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6-29 05:21:01 阅读:66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当时刘备称诸葛亮的才学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治国安邦,成就大事,如果自己的子嗣可以辅佐,就劳烦诸葛亮辅佐,若自己的子嗣没有成为帝王的才能,诸葛亮可另立他人为王。诸葛亮听完刘备的话后,感怀于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表示自己定然会竭尽所能,用心辅佐刘禅,直到自己死去。随后,刘备将刘禅唤到自己身边,他要求刘禅今后对待诸葛亮,要像对待父亲一般。不久之后,刘备就病逝了。
其实在刘备临终前,他并不只是向诸葛亮进行了托孤,除此之外,刘备还对诸葛亮说过一番话,他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诸葛亮虽然在很多事上都很听从刘备的意见,甚至在刘备要发动夷陵之战时,他都没有公然表示反对,但唯独在重用马谡这件事情上,诸葛亮违背了刘备的意思。在南中之战时,马谡就是诸葛亮身边的参军,不过当时马谡并没有直接带兵征战南蛮,然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却得到了极大的重用。当时诸葛亮需要一名将领切断陇道,以隔绝从关中而来的曹魏援兵,为此,他需要有人坐镇街亭,当时诸葛亮并没有任用老将魏延,而是启用了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可是马谡没有按照诸葛亮的要求部署扎营,反而在上山据守,因此被张郃切断了水源,蜀军也就此内乱,张郃再趁机发起进攻,击败了马谡,最终张郃占据街亭。在此之后,诸葛亮不得不从陇右撤军,第一次北伐就此告终。
很多人不能理解,马谡身为诸葛亮最为器重的亲信,为何会在关键时刻违背诸葛亮的军令,以至于马谡放弃了城池,反而登山扎营。其实这之中并不是上山与不上山的问题,而是马谡与诸葛亮的想法是不太一样的。对于诸葛亮来说,马谡只要在街亭拖住曹魏的军队,为他争取到有利的时间以巩固陇西,守街亭的意义就达成了,而对马谡来说,他想要的是击败张郃,建立不世之功,因此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并不是重用马谡,而是他没有真正认识到马谡。
要知道刘备托孤时曾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由于托孤是极为严肃的事情,因此当时这句话绝不仅仅只有诸葛亮一个人知晓,当这句话传入马谡的耳中,马谡的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在得到刘备的这一句评价之后,马谡的计策无论是否被采纳,在其他将领心中,马谡都是一个只能纸上谈兵的人,这对于自幼熟读兵书,胸怀大志的马谡来说,无异于是心痛之恨。
正因如此,在马谡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时,马谡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要稳扎稳打,而是打算施展平生所学,让那些看不起他的将军心头为之一震,就此被他的真才实学所折服。正因如此,在王平的一再劝阻下,马谡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他再一次想起了刘备对他的评价,为了能真正的证明自己,马谡并没有选择诸葛亮交代的部署,毕竟那是诸葛亮的智慧,无论输赢,马谡的名声还是没办法洗刷,唯有他用自己的办法,成功击败了名将张郃,才能证明出自己的价值。正因如此,马谡才会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
笔者认为,马谡虽然忠义且有才干,但他的心思在于证明自己,以洗刷刘备对自己的评价,正因如此,马谡才没有选择诸葛亮的部署,而是选择了冒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