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

当前位置: > 历史频道 > 历史趣闻

朱棣篡位成功之后 朱棣为何不把国号改为燕

作者:文/会员上传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4-06-21 05:12:02 阅读:52

文章导读: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篡位,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借口是“清君侧,靖国难”并未涉及到改朝换代。建文帝本就是朱棣侄子,皇位是父亲朱元璋亲自传下来的。这场战争本身就是朱明皇室内部之...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篡位,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借口是“清君侧,靖国难”并未涉及到改朝换代。

建文帝本就是朱棣侄子,皇位是父亲朱元璋亲自传下来的。这场战争本身就是朱明皇室内部之争,没必要改朝换代。

朱棣拿下南京后,为确保自己血统纯正性,直接在南京登基称帝,向世人宣布自己是大明王朝合法继承人。

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原因: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确保大明王朝长治久安,认为只有朱家子孙才能守卫大明,他就将子孙派往各地担任藩王。朱元璋在位期间,给予藩王极大权力,藩王不仅拥有数量惊人护卫军,还能节制地方军队。

这让藩王拥有极大权力,对中央统治产生严重威胁。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为避免藩王权力威胁中央,听取齐泰、黄子澄建议削藩。建文帝默许下,五位藩王相继被废除,燕王朱棣被迫无奈起兵自保。

建文元年(1398年)朱棣在北平起兵,接着他相继击败耿炳文、李景隆让其势力大增,有了叫板中央力量。接着,朱棣起兵南下又获得济南之战、东昌之战、藳城之战等战役胜利,最后,领兵渡江成功占领南京,建文帝在绝望中引火烧宫,消失在世人眼中,朱棣在众人拥立下登基称帝。

从这里,我们能得知“靖难之役”就是一场彻头彻尾夺嫡之争,并未涉及到夺国改姓。

朱棣不可能改国号的原因:

朱棣父亲是朱元璋,朱元璋是大明王朝创建者,朱棣作为朱元璋儿子,本身就具有皇位合法继承权,没必要灭亡父亲辛苦建立政权,改国号燕。

朱棣若朱元璋合法性都不承认,那么天下就会陷入大乱,忠于明朝封疆大吏必然起兵讨伐,这会让大明王朝陷入无限内乱中,朱棣本身就是个极为精明之人,不可能让天下陷入大乱,他必须承认大明王朝合法性,而且还要在南京称帝。

既然天下未变,让原本忠于大明臣子并未举兵反对朱棣理由,朱棣新政权也会稳定。朱棣留着大明国号,对自己有不少益处。

朱棣若改国号,压力过于大

朱棣造反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并未涉及到改朝换代。朱棣拿下南京后,朱允炆在宫中放火自焚一事,本就不是朱棣放的火,这让天下人知道建文帝自焚不关我事情。

朱允炆没了,大明王朝不能一日无君,朱棣作为朱元璋儿子,手握重兵,又为大明清除了黄子澄、齐泰等奸臣,功劳十分巨大,朱棣当之无愧成为大明新一任皇帝。

朱棣被迫当皇帝是不存在的,本身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就是为了夺取天下,拿回属于自己东西,就算建文帝没有失踪,朱棣也会以其他理由当上大明下一任皇帝。

朱棣对大明王朝忠心是绝对的,他就是反对建文帝。建文帝下台了,朱棣一旦更改国号,那他一切努力就会白费,他若贸然更改国号,如今胜利成果会化作泡影,自己生命也会受到威胁

①朱棣称帝们更改国号,那就要全天下臣子承认自己政权合法性,这本就是一件极为困难事情。这些将领不少人都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他们只承认朱明政权,不可能在承认一个新兴政权。

②朱元璋是自己父亲,朱棣是朱元璋儿子,他若更改国号那就要否认父亲朱元璋政权不是合法政权,这本就是一件天方夜谭之事。

③大明王朝已经建立数十年,在父亲朱元璋治理下天下太平无事,有广泛群众基础,朱棣若想减小当皇帝阻力,只能继续起用大明这个活招牌,否则他的政权就缺乏群众基础,那么亡国也就不远了。

由此可见,改国号是件极为不合算事情,朱棣也不是政治白痴,不可能看不透这一点。

以燕为国号国家,基本上都是小政权

朱棣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封地北京。不少诸侯王成为皇帝后,均会以自己以前当藩王称号建国,朱棣更改国号在法理上说得过去。可实际上,朱棣藩国本就属于明朝固有领土,靖难之役从头到尾就是明君自己打仗,而不是朱棣以燕国旗号对抗明军。

朱棣登基为帝后,自然消亡承袭大明王朝,而不是割据一方,在说了,历史上“燕”作为国号几个国家都是小政权,并没什么好下场,朱棣本就是聪明之人,不可能看重视这一项历史依据。

在说了,自己本来就是朱家子孙,大明皇帝头衔明显比大燕皇帝有吸引力,谁水都会选择当大明皇帝,而不是当一个让天下人误认为藩王大燕皇帝。

综合所述:

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子孙,有足够资格继承大明皇帝,而不是大费周章给自己找不自在。朱棣之所以发动靖难之役,本就是朱棣做错了失去,他有那么多儿子,偏偏要选择孙子当皇帝,这让众人均为不爽。

朱棣本就认为自己更有资格继承皇位,他发动靖难之役就是拿回属于自己东西,没必要弄得更改国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显示全部

收起

TAG: