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石达开部下为何会在1860年(纷纷去投奔李秀成)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30 16:40:01 阅读:155

文章导读: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今天给大家说说李秀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1860年7月,石达开威望跌落之谷底,没了外出创业时指点江山之激情,此时他只想做一介布衣,归隐山...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今天给大家说说李秀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1860年7月,石达开威望跌落之谷底,没了外出创业时指点江山之激情,此时他只想做一介布衣,归隐山林,与妻儿过着幸福的小日子。石达开之心情,也好理解,毕竟单干了三年之久,连像样的胜利也没有,还整天被杂牌军追着吊打,丢尽了脸面。

归隐山林,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首先,清军允许吗?翼王石达开乃是“首义五大王”之一,朝廷多位总督、巡抚死于其手,岂能允许他归隐呢。再则,广大将士追随石达开创业之目的,就是建立功勋,封侯拜将。此时,石达开打退堂鼓,部将之心情可想而知。

石达开要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彭大顺、朱衣点、童容海、吉庆元、汪海洋、谭体元等七十位大将非常不满,便建议翼王北上天京,向天王认罪。谁知,石达开果断拒绝,彭大顺等人直接拉走20万兵马,脱离石达开,北上天京,史称“义军东返”。

20万大军自然不是百战精锐,而是石达开败退广西途中,沿途招收的大量天地会、流民、地痞、散兵游勇、土匪等,典型的杂牌军。所以,20万大军北上,并非势如破竹,被清军截杀了不少。例如,彭大顺,混战中被小兵打死。

再则,李秀成麾下兵马很少,石达开部将前来投靠,肯定可以得到重用。如此,夺取江苏、浙江、上海之后,大伙不但能封侯拜将,还可以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事实证明,李秀成的确如大伙所愿。童容海、汪海洋、谭体元、吉庆元等将领,东征胜利之后,相继封王,成为人生赢家。典型的是王海洋,追随石达开时只能当“保镖”,跟了李秀成,不但可以率兵征战,还能镇守余杭,其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

此外,李大明等将领,虽说不能封王,却也娶妻生子,过着幸福生活,不再颠沛流离。就此而言,李秀成能给大伙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而石达开做不到。

李秀成忠心耿耿,与“老兄弟”一致

李秀成为何是忠王?自然是因为忠心耿耿,绝对忠于太平天国,铁骨铮铮。1860年初,李昭寿诱降李秀成,希望他归顺大清,享受荣华富贵。不巧的是,李昭寿送来的信件,被洪秀全获悉,惹来了大麻烦。

李秀成镇守浦口,是天京北面门户,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此时,李秀成及其家属都在浦口城内,若要投降清朝,几乎没啥可犹豫。洪秀全很害怕,于是下令封锁长江,禁止李秀成回到天京,将其封锁在城内。

洪秀全猜忌,李秀成被封锁,可他还是没有投降,而是继续与清军作战。如此,洪秀全觉得对不住他,便封他为忠王,寓意“万古忠义”。此外,还给李秀成改名:之前是李以文,现在是李秀成。当然,陈玉成也改了:陈丕成改陈玉成。

李秀成经受得住考验,一片忠心,与“老兄弟”一致。要知道,脱离石达开回京的,主要将领基本都是两广“老兄弟”,他们对太平天国还是忠心耿耿。例如,吉庆元、谭体元等,宁可战死也不投降湘军,真乃义士。

综上所述,1860年,石达开威望跌落至谷底,而李秀成则正准备经略江浙,为太平天国夺取新基地,这对将士而言是极具吸引力。此外,李秀成忠心耿耿,与“老兄弟”一致,意志力坚定。如此,彭大顺、朱衣点等七十余位将领,除沿途阵亡,基本都归顺了李秀成。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