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位居高官的白居易为什么会买不起房子?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11-02 20:56:01 阅读:110

文章导读: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白居易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就是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一个人生活质量有多高,得看他的衣食住行达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白居易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就是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一个人生活质量有多高,得看他的衣食住行达到了哪个档次。现今的社会,尽管大家都能吃饱,冬天也能穿暖,出门也能坐车,但住房问题一直是个问题。故“房奴”一词应运而生。顾名思义,房奴指为了买房子而把自己变成“奴隶”。这味道很不爽。每个月辛辛苦苦挣俩钱基本都交房贷了,或者基本都交房租了。所以房奴的日子不好过。

那么古代有房奴吗?其实“房奴”自古以来都有(当然对于房奴的定义,古时跟现在还是不尽相同的)。即便在最繁荣富庶的唐宋时期,在城市也有许多房奴。你知道古代买房有多难?为何连位居高官、且是大文豪的白居易、苏轼苏辙兄弟,都曾长期买不起房子?他们为什么买不起房子?还有,为何在繁荣的唐宋时房奴多,反而在元朝以后少了呢?

(一)白居易、卢怀慎、苏东坡等,都是数十年买不起房子

说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古代,像白居易、苏东坡这样的牛人,怎么都买不起房子?首先他们都是大文豪,一出手便洛阳纸贵,尤其是苏东坡,还是个大书法家,一字千金,他的笔还不是跟印钞机似的?咋能没钱?况且他们还都是在京城为官,朝廷重臣,工资能低了?可你别不信,他们还真买不起房子!别说他俩,还有那个卢怀慎,官居宰相,照样如此。

卢怀慎还处在开元盛世时期,在唐玄宗时期当的宰相,他在长安就愣是买不起房子,一家老小住的非常寒酸,曾经穷得连门帘都买不起,笔者曾在“说历史的女人”第908期专文介绍。此人太过清廉,不会贪污受贿,又不善写诗、写字卖钱,所以很穷,此不赘述,那么白居易和苏东坡怎么回事?

要说白居易也是仕途较顺的,甚至官运亨通的人物,他28岁中举,29岁中进士,32岁便官至“校书郎”,尽管官位品级不高,但毕竟是京官,工资还是不低,月薪16000钱,在那个年龄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他仍是“京漂一族”,在长安根本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住。并且在长安城里也租不起房子,他跑到长安东郊长乐里租了几间房子,还是茅屋。不过据《长安志》记载,当时的长安是东贵西富,南虚北实。就是说东郊和西郊以及北郊都是不错的,只有南郊比较贫寒。所以白居易在东郊能租上几件茅屋还是不错了。

白居易虽然住的位置不算偏,但房租也不低,弄得家里还是比较穷酸,他在诗中自嘲:“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好歹也在朝中干事,家仆还得有,不多,就俩;还得有匹马骑,那时又没有班车,又雇不起轿夫,总不能走着上班吧,那还不天天迟到?几年之后,白居易生活好了点,也只是换个好点的地方,继续租房,还是买不起。这一租就是20年,当然他也不是只在一个地方当官,但不管在哪当官都是租房。后来他在《卜居》一诗中感叹:“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常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自己简直连蜗牛和老鼠都不如啊!

白居易一直到50岁时,终于混到五品官,任职京兆府户曹参军,每个月有40000多文钱收入,才买到了此生第一套房子,但位置还是比较偏,上班比较远,“省史嫌坊远,豪家笑地偏”,但他自得其乐,养养花,种种竹,住得也挺滋润。也就是说,白居易当了20年“房奴”,攒了20年钱,终于有自己的窝了。

再看苏东坡。老苏比老白还惨。要说苏轼开始比白居易还顺,20岁就中进士了,官当得还大,当时也是风靡全国的人物,可谓少年得志了。但他在京城汴京当官时间不短,还是买不起房子,仍是“京漂”。不过他后来被贬出京城,在至少8个地方当州官,基本都是租房住。以至于后来他的儿子急着结婚,弄不来房子,他一着急,去朋友范镇那儿借了间房子凑合办了喜事。范镇是退休的京官,在开封有套房,苏东坡在外地任职,数次到京城向朝廷述职,都是在范镇家借宿。

苏东坡一直到47岁才买到房子。1084年,为了让家人有个安身之所,他终于在江苏宜兴买下第一所房子,不过也是最后一所房子。就这他当时钱也不够,还是向他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钱。

其实苏轼在当时的收入是不错的,他在当杭州通判时,月薪30贯(他父亲苏洵月薪才7贯),再加上朝廷补贴,比如租田收入等,他年收入可达1800贯;后来到密州做官,年收入超过2000贯,攒几年,买套住宅还是可以的。但他这人一不好攒钱,二是事多,就经常手头弄得很紧。比如他老爹苏洵在京城买房子花了8000贯,基本都是借的钱(大多向他二哥苏涣借的),凭他的工资不吃不喝得攒百十年,而这沉重的债务基本上由老大儿子苏东坡负担了。

还有苏东坡这人比较乐善好施,花钱比较大方。比如有一年密州闹瘟疫,穷苦百姓没钱买药,苏东坡直接捐出50两黄金,在密州城里建了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还有,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可不光是他的媳妇和儿子,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苏东坡这人比较重情义,他奶妈哺育过他,所以他要把奶妈带到任上去享享福。侄媳妇和两个侄孙则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家里没人管,苏东坡就把他们也养了起来。苏东坡后来得知有个堂姐死了丈夫以后,还承担了供养堂姐及其子女的重任,直到堂姐的女儿出嫁,都是他出钱做的嫁妆。

