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10-28 18:51:01 阅读:398
康陵是著名景区十三陵之一,是明朝朱厚照的陵寝。虽然该陵建制简朴,但颇具传奇色彩。康陵的故事,要从一位“奇葩皇帝”说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五年(1492年)三月初八日立为皇太子。弘治十八(1505年)五月十八日,朱厚照即皇帝位,时年14岁。次年改元“正德”。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病逝,时年31岁。
朱厚照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帝王,也是一位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一方面,他行为荒诞,我行我素,肆意纵情,耽于逸乐,且重用宦官,致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另一方面,他时常上朝听政,处事果断,诛杀逆贼刘瑾。尤为尚武,善于指挥作战,多次平定叛乱和外敌入侵,有抵御边寇之功,为明朝赢得20余年边境和平。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以“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亲战,这就是著名的应州之战。在他的指挥下,双方大战几天,据《明武宗毅皇帝实录》的记载:“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而朱厚照“乘舆几陷,命勋等以捷闻于朝”,是为“应州大捷”。
武宗之死的原因说法颇多,其中一种说法较为蹊跷。据《明史·本纪第十六·武宗》载: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朱厚照御驾亲征,平息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八月班师回朝,途经清江浦(今属江苏淮安)时,见河水上风景优美,鱼翔浅底,顿起渔夫之兴,便要自驾小船捕鱼玩耍。随行近臣告知这里水深流急,但武宗执意行舟。提网之时,捕鱼甚多,其大悦,尽力拖拉,致使船体失去平衡,跌落水中。皇帝虽被侍从救起,但水呛入肺,加之惶恐惊悸,秋日着凉,引发肺炎。次年正月回京后,他又强撑病体在南郊主持大祀礼。行初献礼时,武宗下拜天地,忽然口吐鲜血,瘫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不久,朱厚照崩驾于豹房,时年31岁。
朱厚照驾崩后,庙号为“武宗”,“武”字的含义有“克定祸乱”“保大定功”“刚强理直”“师众从顺”等;而谥号为“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核心字“毅”的含义是“至果杀敌”“强而能断”。一年之后,朱厚照葬于昌平天寿山皇陵,史称“康陵”。
据《明十三陵史话》载:康陵始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三十日,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十七日完工,历时一年有余。
古代帝王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寝,新皇帝登基后,不管年龄大小,多在继位一年之后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给自己修造陵寝,且对陵寝的地形、风水极为讲究,尽显福泽绵延、江山永固之意。陵寝修建期间,当朝皇帝要多次视察指导,建成后还要亲自验收。但朱厚照在位的16年间,他并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寝,直到去世后,才由他的继任者,也就是堂弟朱厚熜,即嘉靖皇帝主持修建。
康陵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前面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也称方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明楼后宝城内为坟冢,呈自然隆起状。陵宫外有多处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神马房等。
