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赵匡胤提议了什么就被大臣否决了-坚持的话对宋朝有何好处?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13 12:30:01 阅读:174

文章导读: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宋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宋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池遭到严重损毁,经济萧条人口流失。下面趣历史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开封是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王朝。洛阳在防御上有着诸多天然优势,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南有嵩山,北有邙山。四面环顾,就算辽军来袭,凭借山川险要,足可静待各路大军进京勤王。

赵匡胤的这一想法,确实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迁都洛阳简直一举两得,一可改变首都防御态势;二可裁撤禁军数量,减少军费支出。但是却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迁都之事一直僵持不下。

北宋经商风气浓厚,大小官员均在开封置办有产业,养成了贪图享乐之风,一旦迁都,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会被触动,所以极力反对,抛出动摇国家根基、运输不便等理由,实则贪恋开封的繁华便利、勾栏瓦舍。

不光大臣反对,亲弟弟赵光义也不赞同,以天子守江山在德不在险,极力劝阻赵匡胤取消迁都提议。赵匡胤见孤掌难鸣,大臣不配合,弟弟不支持,迁都一事只得暂时搁置。五个月之后,赵匡胤驾崩,竟成了终身遗憾。赵光义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担任开封府尹多年,培植了大量私党亲信,这些都是他日后顺利登上皇位的人脉支撑,倘若迁都洛阳,赵光义在开封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就将化为乌有,能否顺利继承大统,也要打个问号了。

迁都之议150年后,金兵攻陷都城开封,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虏,连同皇室成员、嫔妃、宫女等三千人押解赴北,开封城也被金兵劫掠一空,北宋宣告灭亡。而此时,宋朝尚有几十万精锐,大将宗泽正在勤王途中,可惜一切皆晚。

如果当初在迁都一事上,赵匡胤不搞民主,固持己见的话,靖康之耻或可避免,北宋国运尚可延续。正应了赵匡胤当初的一声叹息: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