公解围,避免了被顶羽所杀。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张良随其入蜀,并让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抗楚,奉劝刘邦满足韩信封王的要求以使他效力。张良还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请求,主张追击项羽,不要放虎归山,这些建议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夺取最后胜利。西汉初年,张良力谏刘邦封自己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侯,起到了稳定人心军心的作用。汉初,大臣们都主张建都洛阳,因为他们多是中原人,而张良却力主建都关中,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国,既可固守,也可出击。刘邦最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从而奠定了西汉的百年基业。

西汉之初,刘氏和吕氏两大集团已初步形成,围绕着更换太子产生了争执。刘邦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懦弱,喜欢戚姬所生的如意。吕后急了,便请张良出谋划策。张良思忖,新朝刚立,需要稳定社稷江山,不能回避吕后所求,便出计让太子刘盈亲自去请秦时隐士“四皓”出山。

四皓即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吴季实、夏黄公崔广4位白发皓须的老人,他们在秦始皇时期曾当过博士官,后不愿与暴秦合作,一直在商山隐居。4位老人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刘邦对他们非常尊敬,想请他们出山,但一直没能请动。最后,“四皓”陪同太子入朝,刘邦见了,知道刘盈深得民心,从此没再提换太子之事。此后,西汉王室的明争暗斗并没有结束,刘邦、吕后为翦灭异姓,滥杀无辜,彭越、韩信等一大批功臣惨遭诛杀,张良忘不了韩信临死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被刘氏集团所用,必然会同吕氏集团作对;若被吕氏集团所用,刘氏集团也绝对不会放过他。想起历史上的谋臣们——李斯腰斩、韩非冤死、文仲自杀、屈原沉江——更使他坚定了归隐的想法,所以刘邦封张良三万户齐侯他不受。张良最终退隐山野,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专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山水之间,逐步从“帝者师”退居为“帝者宾”。

公元前195年4月,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刘盈为人懦弱,权力实际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请张良出山辅佐,张良不敢当面拒绝,请求容他考虑一段时间,吕后也没追得太紧。为了避祸,张良从此人间蒸发,不知所终,以致究竟卒于哪一年,连史学家都说不清楚。张良死后葬于何处,也是个千古之谜。有人认为在河南兰考县,也有人认为在江苏徐州,还有人认为在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河南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处的三义寨乡确有一座张良墓,传说张良托病隐居于东昏山(今兰考县)西南的后山,死后葬于此。但据唐代《括地志》记载:“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三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六十五里,城内有张良庙也。”另有唐代文献说,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该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着名风景区,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有遗迹。”核对史料,张良确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过“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死后葬于此地并不是不可能。

追忆张良,历史家、政治家、思想家均无不倾墨于他那深邃的才智,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诗赞:“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作为谋士,张良知道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西汉王朝建立后不久,张良便辞封归隐,无疑是明智之举,他因此逃脱了西汉王朝残酷斗争的漩涡,没有步彭越、韩信的后尘。他放弃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寄情山水,颐养天年,从而保住了张家一脉子孙,不愧为一代谋略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