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于谦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功绩(为何没有什么名气)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18 10:50:01 阅读:244

文章导读:于谦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功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英杰,...

于谦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功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英杰,一个是于谦,这里这个于谦不是抽烟喝酒烫头的那个于谦,而是明朝的于忠肃,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飞。日月双悬于氏庙,其意思就是于谦的功绩可于日月同辉;乾坤半壁岳家祠,其意思就是岳飞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但是这两位的结局都一样,一个是莫须有,另一个就是意有之。同样都是冤案,于谦比岳飞的功劳大,也和岳飞同样冤,为什么于谦的名气就不如岳飞?我们先且看看二人的功绩,然后再分析一下原因。

于谦年幼的时候非常敬佩文天祥的气节,而且还非常有学问,这两种性格就早就了于谦之后的命运。八岁时,一老人对着他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于谦直截了当的回道:“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且不说于谦这么小就有这样的反应能力,就于谦这下联就足够霸气。永乐十九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于谦真正发挥其实力的时候是北京保卫战前期,当时明英宗被俘,明朝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敌寇挥师南下,北京城上下惶恐。徐有贞等人以星象变化为由建议南迁,于谦斩钉截铁得说道:“所有建议南迁的人都应当斩首!”由于于谦力主抗战怒斥南迁,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郕王朱祁钰等人鼎立支持,最后防守政策拍板下来,南迁的声音减少了很多。之后铲除王振余党、拥立朱祁钰为帝、部署北京九门,北京保卫战开始打响。

由于于谦部署得当,明朝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避免明朝提前进入南明时期,一举为明朝续命上百年。但是之后朱祁钰病死,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于谦被斩首示众。审判于谦罪名的时候,当时怎么都找不到罪名,结果徐有贞直言:“虽无显迹,意有之。”看看,这个词汇比莫须有更不要脸,莫须有还是有一点疑问的语气,但是一个意有之就直接定义了人家,凭此岂能服众。对于于谦之死,史书记载为:天下冤之。一个力挽狂澜之人竟死于此,莫大的冤屈。

岳飞北伐并没有成功,反而是含恨而终。于谦是成功打赢北京保卫战,其功绩要比岳飞大。但是岳飞的孙子写了一本《金佗粹编》,把岳飞的事情有声有色的描述了一番,而相反于谦的孙子就不如岳飞的孙子,所以于谦的名气要比岳飞的名气低。最关键之后明清两朝都在宣传岳飞的功绩,上到史书下到评书,都把岳飞捧的非常高。而于谦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很多人了解于谦都是通过“德云社”才了解到有这么一个同名同姓的人。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