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11-01 01:57:02 阅读:484
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钟会为何起兵谋反?为何造反三天就失败了?
从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开始,蜀汉就是三国里面最弱的一个政权。凭借着益州地理位置偏僻的优势,易守难攻的特点,蜀汉一直坚持到了公元263年。在这之前,蜀汉曾经多次北伐中原,但是由于先天条件不足,蜀汉的北伐每次都是徒劳无功,根本没有撼动曹魏的优势地位。到了公元262年的时候,蜀汉发动了对曹魏的最后一次进攻,这次进攻之后,曹魏就开始着手准备对蜀汉的亡国战争。
经过一年的准备之后,曹魏在263年派遣钟会作为主力,邓艾等人作为辅助,三路大军进攻蜀汉。蜀汉的皇帝刘禅根本没有准备防御计划,汉中地区很快就被魏国大军攻破了。汉中失守之后,姜维快速进入了剑阁一带,构造了蜀汉的第二阶段防线。几乎在同时,邓艾从阴平偷袭进攻,打到了蜀汉的统治中心地区,并在不久后击垮了诸葛瞻的部队,包围了军事力量薄弱的成都。此时的蜀汉已经是无力回天,刘禅主动向曹魏投降,姜维带着大约5万人的军队投降了钟会。
在攻占蜀汉之后,钟会自己有12万军队,先吞并了邓艾手下的3万军队,后来又诬告邓艾谋反,吞并了邓艾剩下的3万军队,加上姜维的蜀汉精锐,一共拥兵20多万。虽然在出征之前,钟会信誓旦旦,对司马昭忠心耿耿,可是看到了蜀汉肥沃的土地,还有天险可以防守,钟会也开始心动了。于是在姜维的教唆下,钟会起兵造反,关押了曹魏方面的将领。
从形势来看,钟会和姜维强强联合,手下的军队多达20万人,占整个曹魏方面军队的一半。姜维是蜀汉的地方实权派,在当地很有威望,只要是两个人团结一致,造反肯定能够成功。可是这次造反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仅仅三天的时间,钟会和姜维都被杀死,参与造反的将领也被杀死。蜀汉的很多将领都因此被灭门,姜维全家被害,关羽的后人也被庞会杀害。
钟会为何要谋反呢?
第一,钟会自恃功高盖世,清除邓艾,志向远大。
据《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记载:会所惮惟艾,艾既禽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
钟会与邓艾都参加了景元四年的魏国伐蜀之战,在成功灭蜀之后,钟会逐渐傲慢自大,自信武功盖世,足以不再屈居人下。又认为邓艾是其成大事的阻碍,遂陷害同僚邓艾,并意图谋反。而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中,司马昭说道:会即有异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胜思归,必不从会而反,更不足虑耳。
可见,在钟会出兵伐蜀之前,司马昭考虑到钟会可能会有谋反的心思了。更何况司马昭之妻王元姬就劝告司马昭,说钟会总有一天会作乱。劝说司马昭不对他委以重任。而之后钟会伐蜀胜利后,司马昭率大军到长安,也是试探钟会的一个信号。但此时钟会已经陷害邓艾,有谋反之意了。司马昭一来,更加速了钟会谋反的脚步。
第二,司马昭兵临成都,有意提防钟会,钟会被逼无奈,姜维又劝说其谋反。
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记载:会得文王书云:“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其实这封信中,司马昭率大军到长安,就是试探钟会的一个信号。如果钟会不反,没有灭他的口实,司马昭就收了他的兵权,让他回许昌做寓公。但此时钟会已有反意,知道是司马昭如此防备于他,又怎会不反呢?
而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中,当姜维知道了钟会心存反意,就借此机会尽力劝说钟会谋反。姜维说道:若不退闲,当早图良策。此明公智力所能,无烦老夫之言矣。而此时的姜维想借此机会,用钟会带领的伐蜀之军,铲除在蜀国的其余魏军。并联合驻守在剑阁的蜀军主力攻入中原,以实现孔明遗愿。而钟会此时也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既有武力,又有兵权,一心想着自立为王。加之司马昭兵临成都的催化,钟会自然会反。
第三,钟会确有称霸蜀国之心
开头我们也提到了,据《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记载: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可见钟会此人确实有称霸蜀国之心。况且此时钟会自认为他还有称霸蜀国,顺利谋反的条件。因为此时钟会麾下有魏、蜀军队共二十余万。又加上其伪造邓艾笔迹,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其拥兵自重后,意图更进一步也是意料之中。
在《三国志》中,陈寿如此评价钟会: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钟会自认为以他的能力,足可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一统中原;退也能占据蜀汉,"不失做刘备也"。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他自己倒是愿意谋反,但是军队中的将士呢?且仅一年的军旅生涯,还不足以使钟会建立起军队对其绝对服从。于是钟会谋反之事被军中士兵泄露,钟会也即刻被乱军所杀。
那么这次看似肯定成功的造反,为什么最后却草草的以失败收场呢?
这次造反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选择了错误的人,选择了错误的地点。钟会和姜维合作,本身就不搭配,姜维前后北伐了11次,杀死了无数的曹魏将士,魏国的将士们很多都和他有仇,现在钟会告诉将士们,他接受了郭太后的密诏,让姜维带着士兵们讨伐司马昭,换做哪一位士兵,都不会相信这段话。蜀汉的士兵也是一样,国家刚刚被钟会灭亡掉,现在却要帮助他争夺天下,也都是很不甘情不愿的,所以在发生变乱的时候,姜维和钟会都成了孤家寡人,很快就被杀死了。
这次造反的地点选择也有问题,钟会的士兵都是一帮魏国士兵,家人都在魏国。这些士兵刚刚打败了蜀国,都想着回到魏国和老婆孩子团聚,现在钟会让他们跟着自己在蜀汉造反,以后能不能打回去还是问题,这些士兵们肯定不愿意。假如钟会在回师魏国的途中造反,士兵们归心似箭,可能真的就同意了。
除了这两点必然因素,卫瓘在钟会造反的时候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士兵们摇摆不定的时候,卫瓘假装顺从钟会,然后用一番有道理的话劝说士兵平叛,结果魏国的士兵经过点拨之后,果然都不愿意造反了。当时蜀汉的士兵只有几万人,魏国的士兵有接近二十万,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当卫瓘掌握了魏国士兵的控制权的时候,这场造反实际上已经失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