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6-28 01:36:02 阅读:64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你印象中北宋后期的朝廷是怎样的情状?范仲淹、司马光等有志之士的身影大概会浮现在你的脑海。而不仅是这些贤臣,蔡京 、秦桧等奸臣也是我们避无可避的重要人物。只是你可曾注意到,在这些“大佬”们身后其实还有个明明有实力为国效力,却最终卖国求荣的童贯?
一、不一般的宫中侍者
北宋末年有位很有权势的宦官名为李宪。他在门下招揽了大量宦官,其中便有童贯。这即是《宋史》对童贯生平记载的第一句话“少出于李宪之门 ”的缘由 。而因为得到李宪的提拔,童贯顺利地获得了在宋徽宗面前“刷好感”的机会:宋徽宗在继位后于杭州设立明金局,搜罗珍奇宝物,童贯即奉命前往操持。
在明金局当差时,童贯着实为宋徽宗收集了不少宝贝,因而颇得徽宗青睐。也是在此期间,童贯与蔡京结识。从权宦手下到奸臣帮凶,童贯以不一般的起点和节奏,正式且迅速地走上了祸国殃民的奸臣之路。
二、北宋对外政策的“肱骨”
崇宁二年(1103),在蔡京的大力推荐下,童贯披上军装,初次前往湟州任监军。在统帅王厚的带领下, 这支队伍连得五州,可谓收获颇丰。而作为背靠大树的监军,童贯得到了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的新职务。
崇宁三年(1104),童贯迁武康军节度使。至征和二年(1108)年底,当初那个为帝王收集奇珍异宝的小宦官就已经成长为了太尉。此后十年间,童贯继续以骇人的速度高升,直至开府仪同三司,统领枢密院。
要知道,在童贯之前宦官干政在北宋虽已是屡见不鲜,但全面统领军政,童贯却是两宋宦官中的第一人。即便是他早年的靠山李宪也做不到如此地步。因而权势的“独一份”也造就了童贯在北宋对外领域的独特地位。
虽然身为宦官,童贯却有大丈夫般的开疆扩土之心愿。故而在初掌兵权后,童贯便开始撺掇宋徽宗发动对外战争。他选择的第一块“垫脚石”便是西夏。彼时徽宗本没有出兵西夏的念头,但耐不住童贯的软磨硬泡,所以最终只能凑十万兵马,令童贯监军以攻青唐。
当童贯出兵后,汴京城内的太乙宫曾失火。徽宗以为这是上天在警告他不应穷兵黩武,故而下令让童贯回朝。结果童贯将手谕藏进自己的靴筒里,并对将帅们谎称“上趣成功耳”,继续向西夏进军。作战初期,宋军以突然之势确实拿下了几城,童贯也因此破例得赏。但由于童贯对西夏的误判——以为西夏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北宋最终“全军俱陷”,众臣却又敢怒不敢言。
而回顾童贯的一生,撺掇徽宗攻西夏其实还只能算是他在对外事务上误国的一个开端。因为北宋末年被深深诟病的“联金灭辽”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和执行者,就是当时颇得徽宗信赖又急于“建功立业”的童贯。
政和元年(1111),童贯曾出使辽国。虽然是北宋使者,童贯在辽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反而被嘲讽“南朝人才如此”,故而童贯单方面地与辽结下了梁子。其次,虽然在出兵西夏后收获颇丰,童贯却 依旧没能摆脱宦官身份带给他的不利。故而急于“建功立业”的童贯在发现辽国朝政腐败,有推翻之可能后,就急忙拉拢其他有“联金灭辽”之想法的人,并最终促成了宋与金的合作。
毫无疑问,联金灭辽的功劳给童贯换得了权倾朝野的资本。而这场充满了讽刺意味的联合给北宋带来了多少危机我们也无需多言。但话说回来,童贯又确实为当时的北宋打了几场胜仗,也能算是有些才能——只是这才能终究印证了“有才的坏人更坏”。
三、流毒四海的超级奸臣
前文提到 ,童贯早与蔡京结识。一个是野心勃勃的宦官,一个是党同伐异的奸臣 ,臭味相投的两人狼狈为奸,互相“提拔”,直至一内一外把持朝政。这期间童贯到底害了多少贤臣良士,贪了多少国家钱财我们已难以统计。但以镇压方腊起义为例,童贯可谓是丝毫不“愧对”自己奸臣的名号。
宣和二年(1120),方腊在青溪发动起义,连夺多城。当告急的文书纷至汴京,徽宗急忙令童贯以江、淮、荆、浙宣抚使的身份镇压起义,并嘱托如有急事,可由童贯全权决定。便宜行事!这无疑是给了童贯随心所欲的令牌。当宋军将方腊义军逼进绝境时,因恼于先前方腊拒绝了自己的招安,童贯竟纵容手下大肆搜刮财宝,滥杀平民百姓,以至有七万余人在这场决战中被杀。
宣和七年(1125),童贯奉命前往太原抵抗来犯的金军。结果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童贯不战而逃 ,丢下张孝纯等守将(后者后来投降,成为伪齐朝臣),并将太原拱手让人。这让忠臣们抓住了把柄,纷纷上书要求处理童贯、蔡京等霍乱朝政之奸臣。宋徽宗还曾想出手保住他们,但难敌民心。故而靖康元年(1126),童贯终被斩首。只是即便大蠹终被铲除,北宋的国祚也难续,后终成为过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