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同样是大才子,纪晓岚与解缙的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10-28 21:03:01 阅读:178

文章导读:说起清朝大才子,我们会想到纪晓岚,而说起明朝才子,那么会想到解缙。同样是大才子,两人的结局为何截然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仔细想想,这两个人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  比如少年得志,科举成绩出圈,仗义执言......

  说起清朝大才子,我们会想到纪晓岚,而说起明朝才子,那么会想到解缙。同样是大才子,两人的结局为何截然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仔细想想,这两个人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经历也是惊人的相似。

  比如少年得志,科举成绩出圈,仗义执言,性格张扬,最相似的还是,他们都分别为当时的皇帝修了一部千古奇书。

  纪晓岚修订的是著名的《四库全书》,而解缙修订的是《永乐大典》。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相似之处,所以才会被皇帝委以相同的重任吧。

  这两部奇书在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修建这两部书的总纂官自然是居功至伟的角色。

  然而,他们的后半生却并没有受到皇帝的青睐,哦,对了,解缙没有后半生,因为他的生命就止步于47岁。

  永乐13年(公元1415年)的冬天,锦衣卫总指挥纪纲派人把一个醉鬼从监狱里拖到了雪地里。

  这个醉鬼就是明朝第一才子的解缙,纪纲得到皇帝朱棣的暗示,杀掉这个才子。

  在这漫天大雪里,纪纲的眼神有些凝重,他看着这位曾经皇帝面前的红人的身体逐渐被白雪掩盖,他盘算着,自己是不是也有一天会有这样的下场呢?

  他离开时才想明白:不会的,我只要管住自己的嘴就好!

  才高八斗的解缙,毕其一生,都没有参透自己命运多舛的缘由。而有着相似经历的纪晓岚却因祸得福,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悟了。

  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就特别容易耍小聪明,容易骄傲狂妄,年轻时的纪晓岚就是如此。直到他45岁那年,他因为受到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案子的牵连,被乾隆皇帝判处发配新疆的处罚。

  一个在京圈长大的娇生惯养的人,突然要被发配到遥远贫苦的边疆。曾经心高气傲,恃才傲物的纪晓岚终于低下了头颅。他明白了,在绝对的皇权面前,一切的心机智慧都无济于事。他临走前,向皇帝要了砚台。作为一个文人,写文章可能是他苦中作乐的最佳方法了。

  纪晓岚在被发配的那段日子里,他每走到一个地方,就去主动和别人打交道,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后来整理成为笔记。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纪晓岚在新疆的这两年经历,很好的磨炼他的心性,读书人的酸腐之气渐渐淡了。后来,乾隆皇帝想修订一部《四库全书》,而论才学能够担当总纂官的只有纪晓岚一人。于是纪晓岚终于得到重用,被召回到了北京城。

  再回京城的纪晓岚似乎变了一个模样,尽管仍然保持着当年放荡不羁的个性,但在做人处事的分寸上已然收敛了许多。

  而在《四库全书》修成后,纪晓岚也就再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皇帝喜欢和珅,不喜欢纪晓岚,这与历史是相符的。在乾隆皇帝眼里,和珅才是那个办事灵光的心腹大臣,而纪晓岚一直只是一个迂腐的文人罢了。

  不过,纪晓岚早就学乖了,他不再去招惹皇权。直到乾隆驾崩,和珅倒台被杀,纪晓岚都依然活得好好的。一个傲气的文人能在朝廷这块虎狼之地上,不得罪任何势力,安稳度过余生,真的不容易。文人身上那绝世才气,很难抑制住自己的张扬,就决定了这真的很难。

  发配新疆的不幸经历,让纪晓岚收敛了心性,也让他看懂了人生。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福兮祸所伏。纪晓岚能在乾隆皇帝手下独善其身,这与那次新疆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可是,明朝的那位才子就没那么好运了。

  解缙的官宦生涯并非是从永乐年间开始的,早在洪武年间,他就已经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只是他未经世事,不知深浅,一味指天骂地,活脱脱一个愤青。但是一个有才的愤青,皇帝虽然讨厌,但是也很欣赏,著名的《太平十策》就是出自解缙,让朱元璋受益匪浅。

  可是,解缙屡次玩危险游戏,居然“教皇帝做事”,胡惟庸案后,他向朱元璋替李善长求情。这可是碰到老虎屁股了,在精心设计的政治游戏里,解缙这个新瓜蛋子实在是碍事。可是,杀戮成性的朱元璋居然没有杀他,而是叫他爸给他领回去闭门思过,并且立下约定,“十年后再用”,一方面用时间冲淡朝廷中人们的记忆,一方面也让解缙磨炼一下心性,如此这般的唐突言行万万要不得。

  然而,解缙并没有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1798年,朱元璋去世之后,解缙立刻动用人际关系重新回到朝廷,在建文帝时期,再次踏入政坛。

  不久之后,就迎来的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即将下台。

  朱棣的部队就在城外,该何去何从,三个好朋友在饭桌上谈论。

  解缙、胡广和王艮(gèn)三人都各自发表了看法。

  解缙慷慨激昂,陈说大义,忠君爱国,朱棣十恶不赦,

  胡广也表示势与建文帝共存亡,绝不向逆贼妥协,

  而王艮却没怎么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结果,解缙当晚就出城投降了朱棣,第二天胡广也投降了。

  而默默无闻的王艮回到家后,跟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随后,他从容自杀!

