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12 10:20:01 阅读:143
明末有三大军,分别是袁崇焕、祖大寿——关宁铁骑,孙传庭——秦兵,还有卢象升——天雄军。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袁崇焕组建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明末组建的一支兵力并不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部队,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后金的八旗军正面交锋。“关”是指山海关,“宁”指宁远,山海关、宁远、锦州等辽土是大明抵御后金的重要防线,“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因此在归附的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军队,俱控弦习战之士,机动能力非常强,战斗里是三大军中最强的。所谓铁骑,不外乎两种解释:1、披挂铁甲的战马的骑兵,2、借指精锐的骑兵。因祖大寿和吴三桂的兵都属于关宁军,才称其为“关宁铁骑”。下面趣历史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祖大寿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皇帝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讽刺的是祖大寿之后却降了清)。袁崇焕下狱论死后,祖大寿成为了辽军方面的军事首脑,任辽镇总兵官,而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吴三桂之父吴襄,与祖大寿是姻亲关系(祖是吴三桂的舅舅),也属于祖大寿军事家族内的一员。
1641年(崇祯十四年)农历三月开始的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于是祖大寿率部降清,被授予汉军正黄旗总兵,1656年(顺治十三年)病故于北京。这支万余人的精兵后来又成了吴三桂手中的主要筹码,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献关降清后,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跃进中原,这只军队也得以为清廷所用,成为之后平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的重要力量。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康熙皇帝做出撤藩决定,吴三桂起兵反清,关宁铁骑再次充当吴军先锋,浩浩荡荡地前出云贵,杀向北京。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骁勇善战的那批战将或已作古,或已告老还乡,此时的关宁铁骑早已没有了当年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削藩平定吴三桂后,明朝残留的最后一部分关宁铁骑也随之消逝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