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高丽忠肃王简介:忠肃王王焘是怎么死的?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3-02-15 20:12:01 阅读:134

文章导读:高丽忠肃王(1294年-1339年)是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讳王焘,小字宜孝,蒙古名字阿剌讷忒失里,高丽忠宣王的次子,庶出,为蒙古女也速真所生。根...

高丽忠肃王(1294年-1339年)是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讳王焘,小字宜孝,蒙古名字阿剌讷忒失里,高丽忠宣王的次子,庶出,为蒙古女也速真所生。

根据《高丽史》记载,忠肃王性严毅沉重聪明,而且擅于文工隶书,1294年出生,随后被封为江陵大君,后来跟随忠宣王前往元大都,在元大都的长大,取蒙古名字阿剌讷忒失里。

1313年,忠宣王将高丽王位让给王焘,王焘即位,是为忠肃王,随即被元廷授予金紫光禄大夫、征东行中书省左丞相、上柱国的官职。忠肃王娶蒙古营王女亦怜真八剌公主为妻,并经常携妻赴元大都朝见。

1317年,由于济州大护军张公允、济州副使张允和的贪婪和暴虐,岛民金成啸发动叛乱,驱逐了岛上的耽罗星主。星主逃往高丽,忠肃王派宋英前往安抚,随即叛党斩为首之人投降。忠肃王遂任命宋英为牧使,裴廷芝为耽罗存抚使,将张公允、张允和免职流放。

1320年,元英宗欲推行汉法,但被太皇太后答己阻挠。元英宗怀疑上王(忠宣王)是太皇太后的一党,以学习佛法为名,将上王流放到了吐蕃的萨思结。忠肃王号召百官多次联名上书元廷为上王鸣冤,同时组织僧人在旻天寺为之祈祷,但沈王王皓图谋篡夺高丽王位,对此加以阻挠,将请愿书截留,因此未能成功。

1322年,权汉功等人图谋拥立沈王王皓为高丽王,在慈云寺召集百官上书中书省请愿。随即忠肃王被元英宗叫到元大都,滞留无法归国。而就在此时,高丽的大臣柳清臣、吴潜也上书请求在高丽设置像内地一样的行省,但被元英宗拒绝了。

高丽忠肃王

1323年,上王被改流放到朵思麻(安多地区),同年元英宗被暗杀。1324年,忠肃王被允许归国,并赐予国王之印章,忠肃王归国之后,将有在拥立沈王的请愿书上签名的大臣全部罢免官职。同时上王也被从朵思麻召回元大都,押解的校尉方连、方元兄弟苦于路途艰险,欲发兵杀之逃跑,但被上王发现,幸免于难。

1327年,派遣世子王祯前往元大都充当宿卫。此时柳清臣、吴潜再次向元朝使者进谗,诡称忠肃王盲聋喑哑不理政事,要求元朝让他传位给所谓的王世子王皓。但元使通过与忠肃王的谈话消除了这个嫌疑,忠肃王大肆逮捕流放沈王之党,柳清臣也于1329年客死元朝。

1330年,忠肃王将高丽王位传给其子忠惠王王祯,自己则前往元大都居住,但由于忠惠王贪于酒色不理政务,继任第二年就被元皇帝叫到元大都。1332年,元朝命令忠肃王复位,次年,忠肃王与沈王王皓在临江卵山寨相会,又在大同江宴请沈王,达成和解。

1339年,忠肃王逝世,寿四十六岁,元朝赐谥忠肃王,1356年加尊号懿孝二字,因此谥号为忠肃懿孝大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