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刎颈之交的陈馀张耳,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21 09:20:01 阅读:194

文章导读:刎颈之交的陈馀张耳,为什么会反目成仇。下面趣历史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段关系的维持都不是易事。稍不注意,兄弟反目,闺蜜成仇的桥段就会在...

刎颈之交的陈馀张耳,为什么会反目成仇。下面趣历史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段关系的维持都不是易事。稍不注意,兄弟反目,闺蜜成仇的桥段就会在我们身边上演。

张耳这个人,有点意思,但是大家不要因为他的名字有“耳”这个字就误会他耳朵大,这个张耳名字其实有点普通。就像现在的“博轩、浩文,梓睿”一样的。古代人取名字,也和现代人差不多,平民百姓是没什么讲究的。一个时代一个词(老一辈的建国、援朝等),这个“耳”的意思相当于罢了,所以张耳相当于姓张罢了(看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陈馀”的意思也相当于吃饭不要钱,吃了这顿还有下顿,饭饭有馀嘛(当然这也是胡说八道)。

古代,人们对于女子二婚是很难接受的(万恶的封建社会),女子的丈夫去世了之后,只能守活寡。至于改嫁,那是达官贵人家的女儿才能有的事。对于再婚女子,男人避之不及,更不要说考虑接手了。但张耳丝毫不介意别人的眼光,娶了他的二婚妻子,后来这位妻子给他生下了赵王张敖。陈馀也是才华横溢,爱好儒家学说,游历赵国的时候,一位富商公乘氏看他不是一般人(论学习好的重要性),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人都是英才,又是老乡,于是走到一起,结为刎颈之交。

秦灭魏后,秦始皇担心六国贵族会造反,于是收天下之兵器,就连村头王屠夫杀猪用的刀都给收走了。同时又怕六国内部有才能的人会帮助贵族造反,于是全国通缉这些人。 张耳陈馀也在其中。他两从此就隐姓埋名,逃了起来。张耳经常像长者一样教育陈馀,这点《汉书–张耳陈馀列传》也有记载:“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余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余然之。”意思是自从陈馀和张耳逃到其他地方后,谎称自己是张三李四,一块在里正(村长)那里当了个里正卫(村里的卫兵),有次陈馀在上班时打王者被领导发现了,领导瞪他。陈馀被这眼神盯得很不爽,于是来了句:

“你瞅啥?”

“瞅你咋地!”

于是光荣挨揍(领导亲自动手),但过程中陈馀同学就忍不住了,一句“靠恁娘!”几乎要脱口而出(陈馀是河南人,会河南话很正常)。张耳见状,踩他脚示意他忍下去。事后张耳说:“瞧你那损样,咱俩是干的大事的人,能忍则忍,这都是小事,不要动不动就赛脸。”陈馀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表示以后要稳一点。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敲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张耳陈馀过来投奔。陈胜早就听过这两人的名号,于是隆重地接待了他。并把这两人交给自己老部下武臣带领。

公元204年,韩信和张耳伐赵,陈馀不听李左车建议,带大军出战,在河边轻视韩信的背水列阵,被打的大败,他本人也死在乱军之中。陈馀的结局就是这样,因为攻灭赵国有功,杀掉赵王歇后,张耳受封为赵王,两年后去世,谥号为景,史称为赵景王。他的儿子张敖还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后来有罪,被削爵,改封宣平侯。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