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8-10 16:40:01 阅读:95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吃饭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一起欣赏。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是一对不相上下的对手。在《三国演义》中,自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两人就在街亭开始了对战。自此,诸葛亮就和司马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在智力和军事上全面碾压司马懿,使得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决中,屡吃败仗。最后只能靠耍赖,死守不出,耗死了诸葛亮。
在现实中,虽然司马懿没有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早早就和诸葛亮交手。但是,在诸葛亮最后两次北伐中,司马懿都是曹魏的统帅。在这两次交锋中,司马懿逼退了诸葛亮,这也成为他一生最值得夸耀的战绩。
在战术上,诸葛亮也一改往日的四平八稳的战术,开始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
诸葛亮先是与司马懿争夺渭南,然后出司马懿不意抢占北原。多亏郭淮提醒,司马懿才没有让诸葛亮得手。接下来诸葛亮又声西击东,袭击阳遂。也多亏被司马懿看破,没有得手。
司马懿和曹睿在战前制订了坚守不战,等待诸葛亮后勤断绝撤退时,再追击的战略。诸葛亮也针对司马懿的战略,分兵屯田,和司马懿对峙,以迫使司马懿出战。但是,在半道上,诸葛亮又派人给司马懿送女人穿戴的巾帼物品,想激司马懿出战。
这一切,都给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一个不同寻常的印象。诸葛亮这一次的北伐,显得十分的异常。诸葛亮的表现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他的所作所为给人的印象就好像是孤注一掷的样子。在军队、后勤、战术上,诸葛亮都运用到了他的极限。
于是,司马懿带着这个疑问接待了蜀汉的使者。他不但没有为难这个使者,反倒热情款待了他。这个使者应该是抱着必死的心情来到曹魏军营的。可是,一看情况不但不会死,反倒受到司马懿的款待,警惕性就放松了下来。
司马懿装着和使者拉家常的样子,问诸葛亮的日常工作,饮食等方面的情况。这个使者也是头脑简单,半是夸耀的说,诸葛亮一天能够吃三四升米,在军中凡是惩罚二十杖以上的事情都要过问。司马懿听了以后,完全肯定了自己心中的判断,他说,诸葛亮食少事烦,哪还能活多久。演义曾这样描述:
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者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按照诸葛亮的管理方式,军中惩罚二十杖的事物都要亲自过问。那么,十万军队,百万民众,比惩罚二十杖重要的事情多着呢。这诸葛亮如何能够处理得过来?试问,这一天一斤米的能量,哪够诸葛亮消耗的?长此以往,诸葛亮的身体怎么能够吃得消呢?
因此司马懿从诸葛亮反常的军事行动推断出诸葛亮的异常。从异常中,司马懿猜测出诸葛亮的身体可能出了毛病,再从使者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在得到诸葛亮的身体有病,无法继续支撑下去的情报后,司马懿更加坚定了坚守不战的决心。最终诸葛亮没能够完成北伐的夙愿,只得饮恨病逝五丈原。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