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19 15:40:01 阅读:200
今天趣历史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被饿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一起看一看。
赵武灵王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任期间一改旧俗,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盛起来,一度可以和秦国抗衡。然而,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结局却十分悲惨。《史记》记载,赵武灵王晚年,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兵戎相见,在这场动乱中,武灵王被困沙丘宫长达三个月,没有食物,只能依靠捕捉鸟雀、吃树皮维生,最终,被活活饿死。赵武灵王遭遇如此结局,有一个很长的铺垫过程,绝不只是一次意外。在我看来,他的死有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两个方面。直接原因:权力的丧失就事论事的说,赵武灵王在两个儿子的斗争中表现得无能为力,一点也不符合他本人的身份地位。
这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决定,彼时的赵武灵王威望正盛,即使让出王位,也不影响他在赵国的地位。况且,他所立的新王只是一个小孩子,根本不足为虑。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的决定,却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三年之后,主父(即赵武灵王)灭掉了中山国,封长子章为安阳君,封地在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并且派遣田不礼辅佐他。又过了一年,在一次朝会上,主父看见长子章向幼子(即赵惠文王)屈膝称臣,“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最终没能成行。然而,正因这种犹豫不决,让两个儿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
这些大臣害怕赵武灵王出来后会找他们算账,于是索性将他围困致死。用“众叛亲离”来形容这一局面,一点都不过分。实际上,矛盾的种子在推行“胡服骑射”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史记》载,赵武灵王最初提出“胡服骑射”的想法时,除了楼缓、肥义等少数人外,“群臣皆不欲”。其中反对最激烈的,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公子成甚至直接开骂: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为了劝说公子成,赵武灵王亲自上门,给足了面子,并晓以利害,才终于令公子成同意“胡服骑射”。当然,这种同意,更多的只是碍于赵武灵王的权利和威严,不得不服从。
而在“胡服骑射”推行之后,大量胡人精英进入赵国的军政领导层,改变了赵国的权力结构。在这场变革中,以公子成为首的宗室贵族集团,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贵族集团由来已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公子章的叛乱中得到了彻底的爆发。对他们来说,此时的赵武灵王只是一个失去了权力的囚徒,不再可怕,而他们也终于不用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结语总的来说,赵武灵王被饿死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胡服骑射”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造成了他在关键时刻众叛亲离的局面。然而,令自己陷入如此不利的局面,赵武灵王亦是咎由自取。倘若他牢牢把控住自己的权力,用政治铁腕肃清反对势力,那么他将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王,甚至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再退一步,如果他能够审时度势,理智地选择接班人,而不是任由自己的喜好去做决定,也许还能够安度晚年。
赵武灵王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令他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就,也酿成了自身的悲剧。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