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7-25 09:02:09 阅读:208
今天趣历史给大家带来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一起看一看。
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杨广,在死后谥号为炀。其中有一个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穷兵黩武,他曾三次征伐高句丽,而这三次远征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随军将高句丽军团团团围住,每当随军快要攻进城中的时候,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要投降,因为隋炀帝曾严令如有乞降必先报与自己,由他亲自定夺,东征将领们因为怕隋炀帝质疑,每次总是先派人去奏报隋炀帝,等请示完回来,城中高句丽军队早已休整好了,又继续坚守城池顽强抵抗,等到再要破城时又故伎重施,如此连续三次,隋炀帝仍然没有意识到高句丽军队的意图,就这样,两军处于相持阶段,城池久攻不下,隋炀帝妄图速战速决的计划破灭了。
隋军的物资器械堆积如山,所有粮草辎重基本上都原封不动地留了下来,因为随军人心惶惶,大多数都是匆匆逃跑,来不及收拾,而高句丽的军队只敢坚守城池,虽然察觉到随军的行动,但又害怕随军使诈,所以不敢追击,直到高句丽军队知道隋炀帝早已度过了辽水,这才发动对水军的进攻,结果只杀死了几千老弱残兵,随军安然撤回。第二次高句丽之战也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又以无果而终,可是执拗的隋炀帝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问题,因此,在平定杨玄感叛乱之后,又准备第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进攻。
三征高句丽
公元614年初,隋炀帝调集多路大军对高句丽进行了第三次进攻,士兵们由于不想打仗了,所以经常有人逃跑,隋炀帝将逃跑的士兵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并将他们的血涂在战鼓上,但仍然无法震慑住想要逃跑的士兵。
可以说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最终也导致隋朝民心尽失,群臣背弃,而隋炀帝则成了一个独夫民贼。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隋炀帝发动的对高句丽的三次征伐,也是加速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