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7-03 12:24:01 阅读:54
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宰相,秦始皇驾崩后,与赵高一同扶立胡亥称帝,但最后却被赵高诬告谋反, 夷灭三族。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斯像东汉时期的荀彧,也像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励志篇,中间部分是发光发热的阶段,但到了晚年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李斯一生为秦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而努力,那他为什么如此精明晚年却名节不保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赵高的手段过于毒辣,拖累了李斯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李斯是那个时代下的缩影,可以说李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是因为他没有拿到一个好的命运剧本。
井存上蔡南门外,置此井时来相秦
人们了解的关于李斯最多的知识点,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老鼠哲学,一个是《谏逐客书》。这都反映了李斯人生前半部分的优秀。
先看老鼠哲学。老鼠哲学讲的是李斯有一次上厕所,发现了在脏乱差环境下的老鼠见到人过来就显得非常的慌张。但在粮仓里面的老鼠却很慵懒,环境相对而言更加干燥安静,粮食充足。明显这两个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鼠的状态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斯将这一现象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于是推出了老鼠哲学。这里的启示是,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心态,人们要重视自己身处的环境。因为环境会影响到自己,如果人生活在非常脏乱差的环境中,内心会有一种恐慌感。如果生活在质量更好的环境下,心态会得到改变。
要知道李斯的出生条件不好,既不是王公贵族后代也不是地主阶级的后生。他只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李斯离开了老家,离开了村庄,离开了李斯自己认为环境并不是很好的地方。他要去城镇,他要去皇城,他要去环境更加优质的地方,去迎接自己更富有光明的未来。
当时李斯刚好又遇到了一个机会,秦国的吕不韦在招幕僚,扩充自己的智慧团队。这一消息对于李斯来讲是致命的诱惑,一方面吕不韦如果能够认同自己的话,李斯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了,同时也可以获得向上走的机会。所以李斯不仅选择了在秦国发展,更选择优先跟随吕不韦。
李斯聪慧过人的特点慢慢被人们发现,吕不韦也将李斯引荐给了秦王嬴政。后来他就成为了嬴政身边的一个郎,就相当于是贴身秘书一样的职位。与后来的千古一帝走得如此近,自然为李斯后面的传奇故事埋下了伏笔。
然后我们再说《谏逐客书》,这是一封属下写给上级领导的一封建议书。这篇文章创造的时代背景是自秦穆公以来,秦国以克制强的历史成了国内的传统。到了嬴政时代时,嬴政就想要将他们逐出国内。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斯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李斯和嬴政的身份不一样高,于是李斯就放低姿态说,现在我要给您写一封建议书,您有空的话就看一看吧。
嬴政一看李斯的态度非常诚恳,也就给了李斯一个机会。翻开文章一看,文章全篇理足词善雄辩滔滔,通过正反举例的方式和嬴政说明了利害关系。并且李斯在文章中一再强调,秦国应该以大统一为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大小事宜。秦王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更不应该重物而轻人。
这份建议书打动了嬴政。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老板发现自己身边有一个下属的最高理想和自己的目标达成一致,那肯定会在心底给对方加分。所以李斯的官职不仅得到了拔高,最重要的是李斯凭借这封建议书,让嬴政看到了自己愿意忠诚跟随领导的决心。而且最重要的是两人的政治观点一样,都想将秦国打造成大统一的大国。
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李斯是一个非常精明之人。年轻阶段时就能够推出老鼠哲学,再到走近嬴政,帮助秦王嬴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公元221年六国统一之后,嬴政也没有忘记李斯。国内还有很多需要往大一统方向筹备的事情,这些筹备工作,嬴政也基本上都交给了李斯。比如统一官道、道路的绿化也要进行统一处理、使用的钱币、书写的文字、推行郡县制等等,这些事全部都有一个标签,那就是统一。
所以从这个进程来看,不论是人生前半部分的李斯,还是李斯人生的中间部分,都因为得到了嬴政的重用而变得发光发热,已是人们心中一再肯定的历史功臣了。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但精明一世的李斯却没能够迎来一个光荣的结局,而是在后期于秦王生命垂危之际,与赵高选择同一联盟。最后导致自己迎来了一个身败名裂,株连三族,自己也被腰斩的结局。那么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李斯在晚年期间没有被秦始皇带走到另一个世界,留给了很多历史学家遗憾。有很多专家认为,李斯最后勾结了赵高,踩低了扶苏,抬高了一无是处的胡亥,导致秦国加速灭亡。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大家可以从李斯的三观以及他命运的走向,得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第一种可能是,晚年时期的李斯的确有名利作祟的可能。
李斯一直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更高的追求,在年轻时期李斯已经在老家有了稳定的工作,已经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来看,属于成家立业的状态。如果安稳一生,虽平淡一点但也足够幸福了。但是李斯并不满足于现状,跑到了秦国都城。最后通过吕不韦认识了嬴政走得越来越远,走得越来越高,这也证明了李斯有更高追求。
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李斯如果因为名利心作祟有更高追求。这一个解释似乎也能够说得过去,但是这一解释过于狭隘,是否还有更高方面的追求呢?
