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秦琼一生战绩累累(他为何没有封号原因是什么)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11 18:50:01 阅读:72

文章导读:今天趣历史为大家带来秦琼一生战绩累累,他为何没有封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人生在世,都想立功立德立名,在古代的生前身后名,也就是活着的时候高官显爵,亡故后有...

今天趣历史为大家带来秦琼一生战绩累累,他为何没有封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人生在世,都想立功立德立名,在古代的生前身后名,也就是活着的时候高官显爵,亡故后有一个美好的谥号,比如我们熟悉的关壮缪、张桓侯、赵顺平,往往是用来尊称关羽张飞赵云的。

关羽的壮缪二字是褒是贬我们且不去计较,同为忠义化身的秦琼秦叔宝,为大唐立下不世战功,最后连个谥号都没捞着,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唐太宗李世民与秦琼的关系了。

不管是忠壮还是壮肃,段志玄有两字谥号,这一点都是强于秦琼秦叔宝的。

再看李靖李勣的列传,就会发现他们也有谥号:“

(李靖)贞观二十三年,薨于家,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景武;(李勣)总章二年薨,年七十六,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曰贞武。”

古代正史列传,有一条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其人死后哀荣,如果有谥号,那是万万不能遗漏的。《旧唐书》成于五代之后晋,《新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完成,如果这时候秦琼有谥号,那是一定要写进去的。

这就是说,至少在北宋仁宗之前,秦琼是没有谥号的,至于那个“壮”字从何而来,笔者没找到史料出处。我们看唐玄宗天宝年间刘餗写的《隋唐嘉话》、唐晚期段成式(段志玄后裔)写的《酉阳杂俎》,都称秦琼为“秦武卫”,那是因为秦琼曾任左武卫大将军。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功劳较大的李靖李勣有谥号,这个天经地义;尉迟敬德是李世民头号打手,也应该有个谥号;但是连张公瑾段志玄这样级别不如秦琼的人都有谥号,可是秦琼偏偏没有,这就让人一头雾水了——段志玄在贞观十二年才升任右卫大将军,张公瑾是死后追赠赠左骁卫大将军,而秦琼在贞观元年就已经是左武卫大将军了。

秦琼没有谥号,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后人的墓志铭中得到佐证:“

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尧帝擒尉迟敬德,拜上柱国、马军总管,授秦府右三统军,又除左武卫大将军,食益州实封七百户,改封胡国公,赠徐谯泗三州都督,陪葬昭陵。

《唐故常州义兴县令上柱国秦府君墓志铭》”

虽然新旧两唐书都没写程咬金的谥号,但是他的墓志铭中是有的:“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人大名单中,看不见当年官爵最高的翼国公秦琼和宿国公程咬金,而是列举了一些县公(上党县公长孙无忌)、县子(全椒县子侯君集)和一帮白丁(尉迟敬德当时无爵位),如果秦琼程咬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在十杀手中,是一定要排在尉迟敬德侯君集前面的。

我们再去看《旧唐书·列传第七》等史料,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玄武门十杀手”除了有罪被贬被杀的,基本都得到了谥号:刘师立,贞观十四年卒,谥曰“肃”;公孙武达,永徽年间卒,谥曰“壮”;李孟尝,乾封元年卒,谥曰“襄”;郑仁泰,唐高宗龙朔三年薨,谥号为“襄”。

从这些正史记载的谥号中,我们发现只要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最差也能混一个“襄”字谥号——在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的玄武门之变中襄赞有功。程咬金之所以得到一个“襄”字,也跟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前期谋划有关(他曾劝李世民及早动手,新旧唐书均有记载,这里不再引述)。

我们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玄武门十杀手、唐高宗祭奠七元勋这三个名单对比一下,也能发现一些问题:玄武门之变十杀手中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以及参与前期谋划的程咬金,这些凌烟阁功臣都从祭奠名单中消失了……

显示全部

收起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