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11-01 05:00:01 阅读:184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于何时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是“百官之长”,是辅佐君主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执政官的泛称。“宰”是主持之意;“相,助也”,原为“辅佐”、“襄助”之意,后引申为辅助君主管理政事者。作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执政官,明朝其实并未废除宰相制度,而只是曾有过短暂消失而已。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概述,宰相不等于丞相
宰相制度起源较早,是从商、周时期的家臣宰职演变而来,彼时实行以王位首的等级贵族联合专政政治制度,通常由巫史和公卿等贵族担任君王的顾问,参与决策,协助管理国事,例如商朝的伊伊便曾为相,而西周时期的周公也曾任太宰。
春秋以后,王室衰微,世卿世禄制逐渐崩溃,一些国君为抑制贵族擅权,于是起用地位较低的家臣或士大夫管理国家政务,例如齐桓公时期的管仲,此后各国陆续设置相职,但各国相职的官称不一,楚国称“令尹”,宋国称“大尹”,吴国称“太宰”,齐国称“相”。战国时,中央集权官僚体系逐渐形成,各大国普遍建立宰相制,例如魏、韩、赵的“相邦”,楚国的“令尹”,秦国的“大庶长、大良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建立中央集权统治,设置丞相职位,此时的丞相便是宰相。汉承秦制,延续了丞相的设置,不过在汉初时丞相只是作为相国的助手出现的,而到汉武帝时期,于内廷设尚书台,此后政务逐渐转为内廷。这一时期,相国、丞相、尚书令其实都是宰相。
隋朝时期的三省制成为定制,三省的最高长官,即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朝初期仍然实行三省制,只是对其最高长官称呼各有不同,门下省称长官侍中,中书省称中书令,尚书省则称左右仆射(由于李世民曾任尚书令,因此不再设立)。因此,这时期的三省最高长官仍然是宰相,但由于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因此参议政事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参知政事也可被称之为宰相。五代十国时期基本沿袭唐代,不过宰相品级有所提高。
宋朝时期宰相制度较为复杂,先后经历了五次改革,宋初时期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则为副相;元丰改制后左右仆射成为宰相(左为首,右为次),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则为副相;政和改制后宰相蔡京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建炎复制后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参知政事则为副宰相;乾道改制后则以“平章军国重事”成为独揽军政大权的最高官职,而宰相则成为了副职,不过这种现象持续时间较短。
元朝时期以中书省为主要处理政务的机构,且主官中书令常常由太子兼领,此外则有左右丞相,再下面则有平章政事。因此,元朝时期的左右丞相和参知政事均是宰相,但人数较多,最多时有十多人。
明朝初期同样设置有中书省,设有左右丞相,但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被废除,由皇帝亲自处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立内阁大学士,此后随着内阁权力加重,内阁首辅成为实际上的百官之首,即宰相。
清朝初期沿用明朝制度,同样设有内阁大学士,但在雍正之后开始设立军机处,此后内阁逐渐闲置,军机大臣成为实际上的最高行政站骨干,而在晚清时期,则曾仿照日本制度设立有内阁总理大臣作为最高行政长官。所以,除清初的内阁大学士和清末的内阁总理大臣外,清朝时期的宰相大部分时期为军机大臣。
综上所述,宰相制度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古代历史,不过很多人往往将宰相和丞相混淆,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总体来说,宰相更像是个统称,而丞相则是具体的官职。
朱元璋虽然短暂废除丞相,但并未彻底废除宰相制度
自宰相制度建立以来,皇权和相权之争便一直存在,宰相作为实际上的“百官之首”,对于朝政具有极强的掌控力,因而其在辅佐皇帝的过程中,往往对皇权具有极强的限制力。
在皇帝较为强势的时期,相权通常能够较好履行自己的辅佐职责,然而一旦皇权势弱,相权便会变得极为强势,从而形成权臣压制皇权的现象。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加强皇权,从而使其成为定制,避免子孙后代被权臣压制。
当然,废除宰相制度应该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便是为了防止皇帝被蒙蔽。朱元璋似乎极为担心这一点,不论是允许百姓告御状,还是短暂出现的锦衣卫制度,都是为了建立皇帝与民间的直接联系,而宰相由于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很容易隔断皇帝与民间的联系。
然而,治理如此庞大一个国家谈何容易,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工作狂和强势帝王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因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也就是废除丞相制度后不久,朱元璋便又设立了四辅官辅佐自己,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杜教、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之后又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销了四辅官,改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用来辅佐自己处理政务,这实际上已经是内阁的雏形。
而到了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内阁制度开始真正形成,从而形成皇帝掌握决策权、内阁行使建议权、六部掌握行政权的新格局。此时的内阁只是作为皇帝的秘书部门存在的,并不同于此前的丞相,因此这一时期基本可以视为宰相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然而在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因杨士奇、杨荣等乃是东宫旧臣,深受自己信任,因而这两人不但得以进入内阁,而且均兼有尚书职位。这就使得内阁不但拥有了议政权,而且拥有了一定的行政权,同时由于深受皇帝信任的缘故,他们甚至拥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内阁由此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此后,内阁权力不断加重,到明孝宗朱佑樘时,内阁实际上已经成为百官之首,具有了足以对抗皇权的力量,这在正德年间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到嘉靖年间,则将内阁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使得其地位大大提高,至此明朝内阁大学士虽无无宰相之名,却已经实有宰相之权。
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除了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之外,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别无二致。后经嘉靖、隆庆两代发展,到万历早期张居正担任首辅时,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全部操之于张居正之手,内阁权力发展至巅峰,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宰相,而且权柄远超之前的丞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