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安史之乱时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如何?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24 09:10:01 阅读:153

文章导读:755年十一月初九,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三镇官兵以及同罗、契丹、室韦等游牧部落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长安,“安史之乱”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下...

755年十一月初九,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三镇官兵以及同罗、契丹、室韦等游牧部落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长安,“安史之乱”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下面趣历史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十大藩镇中,安禄山管辖的三个藩镇拥兵183900人(范阳91400人、平卢37500人、河东55000人),相当于整个帝国兵力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安禄山之所以敢发动叛乱,主要还是因为家底够厚,经得起折腾。

当然,这些兵力数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由于战争、伤病等原因,兵员变动相当频繁。但全国在册兵力总数,以及各藩镇的兵力人数,都大体上维持着各自的上限。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所率的主力部队人数约为15万,同时他在范阳、营州、代州等叛军基地留下的兵力约为5万人。也就是说,当时安禄山手中的总兵力大致在20万人左右。

那么唐朝方面有多少军队呢?毫无疑问的是总兵力肯定要多于叛军,但由于朝廷事先没有准备,在得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后才仓促应付,因此吃了很大的亏。

当时潼关汇集了陇右、河西、朔方等藩镇调集过来的军队,加上之前高仙芝、封常清招募的新兵,总兵力达到了20万人。与此同时,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在井陉关(今河北省井陉县)一带拥有一支超过10万人的大军。河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十七个州组成了约20万义军,宣布效忠朝廷。因此,即便不把义军人数算在内,唐朝方面能直接与叛军对抗的兵力也已达到了30万人。而且从安西、北庭等藩镇撤出的大量军队也正赶往长安勤王。

此时就算是毫无军事经验的人也能看出,朝廷正处于明显有利的地位。一方面是兵力人数远高于叛军,另一方面是已经对叛军形成了夹击的态势。只要不出意外,安禄山覆灭将是几个月内的事情。然而对这一时期历史稍有了解的人想必都会知道,不久之后,形势却彻底逆转。安禄山挥师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一场原本几个月就能平息的叛乱最终却打了整整八年。那么究竟是谁将唐朝手中的这一副“好牌”给打烂的呢?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