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原本是消耗秦国的郑国渠 为何加快秦始皇统一?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2-25 20:00:01 阅读:481

文章导读:自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后,不仅赵国实力大减,整个东方六国也再难抗衡强盛的秦国。约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登基成为秦国的国君。为此,韩桓惠王可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在此背景下,韩桓惠王就开会听取手下的建议。在一番头脑风暴后,有谋臣献出一计......

自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后,不仅赵国实力大减,整个东方六国也再难抗衡强盛的秦国。约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登基成为秦国的国君。为此,韩桓惠王可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

在此背景下,韩桓惠王就开会听取手下的建议。在一番头脑风暴后,有谋臣献出一计:秦王嬴政喜欢兴建工程,我们韩国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削弱秦国。也即煽动秦王大兴土木,促使其没有兵力向东侵犯韩国。

郑国这个人见到秦王嬴政后,将修渠灌溉的有利之处吹上了天,反正只要秦国开渠引泾水的话,那么整个关中平原的农田都能得到极大的滋润。在测量和结合地形特征后,郑国从中山以西谷口的地方开始,开凿了一条直通洛河的灌溉渠,整个长度在三十多里。

在浩大的工程进行中,秦王嬴政觉得这郑国是在坑我的吧,三十多里长的沟渠,真要修到猴年马月的呢?于是,嬴政就想把郑国给处决掉。不过这郑国也是机灵,首先承认了自己原先的间谍行为。

面对郑国感激涕零的表白,秦王也是被深深触动了,干脆就让郑国继续干下去。经过一番先弱后强的剪灭顺序,像韩国这样的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终于被纳入到秦朝的版图中,而秦王嬴政也登基成为秦始皇。

对于为关中地区农民带来福音的郑国,从而被冠名到这条利国利民的沟渠上,也即郑国渠。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与郑国渠齐名的水利工程就是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而这些功绩,主要还是应算在秦国和秦始皇的头上。

。尤其是郑国渠,还被当地政府寄予了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期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郑国渠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