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10-19 14:20:01 阅读:189
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谜一样的陆羽和唐朝喝茶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爱喝茶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陆羽的大名,他的代表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的专著。陆羽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相貌和仲宣、孟阳一样丑陋;说话结巴就像相如和子云一样。这里的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孟阳是张载,投石满载就是说他的;相如是司马相如、子云是杨雄,他们两人都有结巴的特点。陆羽的身世是个谜,他是弃儿,没有人知道他的父母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将他抛弃。
别人都是父母、长辈给取名,陆羽的名字是他自己选的,因为他学习了《易经》,于是给自己算了一卦,占得渐卦,卦辞上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这话的意思就是鸿雁飞来,先栖息在沙滩,然后慢慢提高到树木、山陵上,最后到达高位。这是《易经》中上九的卦。
陆羽(733—804)唐朝人,再来说说唐朝人怎么喝茶,玄宗(685—762)以前,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不管是平民还是达官贵人家中都没有茶水可喝,因为隋唐两朝继承了北朝的政权,随之也延续了之前统治阶层的生活习惯,在初唐时期,很容易喝到的是乳制品或者是酒类。
南方地区,据考证我国四川一带从西汉时期就开始全民饮茶了,那时叫蜀中。西汉之前,茶被当做药来使用,大家都知道这个传说: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之前没有茶这个字,用“荼”字代“茶”。
南方的寺院是饮茶较早的地方,唐朝喝茶之风也是从寺庙里面开始兴起的,僧人发现茶不但能提神,还观察到了茶和禅之间的关系。饮茶在寺庙中很重要,打坐冥想、参禅念经如何能不昏昏欲睡?给长期吃素的僧团生活带来一丝活力的饮品,茶水真的再合适不过了。茶艺最早的制定也是从寺庙开始的,杭州的灵隐寺,春天的时候,僧人们依然会采茶做茶。
但是,即便在寺庙中,喝到的茶和今天的泡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人泡茶时只在茶杯里放茶叶和水。唐朝时候的茶水,里面会出现:茶叶、葱 、姜 、花椒、 八角、桂皮、薄荷等,你就尽情想象吧,和我们现在熬汤基本类似,所以陆羽要气哭了。从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开始饮茶,到后期整个唐朝,伟大又遥远的唐朝人都是这样谜一样的饮茶。
陆羽是弃婴,又寺庙里长大的,按理说最应该做和尚,但他拒绝剃度出家。12岁时逃离寺庙,来到了戏班子,开始表演生涯,他在这方面才华算是出众的,不但能演还能做编导,被竟陵太守李齐物认可。李齐物又将陆羽推荐给一位叫邹夫子的隐士,陆羽在其门下学习了6年后出师。后来,陆羽又认识了竟陵司马崔国辅,从此便同茶、水相依了。看来陆羽用《易经》给自己占的卜挺靠谱。
陆羽的品鉴功夫是一流的,请看片段:有个叫李季的人,他是陆羽的粉丝,让仆人打了一桶南零的水去拜见当时在扬州的陆大神,时刻准备献上他的膝盖。陆羽喝后说:是江水没错,但绝对不是南零水,品起来像是岸边的水。仆人开始还嘴硬坚持说就是南零水,陆羽比对后,他才承认这水确实兑了岸边的水。李季彻底折服,觉得陆羽是电、是光、是神。
那陆羽推荐的泡茶方法是什么呢?现代人看来也够麻烦够神秘,而且还是要往里面加盐。但, 陆羽推行的标准就是当时的国标,马上被唐朝上流社会积极采纳,又被日本遣唐使学习,流传到了东瀛,所以日本至今保留了唐朝的煎茶法。写到这里,不能不简单总结一下陆羽推行的煎茶法:
1、掰碎茶饼,烤。
2、烤好后,速度装袋防止香气外泄,放凉。
3、碾成末,再筛。
4、烧水,山泉水最好。专业风炉、碳、锅釜伺候,水初沸加盐。
5、二沸时舀出来一瓢放到一边。
6、用竹具快速搅动沸水,往水中心撒茶粉,水开后,加进刚才舀出的水,等待再次沸腾。(参考煮饺子)
7、三沸出现,停火分茶。
8、将茶水上的浮沫倒进茶碗,注意,不能乱倒。要高雅、艺术、体现审美的境界,高手要求将浮沫在杯中做成图案。(想象咖啡拉花)
9、煎茶一次,最多喝5碗,多太low,不够高雅。
怎么样?追求简便快捷,人性化的现代人,你是否有耐心煎茶呢?大夏天的,小心烫手。
陆羽谜在身世,关于茶叶的梳理总结上却给后人上了清晰的一课。他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将茶叶各个方面都做了系统严格的讲解,包括在陆羽之前让人迷糊不清的几个和茶有关的字,陆羽也做出了解释: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陆羽阅读大量史料同时秉承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独行山野之中,寻茶觅水,嚼其味,嗅其香。每天夕阳下山他才回家,凡是有茶的地方都亲自去考察。《茶经》7000字左右,字字都是陆羽虔诚认真的心意,他拒绝了朝廷的高官厚禄,寻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精神山水,鸿雁自有栖息之处。
湖北天门 陆羽故园
我在2018-10-02写过一篇文章《净慈寺是如何成为切磋茶艺的圣地?》浅聊了宋朝的茶事,感兴趣的读友可以去对比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