古代帝陵名字的用字颇为讲究,多选用含有褒扬或吉祥之意的文字。“康陵”之“康”有“安”“乐”“昌盛”之意,典出《谥法》:“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令民安乐曰康。”陵名由内阁大臣拟定,初为四个,进呈御览,嘉靖钦定了“康陵”作为陵名。
正德皇帝在位后时因何不为自己修建陵寝,传闻颇多。一说他继位时只有14岁,年龄尚小,每日里只是戏玩娱乐,不理朝政,也不思陵寝修建之事。二说他即位不久,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由此太监肆意妄为,擅权跋扈。为讨武宗欢乐,把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修建豹房,并大规模扩建宫殿,致使财殚力竭,无力修建帝陵。
正德皇帝去世一个月后,嗣皇帝朱厚熜派礼部尚书以及司礼监、内宫监太监率钦天监官员到昌平天寿山卜吉。十日后便画出地形图,并附上说明文字(即“画图贴说”),进呈皇帝御览,最后由嘉靖皇帝钦定吉壤,动工兴建。因工期仅一年,所以康陵的规制较小,过于简朴。
康陵地处十三陵西北部边缘地带,由于山脉走势所限,故呈东西朝向。整个陵寝位于群山之中,绿树掩映,环境幽静,景色绝佳。嘉靖年进士、史学家王世贞曾到此祭祀,并赋《送子与祀康陵》诗:“佳城葱郁锁楸梧,武帝神游定有无。金榜星辰千岭逼,翠旗风雨万灵趋。”嘉靖年进士、刑部员外郎王樵到此祭拜后也赋诗曰:“太行一缕遥,回环限夷夏。并河来九龙,中霄降万马。帝留待圣人,气独钟天下。林光不受秋,松柏皆潇洒。”
康陵西依金岭山,因五峰陡峭,形似盛开的莲花,又称“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而当地人却称其“恋花山”。
据传,武宗生性好色,经常以巡幸为名,出宫寻找美女作乐。正德十二年(1517年)一日,他寻游至山西大同梅龙镇,在一家酒楼吃酒时,看中了美若天仙、活泼可爱的店主李龙之妹凤姐,乃加调戏,并纳其为妃,封其兄为官。谁知凤姐福薄,在去往京城的途中,于居庸关歇息时,突然风雷交作,乌云翻滚,天气骤然大变。凤姐受惊吓暴病身亡。不久武宗又在寻游时看上工匠之女刘氏和商家之女杨氏,纳其为妃。尽管朱厚照贪恋女色,但死后无嗣,被葬于皇陵西北部的金岭山下,于是其陵后的金岭山戏称为“恋花山”,以讽刺其寻花问柳,生在花丛,死在花下,而明廷为了皇家的脸面,则把“恋花山”改称“莲花山”。
相对来说,康陵所处位置较为偏僻,虽然地上建筑曾遭到破坏,但地下玄宫构造严密,建筑坚固,且有护陵官军驻守,所以明清时期陵寝没有被盗。民国年间,曾有多股土匪及盗墓者光顾康陵,并在宝顶上掘开盗洞,企图盗窃陵内珍宝,恰逢连降几天大雨,盗洞坍塌,将洞内盗墓者砸死,陵寝才免于厄运。
据《明十三陵探秘》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七日,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取居庸关,接着东进攻陷昌平州城。昌平镇守总兵官李守鑅与农民军拼杀,力尽自刎而死。农民军杀进皇陵后,放火纵烧明陵,其中康陵烧得最惨。
李自成为何要火烧康陵呢?只因李自成久闻正德皇帝荒淫无道,对其恨之入骨。曾有多位追随他的将领曾进言:朱厚照继位后,在朝政上宠信宦官佞幸,由以刘瑾为首八个太监把持朝政。他们利用皇帝的恩宠,横行无忌,致使朝政混乱。而其在位之时,各地多发水患旱灾,但他不闻不问,只沉迷于酒色之中,还令地方官员巧立名目,增加赋税。地方官员胆大妄为,肆意搜刮百姓,以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据传,李自成率义军冲进皇陵区域后,便看到一座红墙绿瓦的建筑,像是皇宫,于是他率兵前往,走近一看是一座皇陵。随行的人告诉他,这就是荒淫无道之君正德皇帝的陵寝——康陵。李自成闻之,遂进入皇陵大门,放眼一看,建筑规模宏大,有大殿、宝城、明楼等。他来到祾恩殿,只见里面有一巨大的供案,上面摆满了各种贡品,很是奢华。他是越看越生气,供案如此之大,贡品如此之多,再想想那贫苦百姓,不得温饱,度日如年,令他愤愤不平,随即下令焚毁这座陵寝。不多时将士们便在陵寝内点燃柴火,很快大火便烧了起来。不久,皇陵中的昭陵和定陵的部分地面建筑也被焚烧。几个时辰过去,康陵的裬恩门、裬恩殿、左右配殿和明楼均被焚毁。随后一行人乘着夜色南下,自沙河向南而行,攻打北京城。
直到清代乾隆年间,被焚毁的康陵明楼、裬恩门才得以修复,但建筑规模缩小了许多,而祾恩殿及左、右配殿仍未复建,只留下基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