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9-14 23:18:01 阅读:154
万历帝偷懒三十年,为什么没人反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明神宗万历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长达48年,但这位皇帝在漫长在位时间中,并非是以雄才大略而名垂青史,而是以怠政偷懒差不多三十年而出名。
那么万历帝如此怠政偷懒如此任性,为什么没有大权旁落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
万历帝三十年不上朝有三个原因:一是明朝的制度使然,给了皇帝懒政的机会;二是万历帝长期不上朝不等于不理朝政;三是万历帝打压了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就在哪里,没有人敢冒头擅权。
首先宋安之大概来说说万历帝怠政的“成果”,万历帝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怠政,不仅是很多国家大事得不到及时处理,以至于朝廷就连官员的选拔和任免都得不到正常的运行,造成“曹署多空”的局面。
从万历二十四年吏部尚书孙丕杨辞去吏部尚书,万历帝不予理睬并且没有选拔一个新的尚书任职以后,到了万历四十一年,北京、南京两都缺尚书和侍郎这种级别的官员4名,都察院、副都御史缺5名、总督、巡抚缺4名。
由此造成的恶劣后果就是很多政务得不到处理、军饷无人解运、刑部对案件的处理不积极和冤案的堆积。
官场因循拖沓之风大长,吏治腐败更加严重,很多官员开始贪污腐败甚至鱼肉百姓,明朝庞大的官僚机构不只是因为缺员运行不正常,更是已经彻底腐败,而庞大的官僚机构腐败,意味着从朝廷再到地方,代表天子的官员贪污成风肆意妄为,意味着人心涣散,这个国家快要完了,而的确是万历帝死去仅仅24年后明朝便亡国了。
但万历帝为何没有大权旁落呢,接下来宋安之一条一条的说。
一、明朝的制度使然,给了皇帝懒政的机会
明中叶以后,明朝皇帝怠政偷懒是出了名的,不只是万历帝,诸如还有正德帝、嘉靖帝、天启帝,这些人里面不只是万历帝一个人没有大权旁落,其他皇帝亦是如此。
就是因为与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制度有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虽然君权进一步集中,但皇帝自然是更累了,再者毕竟后世子孙都不是他
那种
猛人。
于是演变成为,建文朝出现内阁制度,明宣宗时太监机构司礼监拥有批红权,也就是说最后形成文官集团的代表内阁和太监势力的代表司礼监互相牵制,而皇帝居中调节不至于大权旁落的情况。
很明显万历帝怠政归怠政,但并没有委以太监大权,来使内阁与司礼监共同决定国事,而是仗着当时制度上的互相牵制,出现不了权臣的情况,所以自己干脆不闻不问,一心偷懒去了。
二、万历帝长期不上朝不等于不理政
万历帝虽然不上朝,虽然造成“曹署多空”的恶劣情况,但还有有一点点底线的。
虽然他不上朝,但对于大事还是严抓的,诸如万历三大征,就是万历拍板决定,并且选兵点将的。
至于他理政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喜欢通过召见大臣,开个小会什么的,来处理一些必要的政务。
如果万历是真的纯粹不管了,那才是真正的不正常了,所谓他怠政偷懒其实并非是指他真的什么都不管了。
这里再说一点,随着上世纪万历帝定陵的发掘,考古得出万历帝患有腿疾,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万历帝偷懒的正当原因。
但宋安之认为认为,看待万历帝怠政事情,需要客观。虽然他有腿疾,但也不能说他就可以怠政,以至于造成“曹署多空”
那种
情况,最多是一个行走不方便,虽然有影响,但不至于影响那么大,所以万历帝整体来说,怠政是他自己偷懒的问题,跟他的腿疾没多少关系。
三、万历帝打压张居正的前车之鉴
众所周知张居正是明朝有名的改革家,更是明朝的权臣,所以张居正死后,亲政的万历帝痛恨张居正触犯他皇帝的权威,于是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抄家。
张居正之所以成为权臣,有两个条件不可或缺,一是原来与内阁互相牵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竟然破天荒的与张居正站在一起,支持张居正改革。二是万历帝当时年幼,皇族实际当家人李太后支持张居正改革,所以张居正才可以成为权臣。
张居正被清算以后,冯保被贬南京,死后亦遭清算被抄家。
而张居正被清算以后,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继任的内阁首辅张四维、申时行、沈一贯等人,为了避免“专擅”罪名,所以基本上都是小心翼翼明哲保身,即使顶撞万历帝,那也是有限的范围之内,反正在权力上从来不敢过分染指。
这些内阁首辅为了表示自己,甚至都有些丧心病狂,像张四维反对张居正的新政,还恢复了张居正革除的官场弊政,申时行更是建议废除张居正的考成法。
是以张居正前车之鉴在前,最有可能成为权臣的内阁首辅都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心里清楚,万历帝看似怠政,但是如果自己对权力要求太多的话,恐怕就要被收拾了。
同时冯保的事情为万历帝敲响了警钟。
所以万历帝怠政偷懒时,干脆放弃了以司礼监牵制内阁,形成朝廷正常运行的局面,就是害怕再出现司礼监冯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样强强联合的情况,免得自己大权旁落。
还真别说,万历帝这招的确不错,最起码怠政期间没有再出现司礼监勾搭内阁,影响皇权的情况。
当然弊端很明显,就是他放着互相牵制的局面不用,而是选择极端的不闻不问,将大明王朝距离深渊的距离又明显的拉近了不少。
通过以上三点,由此可见万历帝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虽然偷懒但不至于大权旁落,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诸如万历帝这种聪明人如果糊涂起来,无疑后果很严重,所以他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的大明江山,以至于死以后仅仅24年明朝便亡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