这样,为官清廉没有灰色收入的老苏就基本没有存钱,比如他从杭州离任时,兜里就剩下几百贯钱了。所以他后来买房子还得从弟弟苏辙那儿借。

不过他老弟苏辙也好不到哪去,他官也做得不小,但也不贪污受贿,攒钱也不多。他曾借给大哥7000贯买房,结果自己却在京城一直买不起房子,直到退休,七十多岁了才花了9400贯钱买了套普通民宅。他基本一辈子都在当“房奴”。他曾作诗自嘲,“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一次他看见一位有钱的朋友弄了套豪宅,羡慕不已,又诗兴大发:“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盘桓。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想想老白、老苏这些牛人,人家都大半辈子买不起房子,咱买不起不是很正常吗?所以大家挣钱买房子,还是悠着点,别工作太累了,把身体搞好才是硬道理。

(二)白居易、苏轼买不起房子的根本原因

白居易、苏东坡买不起房子的原因众多,但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恐怕大家都猜到了,房价。房价太高,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今房价居高不下,天天喊着降价,就是降不下来,越降越高。其实在古代也是如此。

古代的中国,重农抑商,商人向来被称为“贱民”,备受歧视。当然搞房地产的就很罕见,房地产不是国家的“支柱产业”。直到民国之前,我国都没有商业化程度很高的房地产公司。因为古代的中国,自秦以来,实行的都是中央集权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都是朝廷的,商人想弄点地皮搞房地产,实在太难了。比如唐朝,够繁华了,但史上记载的房地产大亨也仅有一人。

此人叫窦乂,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业巨子。他13岁那年,他舅舅从外地带回来好几双鞋子,家人一人挑了一双穿。剩下几双穿着不合脚,没人要了,窦乂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卖了,得了500钱;然后他用这些钱买把铲子和一些榆树苗,种树。5年后把榆树一卖,又赚了一把;然后他用这笔钱投资制造一种新型燃料“法烛”,卖掉又赚了80万钱,于是他开始投资搞房地产。最后成了长安首富。不过他纯粹靠自己的努力还是不行的,他还得勾结高官,从朝廷大员那里寻找保护伞。

窦乂知道当朝太尉李晟喜欢打马球,于是投血本,花了100万钱建了个豪华马球场送给李晟,于是李晟就成了他的政治上的“保镖”,给他一路开绿灯,该批地皮批地皮,该办证办证。然后窦乂拿到地皮盖房子,再高价卖给那些京官。他这价钱自然抬得高了,一般老百姓估计都买不起。这也是白居易他们在京城当官买不起房子的一个原因。

不过尽管窦乂故意抬高房价,毕竟还有商业的因素,就是房价也是又涨有降的,如果完全被朝廷控制房产,这房价是绝对降不下来的。在唐朝也就窦乂曾经和朝廷稍微抗衡一下了。不过关于窦乂的详细故事,主要是温庭筠记载的,他把窦乂写进了小说《窦乂》中,应有夸张的成分。然史上确有其人,他的事迹跟温庭筠写得差不多,温庭筠写的也是纪实小说。

除去房地产商,天下的土地全是朝廷的,基本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特别是京城用地,卡得很严,比如唐玄宗时规定,“应给园宅地者,良口三口以下给一亩,每三口加一亩,贱口五口给一亩,每五口加一亩”,就是说,普通人家每三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贱民五口人给一亩宅基地,谁要超出这个标准是要严惩的。

京城有的住户比较有商业头脑的,就把地皮盖成房子,然后出租或者卖给那些京官,当然他们也要趁机抬价。没有灰色收入的清官哪能买得起?所以像白居易、苏轼、苏辙这些比较清高的人,就一直买不起房子,攒钱攒到胡子白了,才宣布,做房奴到期。

(三)元朝之后,当官的房奴为何减少了?

在唐宋时期的京城,那都是跟如今的北上广一样,寸土寸金。比如北宋时的开封,曾经达到百万人口,那地皮和房子贵的超乎想象。翰林学士王禹偁在《李氏园亭记》里记载:“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这房价怎么会低了?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最繁华的时候了,房价很高,房奴很多,那么其他朝代呢?还别说,在之后的元明清时期,房奴倒是不多了,是大家收入高了,还是房价降低了?都不是,原来是政策问题。在元明清(清朝中前期)时,中国的商业并不发达,甚至比不上唐宋时,这时当官的当房奴反而少了。

原来,元朝初年,蒙古人灭南宋后,汉人的地位降低,朝廷就派大批的蒙古人到南方做官,这些官员嫌朝廷给他们分的公房太小,就出去购买民房。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强拿强要,跟明抢似的,弄得民愤很大,甚至激起各地农民起来造反。为了平民怨,忽必烈干脆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蒙古官员在民间特别是在南方购置房产,违命者斩。于是当官的都不敢再买房了,不买房自然就不存在房奴了。

明清时期,沿用了这个法令,比如明朝时就规定:“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就是说,若有官员敢在工作地买房,被发现者打五十大板,而且还得免官,没收房产充公。既然国家如此规定,那么大家都老老实实吧,不买房子了,不当房奴了。不过钱该捞还得捞,混到退休,腰缠万贯,回老家养老也挺滋润的。

本文主要是考察下古代当官的房奴问题,至于普通老百姓,到城市混,或者到京城混,估计连当房奴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