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9-06 23:15:01 阅读:473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西汉建立后担任相国,名列功臣第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传说,萧何献计杀死韩信,在夷灭三族的时候,突然心软,将韩信小儿子偷偷藏了起来,并派人送到南越,改为韦姓,托南越武帝赵佗抚养成人。
成也萧何败萧何
同为汉初三杰,萧何与韩信的关系却是一言难尽。
当初,韩信来投奔刘邦,但是并不受重用,于是韩信就跑了。萧何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招呼都没跟刘邦打,连夜追了过去。
刘邦听人说萧何连夜离去,以为他要离自己而去,大怒不已。
过了两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心中又是生气又是高兴,就骂道:“你为什么要跑呢?”萧何说:“我不是要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是去追韩信去了,刘邦还不信,对他说:“军官中跑掉的好几十人,别人你都不追,偏偏去追这个韩信,我才不信。”
萧何以“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的评语强烈将韩信推荐给刘邦,并让其封为大将,这才留住了这一代兵仙。
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是萧何与韩信恩怨的起始,可谓是“英雄识英雄”,萧何也算是韩信的伯乐。
可惜,这段感情的结局并不那么完美。
刘邦一统天下之后,为了中央集权,先是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将其转封为楚王,后来又贬为为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吕后想除掉韩信,就找萧何商量,萧何写信将韩信叫来,被吕后埋伏的人当场捉住并杀死,然后夷灭三族。
韩信的死完全是萧何与吕后两人直接造成的,这才有了“成也萧何败萧何”一说。
萧何为什么要除掉韩信
《史记》中关于吕后想除掉韩信,是这样说的,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时,向韩信辞行,临走前与韩信散步,并商量好一起谋反。
后来陈豨果然反叛,刘邦率兵前去平叛,而韩信却在家中与家臣商量,想假传诏书赦免罪犯和奴隶,然后袭击吕后和太子。
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史记》
而这个消息被吕后得知,于是吕后找萧何谋划,萧何向吕后献策,托词说刘邦平叛归来,群臣列侯都来祝贺,让韩信也来。
就这样,韩信一到,马上被埋伏的武士捆了起来,然后在长乐宫的钟室中杀死。
关于韩信的谋反,其实仔细推敲会很有意思,此时的韩信手中一点兵权都没有,想靠释放几个罪犯去攻打皇宫,杀死吕后与太子,不说是异想天开,就算成功了,又能如何?长安的军队会眼睁睁看着?或者刘邦的大军回来了会放他离开?
而且,从时间上来看,既然萧何敢以刘邦平叛归来忽悠韩信,说明陈豨反叛已经过了很久,既然韩信与陈豨早有约定,为何这么久还一直没动静,竟然凭借萧何的一句话就敢深入皇宫,真的不怕死吗?
无论怎么看,此时的韩信是没有反叛的条件与动机的,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是,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而此时早已经有病在身。
现在就很明显了,作为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的萧何,之所以跟随吕后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烹狗肉行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铲除这个功高震世的大将。
他的目的有两个:
1.从私心上来讲:吕后既然找他来商量此事,他如果拒绝,必然会得罪吕后,刘邦眼看活不了几年了,得罪吕后能有什么好下场?
2.从大局来说:韩信功劳太大,又太能打仗,刘邦死后,太子刘盈性格软弱,未必能降服得了他,到时候他会不会反那就难说了,还不如防范于未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死韩信。
而萧何的性格注定了他必然会听从吕后的命令,为她除去韩信,毕竟在除去韩信之后,圣眷正隆的他能做出自污的行径,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周全,可见他就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政客,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屹立于官场而出发。
民间传说中韩信的小儿子
有人说,在《史记》中记载了,在吕后夷灭韩信三族的时候,萧何出于义气,私下放了韩信的小儿子,并将其送往南越,托付给南越王赵佗,还让其改为“韦”姓,从此在岭南生根发芽。
为此,我仔细看了下史记相关记载,无论是《吕太后本纪》、《萧相国世家》,还是《淮阴侯列传》中,我都没有发现相关记载。
倒是民间传说有一个《韦氏族谱》,上面说韦姓有一支的祖先名叫韩潆,是韩信的幼子,被萧何私藏下来,送到了南越国,改名为韦天宝,在南越武帝赵佗的庇护下从此生活在岭南。
至于这件事到底是真假,我们稍微推敲下就可知一二:
1.史书记载:《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明确记载:“遂夷信三族”,吕后杀了韩信之后,他被灭了三族,虽然不排除有幸免于难的,但是正史上肯定是没有这样的记载。
2.关于南越:南越武帝赵佗原本是秦朝派来攻打岭南的任嚣副将,任嚣死后,赵佗趁着中原乱战,而割据一方,在高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5年,赵佗称王,建立南越国,并封锁与外界联系。
而在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将赵佗所有的南越三郡都分封给了长沙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赵佗占有这三郡。
直到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赵佗这才第一次接受汉王朝的册封,成为藩王。
也就是说在韩信死的时候,南越根本就不属于汉朝,而赵佗为了保持独立性,一直是闭关锁国的状态。
萧何、韩信都是大汉开国元勋,我很难理解,赵佗能接受萧何派遣的人与韩信之子,进入南越,一个是大汉的“叛贼”,一个是大汉的功臣,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收留韩信之子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3.关于萧何:萧何是什么人?忽视他“汉初三杰”的光环,他就是一个政客,是一个非常会当官的人,在刘邦晚年,他的身份已经尊贵无比,百官之首的身份却不惜自污,而保自己周全,这样的人,“忠君报国”才是第一要位的,为了已经死的韩信而给自己这么大一个隐患,我实在想不出他有这样做的理由。
如果非要为了义气,还不如在吕后找他的时候,含糊其辞,明面上为其出谋划策,暗地里提醒他,我相信以他的能力做到这点并不难。
4.斩草除根:小说中经常有这样的情节,恶人做事总是打着“斩草除根”的名号,却总有漏网之鱼,最终被反杀。
如果韩信真的有儿子在世,萧何会是他的敌人吗?他或者说他们这一支人会不会心心念念要杀死萧何一族,来报满门血仇?
《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韩信作为一代兵仙,如果就此断子绝孙,无疑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损失,所以我们都希望他能有后人躲过一劫。这人有可能改姓韦,也有可能逃到了岭南,但与其说是萧何所救,还不如说是上天垂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