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9-16 09:42:01 阅读:438
揭秘: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元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首先元朝虽然完成了中原的一统,然而元朝仅仅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很多人因此将元朝排斥在中国封建王朝之外。
另外就是元朝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对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非常的排斥,为了打压汉人还制定了四等人制度,汉族人和南人位于最末等的地位。
甚至说曾经士农工商的士阶层,在元代竟然沦落为了和乞丐娼妓相提并论的低贱职业。
郑思肖是元代著名的大儒,然而生活却过得丝毫不如意,其文章、作品在元代沉寂多年,直到320年后才重见天日。
儒生——元代的臭老九
元代的统治者对于文人究竟有多不尊重呢?元代将不同职业的进行了高低划分,分别
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
这里面最为明显的便是儒生的地位,已经沦为和娼妓、乞丐一般的职业了,而僧侣却在元代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生,却如丧家之犬一般,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苟延残喘。
可在宋朝时期,文人乃是官僚集团的重要组成,士农工商,儒生才是社会地位最高的阶层,为何到了元朝却如此的卑微呢?这还得从南宋时期的众多儒生说起。
蒙古帝国南下的速度是非常的快的,尤其是在攻打金人的时候,几乎没有遇见什么抵抗,便成功地歼灭了金人的政权。
然而在面对南宋这个偏安一隅的政权的时候,却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而阻力的来源正是南宋的儒生,并非是南宋的将领。
虽然说南宋之中也有贪生怕死之人,投降了蒙古,然而大部分还是有着和文天祥一般的骨气,他们宁死不屈。
当时忽必烈非常看重南宋的儒生,因为他深知这些人对统治的重要性,例如文天祥被俘之后,蒙古人多次规劝他,然而文天祥却宁死不屈。
这种骨鲠之臣,南宋还有很多,真正投降蒙古的出色人才压根没有几个,投降的都是些贪生怕死的小人,根本不堪重任。
这就导致蒙古统治者对南宋儒生的所作所为非常痛恨,对于蒙古的统治者来说,既然你们不愿意归顺,那就让你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永无翻身之日。
因而在进行等级划分的时候,儒生的地位竟然和乞丐、娼妓一般,而从南宋入元朝的大儒郑思肖便是其中一个,他的一生都是在元朝的打压之中度过的。
由宋入元,故国之思
郑思肖原名郑之因,父亲是南宋平江书院的院长,出身书香门第的郑思肖,从小便接受了深厚的儒家教育,
尊崇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
蒙古南下侵略之时,郑思肖曾亲自前往临安在宫门之前叩首上书,言辞恳切,请求君王革除弊病,抵抗敌军,不可一味求和,然而当时的统治集团却置若罔闻,对郑思肖不屑一顾。
南宋灭亡那一年,郑思肖刚刚三十八岁,但已经是名满南宋的大儒,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蒙古统治者,自然也希望拉拢郑思肖为己所用。
但是郑思肖却不屑一顾,对于蒙古统治者的多次拉拢也毫不在意,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合作态度,将自己的名字从郑之因改为郑思肖,在宋代“肖”是“趙”的一部分,这般改名,就是为了思念赵宋。
当时郑思肖和画家赵孟頫乃是好友,赵孟頫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是赵宋的宗室,却在宋亡之后投降了元朝,听闻赵孟頫投降元朝,郑思肖从此不再与赵孟頫交往。
蒙古人知道赵孟頫和郑思肖的关系,便派赵孟頫前去游说郑思肖,然而赵孟頫去了多次,都吃了郑思肖的闭门羹。
郑思肖不仅是当时著名的大儒,同时作画也是一绝,擅长画兰花。
然而宋朝亡国之后,郑思肖的兰花从此便无土无根,就如同郑思肖本人一般,故国沦陷,自己漂泊无依,不过茕茕孑立的一个故国遗民罢了。
为了躲避当时的权贵,郑思肖一生之中多次迁居,四处流浪,晚年之时,孤苦无依,极为凄惨,即便连去世也对故国有着无尽的哀思。
他还请求朋友在其死后牌匾之上写: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来表达自己对大宋的思念。
三百余年,重见天日
《心史》乃是郑思肖的呕心沥血之作。大宋亡国之后,郑思肖便四处漂泊,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文。
然而在元朝,怎么会允许这种怀念宋朝的诗文出现,因此郑思肖创造的大量作品,也从未有过刊载,也无人所知。
在诗中,郑思肖批评了南宋奸佞的所作所为,和元朝军队的残忍暴行,是那个时代的见证,然而却一直沉寂,籍籍无名。
郑思肖深知自己有生之年永远也没有机会看到这些诗文的刊载,
因此在其晚年的时候便将《心史》用铁箱铸封,然后投放在了苏州承天寺眢井中,这件事情,除了郑思肖自己之外,无人得知。
直到三百多年后的大明崇祯时期,南方大旱,承天寺的僧侣为了找寻水源,不得已要将这处枯井挖开,想要找寻水源。
然而等众人挖开淤泥之后,却发现了一个铁箱,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年拜封,而这便是郑思肖失传了320年的佳作。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以为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乃是徒有虚名,一生无一著作,多年之后才发现郑思肖的忠心之情,对大宋的忠义之情。
总结
郑思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其个人,而是南宋众多亡国遗民的态度,他们的故国之思和忠心之情。
人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书生在国破家亡之时,却也能够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心史》的出土,恰巧是崇祯末年清兵入关之时,明代文人,知郑思肖所为,感同身受,对于满族人同样是坚决抵触,拒绝合作。
可以说,郑思肖的精神,即便是过了三百多年,依旧可以影响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