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孙权早年英武开明,中年之后却日益昏聩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10-21 12:52:01 阅读:122

文章导读: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众所周知,吴大帝孙权在位前期是比较开明大气的,东吴政权在其治理之下也是蒸蒸日上。可惜孙权...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众所周知,吴大帝孙权在位前期是比较开明大气的,东吴政权在其治理之下也是蒸蒸日上。可惜孙权步入中年以后,却逐渐变得多疑昏聩。在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孙登死后,孙权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彻底放纵了自己,最终一手导致了东吴日后的悲剧。

孙权作为一个君王,他有三个长处要超出很多皇帝。其一是礼贤下士。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但他通过这个手段拉拢到了很多的人才。据《江表传》记载,“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其二是唯才是用。潘濬无疑是江东集团内的一个“奇葩”,他既不是孙氏集团的元老出身,也并非来自于江淮士族,但他素有清名,且为人刚正不阿,很受孙权倚重。潘濬四十岁入东吴,短短十余年,便做到了太常一职(九卿之首),可见孙权重视人才并非虚言,的确值得称道。其三,孙权作风节俭。关于这方面,孙权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他称帝以后依然在一座旧宅住了整整18年。

遗憾的是,孙权最后还是“晚节不保”。孙权晚年许多昏聩无能的表现,让他受到了后世不少史家文人的口诛笔伐。在笔者看来,孙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转变,首要原因便是他志满意得,不思进取。据《三国志》记载,“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重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孙权夺回荆州又斩杀了名震天下的关羽,此时正是得志之时。张昭对此感到担忧,以商纣王“酒池肉林”的例子来劝谏孙权。孙权表面欣然采纳,实则在不久之后便找借口将张昭排挤出朝堂,可见孙权此时已经初显刚愎自用。

除此之外,太子孙登的病逝,也给予孙权造成了沉重打击。自此之后,孙权再无半分精明可言,最后给整个东吴集团埋下了深重隐患,这也是拉开东吴乱象的导火索。那么孙权对于儿子孙登,到底有多么宠爱多么重视呢?

众所周知,孙权为保住江东基业,不惜屡次向曹操、曹丕、刘备等人折腰,以此换来暂时性的和平。然而当曹丕为挟持孙权,要求让孙登入洛阳为人质时,一向习惯妥协的孙权却露出了自己的血性——他立即派出善辨的直臣赵咨,向曹丕首次展示出自己的强硬态度。孙权在武昌称帝之后,孙登也迅速被孙权立为太子。为培养孙登,孙权给他安排了江东集团内的一流人才,其中有顾谭(丞相顾雍之孙)、张休(张昭之子)和诸葛恪(诸葛瑾之子)。可以预料到,这些人身后的家族,日后也会成为孙登最得力的臂膀。在孙权迁都建业之后,他又安排大将军陆逊辅助孙登监察百官。

孙权对孙登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后者自然也没有令其失望。从孙登的行事举动来看,颇有明君气度。据《三国志》记载,“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休、谭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孙登尽管贵为太子,但他却发扬了其父的孙权节俭风格。不仅如此,从他对自己伴读的表现来看,也颇有当年刘关张三人“寝则同榻”的风范。即便是手下犯了过错,孙登也不忍责罚。“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身为太子,他始终以身作则,从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行铺张浪费之举,也不会凌驾于任何人之上。“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在一次游猎过程中,孙登差点儿被弹丸所伤,当时有一个侍卫因为手中拿着弹弓,便被孙登左右怀疑为凶手。不过孙登却明辨是非,亲自证明了这个“嫌疑人”的清白。久而久之,孙登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诚心效忠。

孙登不仅关心民生疾苦、善待手下,而且他身上还一直秉承着“孝道”。孙登生母记载不详,只知道出身寒微,所以孙登在幼年之时便被孙权托付给徐夫人赡养。徐夫人后来失宠,被流放到吴郡,孙登还经常派人前去探望。据《三国志》记载,“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郡)。’权默然。”

哪怕孙登后来身患重病,他也始终不忘国家大事。因为孙权曾经重用奸臣吕壹为亲信,对朝臣进行打压,所以在临终前,孙登不忘上奏嘱咐父亲在注意自己的身体的同时,更要多亲近陆逊、诸葛瑾、步骘这样的贤能之士。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登病逝于武昌,时年33岁,孙权这一年刚好60岁。晚年的孙权,时常会拿出爱子孙登临终前的最后一道奏折,每读上一次便会泪流不止。在这个时候,孙权的身份也仅仅只是个痛失爱子的可怜父亲。

孙登死后,孙权很快便将孙和立为太子。至于册立原因,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孙和之前与孙登关系亲厚,孙权曾在孙和身上看到了孙登的影子。据《吴书》记载,“弟和有宠於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不可否认的是,孙登确实给孙权带了沉重打击。在人生最后的十多年中,孙权变得不问朝政也不管民生,一心只想着把江东士族彻底打压下去。也就是说,孙登之死间接拉开了东吴乱象的序幕。在此之后,孙权在暗中一手主导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并以此为借口沉重打击了江东士族。孙权死后,朝中大权被孙氏宗亲掌控,从而直接导致了东吴集团的没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