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26 18:50:01 阅读:87
跟着趣历史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嬴驷。
秦孝公去世后,其子嬴驷即位。嬴驷即位的当年,便杀死了父亲秦孝公生前的心腹,助孝公变法强秦、为秦国统一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臣商鞅。那么,嬴驷为何要杀商鞅呢?表面上看,是因为嬴驷和商鞅有仇。
当年,商鞅变法,嬴驷不慎触犯新法。尽管,嬴驷当时很年轻,又是太子,从人情世故上说,完全没有追究的必要,但商鞅不是一个讲人情世故的人,为了新法的顺利推行,他竟然拿嬴驷开刀。当然,嬴驷是太子,不能用刑,于是商鞅严惩了他的师父公子虔等人。嬴驷因此对商鞅恨之入骨,发誓报复。然而,众所周知嬴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
既然如此,他为何要翻旧账,对商鞅痛下杀手呢?所以也有人认为,杀商鞅的不是嬴驷,而是公子虔等人。商鞅当年对公子虔的惩治,给公子虔带来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羞辱,因为商鞅对他施加的刑罚是劓刑(割掉鼻子)。据《史记》记载,秦孝公去世后,嬴驷甫一即位,公子虔便在嬴驷面前攻击商鞅,称商鞅图谋造反。除了公子虔,其他秦国宗室子弟也纷纷上书,攻击商鞅。
第一件事是灭义渠国。
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发生内乱,秦派庶长操趁其自相残杀,平定了义渠。义渠的力量遭到了很大的削弱。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义渠称臣,义渠国宣布灭亡。
长期以来,义渠国都是秦国的后背之患,以往秦国东出,义渠国便乘机在后方骚扰,使秦国腹背受敌。秦惠文王灭义渠,是从根本上解决后背之患。诚然,秦惠文王灭义渠之战并不彻底,其后义渠一度复国,但毕竟已使义渠元气大伤,因此虽复国,但不成气候,昭襄王时期再遭秦军攻讨,彻底覆灭。
第二件事是灭巴蜀两国。
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贬蜀王子弟为侯,以陈庄为蜀相,张若为蜀国守。随后,张仪、司马错等人又攻打巴国,俘虏巴王,将巴国置于秦国的统治之下。
秦灭巴蜀之战意义极大,除了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还在战略上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有两位优秀的王子先后继承其王位。
一位是秦惠文王的嫡子嬴荡,史称秦武王。秦武王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也是秦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位优秀君主。他在位期间,力排众议,发动宜阳之战,使秦国攻占中原重镇宜阳,疆域扩展到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为其后秦国的东出制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另一位更优秀,正是大名鼎鼎“超长待机”的一代雄主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将赵、魏、韩、齐、楚全“揍了一遍”,并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使原本与秦国并驾齐驱的强赵一蹶不振;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
秦昭襄王将秦国的霸业推向鼎盛,直接助力了秦始皇一统六国,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秦国的统一大业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