  真是讽刺啊!文人的嘴,骗人的鬼!

  其实,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怎么选都无可厚非,有人认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有人认为“君辱臣死”。

  这些选择都有可取之处,现代人也没资格拿这一点来嘲讽解缙的不是。

  但是,毕竟是从建文帝那儿投降而来的,朱棣心里依然存有芥蒂,要不是解缙确实才华过人,朱棣是看不起这个人的。

  朱棣当皇帝之后,决定要修撰一部《永乐大典》,当时能够担当重任的人选,就只有解缙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才子了。

  解缙果然没有辜负大领导的信任,他合理的安排着各项工作,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且提出修改意见。作为千人的修撰者的灵魂人物,解缙做得都非常出色。

  可是,永乐五年初,解缙就被朱棣赶出了修撰队伍,被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去了,彻底地被边缘化。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永乐大典》即将完成,解缙的作用不大了,另一个是,朱棣实在是忍受不了这个大愤青了。

  解缙是如何招惹了朱棣的呢?这就得从那句著名的“好圣孙”开始说起了。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选择继承人是个大问题。他叫来了一批有才学的人,询问他们的意见,其中一个就是解缙。

  朱棣开门见山问道:“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世子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沉默了,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满意。

  解缙见状又补了一句:“好圣孙!”

  朱棣笑了,解缙也笑了。

  朱棣笑是因为,这句话确实说中了他的心思。这个长子朱高炽虽然不中用,但是他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瞻基却是世间少有的英才,作为继承人的确很合适。

  而解缙笑,是因为知道自己这个回答非常妙,赢得了皇上的认同,将来势必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了……

  可是,正是这件事让朱棣开始反感解缙。

  解缙以为自己影响了皇权的继承,居功至伟。

  可是,没人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家事,皇帝的家事更是非常大的忌讳。这个解缙自以为是,三番五次越界,让朱棣非常尴尬。

  解缙一边忙着编书,一边还盯着朱棣二儿子朱高煦。眼看着朱高煦的政治力量日益崛起,解缙频频去找朱棣打小报告。

  朱棣每次都会给他一个肯定的回复:朕知道了!

  解缙以为自己又立了一个大功,岂不知自己太天真了。自己这个文人说的话,一个字都不值得相信,而朱棣这个政治家说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

  朱棣心里想的是:你个解缙是个什么东西,我的家事什么时候轮到你管了!

  渐渐的,朱棣开始轻视解缙,凡是解缙提出的意见,朱棣大都反着来。

  解缙不明白,自己权谋斗争的手腕如此出色,为什么皇帝还要这样疏远自己呢?

  由于他一直不明白,在永乐五年,解缙就被分配到了广西当小官去了。

  永乐九年,解缙得到机会回京述职。他本来还想向皇帝显露一下自己的才气,期望能够得到重用,可是朱棣带兵去蒙古打仗去了,不在京城。于是,解缙想着,现在皇帝不在,马屁拍不了,那就去和下一任皇帝当朝太子朱高炽谈谈心也是一样的。于是,解缙就去了太子府。

  真是糊涂啊,太子府是什么地方,一般大臣能随便去吗?

  解缙来到京城私自见过太子后,就直接回去了,居然都不等朱棣回来。

  等到朱棣回来之后,有人向他报告了这件事,朱棣大为震惊,认定解缙有意结交太子,图谋不轨,于是下令逮捕了解缙。

  按法律来说,解缙的罪过也只能关在牢房里,还不至于死刑。

  但是,在朱棣的眼里,解缙就像一个炸弹。他的确有安邦定国的才华,可是这个炸弹却不听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太多。既然不能为己所用,那也不能为人所用,更不能让他勾结自己的儿子。杀掉他,是最好的安排。

  解缙为什么会失败?《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感叹道:

  解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赌局,从才子到囚徒,怪谁呢?只能怪自己。

  在我看来;朱元璋和朱棣这父子俩看待解缙的方式都是一样的,虽然有才能,但是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如果他嘴里说的都是错的,那估计也无妨,但恰恰他说的都是对的,这才让皇帝有所顾忌。要知道,皇帝需要的不是对的意见,而是顺应自己的意见。作为大臣永远只能出主意,而不是选择站边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

  总结一下,君王的治国之术里面,永远都有一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尤其是雄主心里,这一点体现得更加明显。

  这一点,纪晓岚明白了,而解缙始终不明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古代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