第二个可能就是,李斯晚年时期不得不为自己的后代子孙去做考虑。李斯自己有辉煌的一生,但如果在晚年时期没有为子孙后代做好考虑,根据大势所趋的情况去选择势力更高、发展状态更好的赵高那一派的话,很有可能李斯的子孙后代不会像自己过的那般好。如何保证子孙后代衣食无忧,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作为长辈的李斯,也有可能会为了讨好赵高,而走近赵高。
但仔细想来,这一点似乎可能性也不高。因为李斯被腰斩之后,赵高以谋反罪诛了李斯三族。赵高如此心狠手辣,也许在李斯与其共事之前就已经猜测到了。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李斯勾结赵高并不一定是为了后代子孙考虑,那还有别的可能吗?
第三个可能也许是,李斯出于思想派别而考虑了这个结果。这里所涉及到的就是诸子百家争论的一个时代背景,李斯生存在百家争鸣的环境之下。而李斯所代表的就是法家思想,但是人们更喜欢的扶苏是较为典型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两个人处于不同的思想派别,在秦始皇生前时就因为思想派别而做出的政治主张,有过强烈的冲突。
就拿焚书坑儒这一事件来说,李斯极其赞同并且鼓励秦王嬴政焚书坑儒。但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扶苏被牵扯到了这场儒法之争的事故中来,他跪在地上请求父亲不要焚烧相关书籍,但却遭到了拒绝。
两人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已经结下了梁子。人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扶苏代表的儒家学派坐上了皇位,法家代表的李斯是否能够有好的发展空间?李斯的后代是否能够保证未来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一切有太多赌的成分,李斯赌不起,他不能扶持扶苏上位。
第四个可能是因为,李斯或许想试着辅佐胡亥。
胡亥在历史中被评价是一个傀儡皇帝,的确是这样。胡亥从小生活在深宫大院里,秦始皇对其也并不是十分严厉。在溺爱环境下成长,身边所有的宫人太监对胡亥又百依百顺。所以即便年龄在长大,但胡亥的心智依然幼稚。面对这样一张如同白纸的孩子,李斯其实有信心去挑战辅佐胡亥的任务的。
大家可以想想,李斯都可以帮助秦始皇创造丰功伟业,怎么就不能以老臣的身份去辅佐一个如同白纸的孩子呢?只不过李斯没有料想到,在自己想要去辅佐胡亥之前,心狠手辣的赵高提前对自己下手了。
结语
说李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是因为拿到了糟糕的人生剧本,是因为李斯生活在儒法之争非常强烈的秦国时代。他注定不能够和得民心的扶苏站在同一战线上,是悲剧的根本。秦始皇在临危时也没有带走赵高和李斯,也是一大遗憾。秦始皇在临危时,没有处理好赵高这一奸臣的问题,这给秦国的命运留下了一颗毒瘤。
秦始皇都未能解决赵高,李斯生活在秦宫之外又如何主持大局?赵高又重现了曹操当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他就强行更改了李斯的辉煌命运,丢给了李斯一个任人宰割的剧本。所以李斯哪怕精明一世,但晚年只能拿一个悲惨命运的剧本,的确就是人们可以料想到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