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兴势之战:曹魏主动伐蜀,却遭遇惨败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10-21 18:52:01 阅读:64

文章导读: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兴势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或许大家有这样的印象,在三国时期,弱小的蜀汉总是在主动进攻强大的曹魏,从诸葛亮到姜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兴势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或许大家有这样的印象,在三国时期,弱小的蜀汉总是在主动进攻强大的曹魏,从诸葛亮到姜维,一直在北伐。而曹魏则处于被动防御的尴尬境地。其实曹魏也主动进攻过蜀汉,比如规模比较大的“兴势之战”。这场战役是蜀汉方面获得胜利,也是战果很大的一次胜利。不知道为什么,这场大胜经常被忽略。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兴势之战”的始末。

战前背景

按照进攻方曹魏,也是当时的正统的年号来算,“兴势之战”发生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魏的第三个皇帝曹芳在位期间。魏明帝曹叡临死前,安排曹爽和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这两个辅政大臣关系不合,存在政治倾轧。

司马懿凭借连续的军功,积累起大量的人望。这对于曹爽集团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帮助曹爽树立威望,曹爽的党羽邓扬、李胜等人建议曹爽伐蜀,从西线战场找回场子。这个建议正说到曹爽心坎里去了,于是曹爽无视司马懿的规劝,准备大举伐蜀。

战争过程

战役部署

曹魏方面,正始五年三月,曹爽从长安出发,率领夏侯玄、郭淮等人,拥兵十多万,取径骆谷道(斜谷和子午谷之间),进攻益州门户汉中。

蜀汉方面,接替魏延,镇守汉中的人是宿将王平。汉中的兵力不足三万人,面对曹魏的来势汹汹的十万大军,显得力量有些单薄。蜀汉侦查到敌情以后,也是有点人心浮动,不敢与曹魏硬撼。有人提议说,曹魏军队进攻的时候,不要出战,选择固守汉城、乐城,可以放敌军入阳平关,等待涪城军团的救援。援兵一至,就可以出兵合击,夺回关口。

讲道理,这个人想把十万大军放进阳平关,直捣益州腹部,怕不是曹魏的细作。王平自然不可能采取这么消极的建议。而且涪城距离阳平关非常远,超过千里。援军到来需要时间。为了确保阳平关无虞,王平计划将战场推前,派人先到兴势据守,自己作为后军,随时防御曹魏可能分出的奇兵。其他将领还是觉得这个计划不够妥善,护军刘敏和王平一拍即合,马上到兴势。并且采取疑兵之计,多数旗帜,绵延百里。

总地来说,王平采取重重防御的战略,先挫败曹魏军队士气,拖延时间,等待涪城或者成都的支援。

魏军受挫

兴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蜀军占据兴势后,曹爽久攻不下,相持在这里。蜀军占据主场优势,可以耗得起,魏军则不然。事实上魏军的后勤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始终不能更进一步。更重要的是,魏军孤军深入,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敌人的援军赛跑。即便后勤补给没问题,时间越久,士气就越浮动松散,处境也越不利。

蜀军支援

汉中有难,蜀汉立刻采取措施,支援前线。涪城军团自然不用说,从成都也调拨出一支援军,由费祎领导。临行的时候,光禄大夫来敏找费祎道别,然后拿出一副围棋,和他下棋。

这个时候前线战报不断;战士已经披甲;车马整备完毕,费祎和来敏你一子我一子下上围棋来。费祎脸上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来敏认为费祎临危不乱,处事不惊,有大将风度。

虽说军队开拔的时候,主帅在那下围棋,感觉有点不太对劲。但实际上路途遥远,也不差耽误这一会儿。何况涪城距离汉中千里之遥,成都距离涪城尚且还有三百六十里,再怎么说,都是涪城援军先赶到,稳住汉中的局势。

萌生退意

魏军长期深入到汉中,久久没有战果;蜀军的援军已经赶来,胜利的天平已经发生转变。这个时候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参军杨伟跟曹爽说,现在打不得了,需要赶紧撤退,否则就会有危险。邓扬不干了,本来让曹爽伐蜀,是积累威望的,这样耗费钱粮,无功而返,岂不是起到了反作用。邓扬于是跳出来和杨伟辩论,希望曹爽继续头铁。

虽然曹爽也知道,这样草草收尾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没有办法,目前情况就摆在面前,不得不慎重考虑。司马懿也写信给夏侯玄,分析战争形势,力劝夏侯玄和曹爽撤军。在综合考虑利弊之下,曹爽决定撤退。郭淮作为前锋,早就不想打这场仗了,得到命令撒腿就撤,赶紧脱离这个泥潭,所以他率领的军队受到损失不大。

损失惨重

魏军意识到危险,开始回撤。但蜀军更不能让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费祎提前占据险要之地,以一支生力军截杀魏军的疲惫之师。曹爽“争嶮苦战”,好不容易逃脱出来,兵力减员肯定不小。而且粮草辎重基本上全交代了。曹爽这次伐蜀属于损兵折将,丢盔卸甲,花钱不讨好。而且“兴势之战”失败后,曹爽在曹魏的名望极大受挫,为后来与司马懿争权失败埋下伏笔。

小结

在“兴势之战”中,曹魏方面虽然有十万之众,但在地利上不占优势,孤军深入,补给线绵长,运输困难;蜀汉一方占据有利地形,采取“实兵诸围”的防守方式,不但保护住阳平关不破,后方不失,还有效拖住魏军,等来涪城和成都的救援。总地来说,王平行事果,布局缜密,应对沉稳,作为统帅来说,是要优于曹爽的,再兼地势之利,在“兴势之战”中获胜也就不意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