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25 15:30:02 阅读:73
有件事儿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惊奇,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元军,而是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和张士诚。说句不算夸张的话,若世上没有朱元璋,取代元朝的很可能就是这两人中的一个。
张士诚且不说,今天只聊陈友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一起往下看。
他是湖北沔阳人,家境比朱元璋家稍好一点,长大后谋得县吏一职,日子还过得去。但因有位老者给他卜算过,说日后定然有大富贵,陈友谅便不安于现状,暗中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
1355年,机会来了。红巾军头领徐寿辉派部将倪文俊攻破沔阳,陈友谅顺势加入起义队伍,成为倪文俊的手下。他膂力过人,武力值很高,因军功升到元帅。
两年后,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带着残部逃往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口蜜腹剑,表面上热情招待,反身就杀了倪文俊,吞并其部队。之后势如破竹,攻陷安庆、龙兴路、瑞州、抚州、襄阳等地,成为长江以南最强的军阀。
这个时期,陈友谅理论上还是徐寿辉的部属,但徐寿辉早已节制不住他。没多久,陈友谅便像当初算计倪文俊一样,灭了徐寿辉的亲信,收编其队伍,再杀了徐寿辉。接着就是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当时各方势力是这样的,陈友谅占据长江上游,张士诚占据长江下游,东南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朱元璋则占应天府,即现在的南京。
不同于其他军阀急着称帝立国,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稳步发展,决心开创一个全新的王朝。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威胁来自陈友谅。
张士诚对元朝首鼠两端,立场不是那么坚定,方国珍、陈友定只想割据一方,唯有陈友谅,和朱元璋有着类似的雄心。
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处置陈友谅妻儿的呢?咱们分别细说。
陈友谅有记录的妻妾共4位,杨苕华、娄玉贞、陶氏、阇氏,前3位不知所踪,阇氏的故事却比较多。据说她长得极为美貌,被朱元璋抓去充实后宫。朱元璋在自撰的《大诰》中也承认抢过陈友谅的妾。
阇氏后来生皇八子朱梓,传闻这是陈友谅的遗腹子。虽无明证,但朱梓的结局的确很奇怪,正史中说是朱梓的王妃家族被牵连进胡惟庸案,朱梓不自安,朱元璋特意召见安慰他,朱梓大惧,回去后就带着王妃自焚了。
朱元璋对大臣们虽然严厉,对儿女其实是很宽容的,朱梓的恐惧大可不必。因而有人认为,朱元璋得知了朱梓的真实身世,朱梓知道绝无生路,才害怕到自我了断。
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大家想必有自己的判断。
正史中,陈友谅有两个儿子,长子陈善儿是太子,参与了鄱阳湖之战,被朱元璋抓获,可能处死了,正史野史都再无记录。次子陈理被陈友谅的旧部张定边等人拥为新帝,继续对抗朱元璋。同年冬天,朱元璋亲征武昌,陈理投降,陈友谅建立的陈汉政权宣告灭亡。
朱元璋挺大方,封陈理为归德侯,还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为怀恩伯,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对陈家各种礼遇。
可陈理一直闷闷不乐,还口出怨言。朱元璋说他这是受了小人的挑唆,不怪罪他,然而还是将他迁到藩属高丽,远离中原。
咱们也不懂朱元璋这是什么神操作,也没地儿问,可能是想让高丽王帮着看管吧。不管怎样,陈理再没掀起什么风浪。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